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黔西南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黔西南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黔西南州政府2018-03-28 11:14:24

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义龙新区管委会,州直有关部门:

《黔西南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黔西南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工作方案

为有效规范畜禽养殖,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畜牧业绿色持续发展,保障畜产品稳定供给,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7〕64号)要求,结合全州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实际需要,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规模养殖场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为主要处理方式,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以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为主推方式,积极探索整县推进,持续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加快现代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全面提高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力,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养殖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基础,统筹考虑畜牧业生产发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民增收等重要任务,奖惩并举、疏堵结合、协同推进,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保障畜产品供给稳定,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分类指导。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因地制宜、因场施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畜禽类别和不同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实行畜禽养殖与种植业相结合,以肥料化还田利用为基础,采取经济高效适用的堆肥发酵、有机肥加工、“三沼”处理等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实现粪污就地就近利用。

坚持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由地方人民政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健全机制,各负其责,督促畜禽规模养殖场切实履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体责任。各畜禽养殖场、养殖专业户是畜禽粪污治理主体,必须切实依法承担治理责任,加大治理投入力度。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政府引导、扶持和服务功能,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制度,鼓励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开展粪污治理,形成多路径、多形式共同推进格局,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运营机制,培育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

(三)目标任务。

2018年,编制全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完成全州畜牧业区域优化布局;创建1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2019年,全面推广“畜—沼—菜(粮、果、茶)”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成示范点4个;总结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创建1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2020年,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创建1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畜牧大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率先实现上述目标。

二、工作重点

(一)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度。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负总责。要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要加快畜禽养殖禁养区的优化完善划定和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或搬迁工作。(牵头部门:州农委、州环保局;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二)严格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制度。畜禽规模养殖场要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环保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制度,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粪污处理,确保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放。(牵头部门:州环保局、州农委;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三)严格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评制度。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规划和县级畜牧业发展有关规划,以及新(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要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环评报告书审批或环评登记表管理。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规划已经批准的,在实施范围、适用期限、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或修订的,应重新或者补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畜禽规模养殖场,环保部门予以处罚。(牵头部门:州环保局;参与部门:州农委;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四)严格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对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及污染物排放等进行监管,对设有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养殖场备案登记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规模养殖信息系统,对养殖种类和数量、废弃物产生和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排放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指导并督促规模养殖场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牵头部门:州环保局、州农委;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五)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2018年底前,州环保局要会同州农委编制完成全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划定重点区域,明确主要任务,制定有效措施。养殖大县要科学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实行以地定畜,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推进产业链接循环化。各县(市、新区)编制畜牧业发展规划时,要紧密结合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产业基础、主体功能定位等实际,精准引导畜牧业发展。(牵头部门:州农委、州环保局;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六)推广清洁化养殖和种养循环发展。鼓励生态饲料研究开发,推广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益生素、中草药等新型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堆肥发酵、粪水处理、臭气控制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节水设备,完善技术、设备的组装配套,加速粪污无害化处理过程。推广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培育“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气工程—沼渣/沼液—种植业”等循环利用模式,构建种养循环产业链。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完善肥料登记管理制度,强化商品有机肥原料和质量的监管与认证。推动建立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支持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形成粪污处理全产业链。培育壮大多种类型的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行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鼓励建立受益者付费机制,保障第三方服务组织合理收益。通过支持在田间地头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液)池等方式,解决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牵头部门:州农委;参与部门:州科技局、州财政局、州环保局、州职院;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七)分类推广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肉牛、肉羊和家禽等以固体粪便为主的规模化养殖场,鼓励进行固体粪便堆肥或建立集中处理中心生产商品有机肥;生猪和奶牛等规模化养殖场,鼓励采用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和“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肥料化利用”等技术模式,推广快速低排放的固体粪便堆肥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特征、养殖规模、饲养工艺和环境承载力的不同,分类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便肥料化利用、异位发酵床、粪便垫料回用、污水肥料化利用、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适用技术模式。(牵头部门:州农委;参与部门:州环保局、州科技局、州职院;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八)加快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示范工程,以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探索资源化利用技术路径,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路线图并示范推广。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选择一批“畜—沼—菜(粮、果、茶)”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基础较好,实施主体明确的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基地)和企业,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清洁生产等循环农业的关键环节和领域开展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参与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牵头部门:州农委;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州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州农委主要负责人为召集人,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国土资源局、州环保局、州水务局、兴义供电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各县(市、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把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于2018年5月31日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送州农委备案。(牵头部门:州农委;参与部门:州环保局、州财政局、州发改委、州水务局、州国土资源局、兴义供电局;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县(市、新区)财政要加大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投入,支持规模养殖场、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创新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整合优化资金投入。各类畜牧业项目要坚持畜禽生产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一并建设。基本农田建设要将储粪储液池、沼液浇灌等储存和利用设施纳入设计建设内容。农村沼气能源项目要向前端源头控制和末端资源化利用延伸,强化实施效果。金融机构要根据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特点,创新产品和服务,延长贷款期限,增加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牵头部门:州财政局;参与部门:州发改委、州水务局、州环保局、州农委、州金融办;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三)落实支持政策。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县级以上政府要依法予以补偿。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用地,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用地,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按照设施农用地管理。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企业从事循环经济的收入,按相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规模养殖场内生产活动农业用电、沼气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和上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生物天然气符合城市燃气管网入网技术标准的,经营天然气管网的企业应当接收其入网。落实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支持生物天然气和沼气工程开展碳交易项目。农业部门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实行敞开补贴。积极探索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补贴机制。(牵头部门:州发改委;参与部门:州财政局、州国土资源局、州国税局、州地税局、州能源局、兴义供电局、州农委、州环保局;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四)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共性和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转化推广力度。组织专家队伍,对实践中应用效果好的技术进行论证比选,筛选一批成熟技术进行推广示范。对现有的单项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并转化推广,加大先进适用、便捷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发布生态种植养殖等种养循环发展应用技术榜单。围绕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等环节,制定完善标准技术体系。(牵头部门:州科技局;参与部门:州农委、州职院、州质监局;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五)强化绩效考核。以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有机肥还田利用、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使用等指标为重点,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州环保局、州农委要联合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对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开展考核。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考核,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建立激励和责任追究机制。(牵头部门:州环保局、州农委;参与部门:州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六)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各界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为搞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牵头部门:州委宣传部;参与部门:州农委、州环保局;责任单位:各县<市、新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附件:黔西南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任务表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