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解剖沈北新区黄家街道王家村“土地流转”

解剖沈北新区黄家街道王家村“土地流转”

来源:互联网2014-03-21 11:03:34

来源:沈阳日报

    眼下正是备耕农忙时。而在沈北新区黄家街道王家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为种子、化肥奔忙,也不再为全年的农时、收成担忧,未来两年的土地收入,已经被村民们提前攥在了手中。

  3月17日,王家村的1630亩旱田完成了土地流转,承包给了一家大型农业公司,从事红树莓种植

  “转”出农村产业升级路

  这是王家村经历的第三次土地流转。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国喜告诉记者,第一次是在2010年,流转了1046亩用于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搞草莓采摘等特色种植;去年,又流转了2400亩,建中草药种植基地;加上这一次,全村5600亩耕地基本上全部完成了土地流转。

  在吴国喜看来,三次土地流转,带来的是整个村庄的农业产业升级和土地效益翻倍:“原来村里就是一块一块的包米地,现在土地集中连片,特别适合搞规模农业,像中草药、红树莓这些农产品生产项目,具有极高的附加值,既有市场也有前景。”

  同时,借土地流转引进的绿洲、今日、玺琳等大型农业企业,给这个村庄带来的不仅是项目,还有资金、技术、市场,以及农民自主创业的机会和送上门的就业岗位。

  富裕起来的人和村庄

  “种苞米能有几个钱啊?一亩地好年景能赚个一千元,一般时就赚个八九百。”村民王树先告诉记者,“把地租出去,咋算都合适。”

  土地流转租金保底价每亩800元,不用种地就拿到了一年的辛苦钱。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村民,学会了瓦工、水暖等手艺,到市内打工,月收入五六千元很普遍。收入增多,生活改善,很多人到新城子买了房,住了楼。

  对于那些不想外出打工,又把地租了出去的村民,承包企业提供了两种方案:一是到企业里打工,并将用工优先条款写入了合同;二是农民回包土地,自己当老板,由企业免费提供树苗和技术,统一管理,产供销到地头。

  流转了土地来到中草药基地打工的村民王香珍告诉记者,平时有空就去企业里干点活,按天算钱,工资80到100元,挺轻松。虽然比外出打工赚的略少点,但是就在家门口,心里踏实。

  村民富裕了,王家村也在发生变化,全村都铺上了柏油路,合作医疗农民自付部分都由村委会买了单,卫生所、文化室都是村里自建的,连村民扭秧歌用的音箱和扇子,都是村里掏钱买。
在博弈中维护农民利益

  土地流转让闭塞的村庄开始接轨真正的市场,也让村民们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和博弈能力不断提升。

  “一下子把地承包到2029年,通货膨胀咋办?”“玉米价格要是一直涨,咱一亩地租800元不是赔了?”……在这次红树莓项目的土地流转中,村民们纷纷提出意见和诉求,村委会出面与承包企业沟通,土地承包流转合同也因此几经修改。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如果每年玉米收购价格每斤上涨1角钱,每亩地的租赁费用就上浮50元,以此类推。同时,租金从每年一付增加到首付2年。就在上周五,村民们已经从村委会拿到了预支2年的土地承包款。

  给少数人说“不”的权力

  在王家村的这次土地流转中,有4户村民投了反对票。有的是担心自家的农机具没了营生,有的怕没有了秸秆,影响日常烧火做饭和取暖。

  “村里一直在做工作,实在做不通的,也得尊重人家。”吴国喜说。村委会最终给出了解决方案,将不愿参与流转的村民的土地,采取同等面积置换的办法,置换到不影响集中连片耕作的位置,以免农作物互相影响生长。

  合法有序的土地流转,按市场规律公司化运作,也在客观上保障了村庄民主意识的成长,在考虑多数人利益的同时,也给少数人说“不”的权利。这对于正在经历变革的乡村来说,无疑是颗定心丸。

  三次土地流转见证着王家村的成长。记者从沈北新区了解到,目前像这样整村完成土地流转的村庄已有20余个,引进辉山、中粮、中稻、雨润等多家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全区农业转型升级开拓出广阔空间,也为新型城镇化夯实了基础。

推荐:于洪 区农村产 权交易   沈北新 区农村产 权交易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