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收入过万元 土地流转富了海原郑旗农民

收入过万元 土地流转富了海原郑旗农民

来源:互联网2011-11-18 14:22:15

 来源: 中卫日报

 
  提起土地流转,在海原县郑旗乡西芹种植基地给海原县国龙西芹专业合作社铲西芹的该乡吴湾村村民李百兰连声叫好,与她一起铲西芹的村里其他姐妹也一同感叹道:“土地流转确实好,我们在家门口就做起了产业工人,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
   今年,李百兰仅在该西芹基地就挣了4000元。和李百兰一起在西芹基地务工的马广花一边务工,一边学技术,自己也种了1亩西芹,西芹收入了近万元。马广花笑着说:“有公司组织在这里种植西芹,我们就不担心销路,也不担心技术了,我和婆婆干完家里的活,就到西芹基地务工,给公司种的西芹锄草、施肥,既能挣到钱,还能学到技术,明年我还要多种几亩。”
  郑旗乡撒台村的李央芳把自家的3亩土地流转给了海原县国龙西芹专业合作社,自己和老伴边给合作社务工,边种了3亩西芹,今年让他大赚了一把。李央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3亩地的流转费就能收入1200元,我和老伴在基地务工每人收入3000元,3亩西芹卖了2万元。这比种任何庄稼都好,我们这里天旱,不管种任何庄稼1亩地收入都超不过1000元。我们的土地流转给公司,不用操心,就能拿到流转金,这是旱涝保收的事。”
  海原县国龙西芹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马卫国告诉记者,今年,仅在郑旗乡西芹基地,公司和合作社给当地群众支出的劳务费就达数百万元。马卫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西芹能挑选上市的优质菜近万斤,每铲2斤西芹给工人的劳务费是0.5元左右,就是说,每铲1亩西芹付给工人的劳务费2500元,加上定植、锄草、浇水等阶段性的劳务费,每亩共要支出3000元的劳务费。1000亩西芹,就是300万元。”
  今年,郑旗乡按照海原打造节水农业示范县的目标,在水资源上做文章,打造海黑公路18公里过境段蔬菜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将3000亩土地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固原市西吉县、陕西省西安市等地的客商,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在吴湾村、郑旗村、撒台村以统一规格、统一覆膜的方式种植西芹、洋葱、胡萝卜等蔬菜,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学技术。当地农民负责种植、田间管理等工作,企业和农户之间形成了“你种我的地,我赚你的钱,还学你技术”的互利共赢局面。
  土地流转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并推动大批特色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为了把土地流转这个路子走好,郑旗乡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聘请兰州有关蔬菜研究种植公司,专门对该乡黑海公里18公里过境段不同段的土样进行了化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区域的土质非常适宜种植蔬菜,没有任何污染,而且有库井灌溉之便。”
  郑旗乡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以土地流转为切入口,鼓励和引导农民规模经营,不仅破解了目前突出存在的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而且开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领域,流转土地的农民摇身变产业工人,延伸了产业链条,推动了全乡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如今,土地流转为郑旗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了广阔的新天地。土地流转,转活了土地,转富了农民。
  郑旗乡乡长穆华介绍说,通过土地流转,使分散在一家一户的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到经营者手中,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公司和出租户的收益实现“双赢”的同时,良种、良法等科技经营手段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科技得到了普遍推广,土地的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有效地规避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是郑旗乡不断破解土地流转难题、积极探索土地经营的新模式。土地流转,“转”活了新思路,“转”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好日子。明年,该乡将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发展蔬菜产业。
    (记者:彭红兵)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