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关于地震的小常识

关于地震的小常识

来源:土流网整理2016-11-28 10:48:52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是如何产生的?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地震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发生的位置可分为板缘地震、板内地震和火山地震。板缘地震(板块边界地震)是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板内地震是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包括中国)的地震多属此类。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

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和脉动。天然地震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是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是指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诱发地震是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阿是由于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等。

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是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是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的地震。深源地震是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一年中,全球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有85%来自浅源地震,12%来自中源地震,3%来自深源地震。

按地震的远近可分为地方震、近震和远震。地方震是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近震是震中距为100—1000公里的地震。远震是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

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和强震。弱震是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有感地震是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中强震是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是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叫巨大地震。

按破坏程度可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中等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和特大破坏性地震。一般破坏性地震指造成数人至数十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一亿元以下(含一亿元)的地震。中等破坏性地震指造成数十人至数百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一亿元以上(不含一亿元)、五亿元以下的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指人口稠密地区发生的七级以上地震、大中城市发生的六级以上地震,或者造成数百至数千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五亿元以上、三十亿元以下的地震。特大破坏性地震指大中城市发生的七级以上地震,或造成万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在三十亿元以上的地震。

按地震构造可分为孤立型地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双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孤立型地震指有突出的主震,余震次数少、强度低;主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9.9%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2.4级以上。主震——余震型地震指主震非常突出,余震十分丰富;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7~2.4级。双震型地震指一次地震活动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发生时间接近,地点接近,大小接近的两次地震释放。震群型地震指有两个以上大小相近的主震,余震十分丰富;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7级以下。

世界地震和中国地震的分布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还有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该带与上述三个带相比其规模最小,不连续分布于大陆内部,在地貌上常表现为深水湖,如东非裂谷、红海裂谷、贝加尔裂谷、亚丁湾裂谷等。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地震预发的前兆有哪些?

地震预发是有前兆的,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即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宏观前兆是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电磁异常,地声、地光等。

地下水异常如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天旱井水水位上升或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下降或泉水断流;如水质的变化,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变浑,有异味等;如水温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其他的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生物异常是指生物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如惊恐反应,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如抑制型异常,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如生活习性变化,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失灵现象。最常见的是收音机的失灵、手机信号减弱或消失、电子闹钟失灵等现象。

地声是指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它与平日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如“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似采石放连珠炮般的声响”“类似于机器轰鸣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等。

地光是指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地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观测。鉴别地光也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的形状和颜色有时也与电焊光、闪电等有相似之处。

地震可能产生的伤害有哪些?

地震可能产生的伤害有直接伤害何间接伤害。在室内因器物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伤;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伤;在野外被山上的滚石砸伤;被地光烧伤属于直接伤害。地震引起的火灾;地震引起的水灾;地震引起的毒气泄漏;地震引起的危险品爆炸属于间接伤害。

如何避震?

避震原则: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二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三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避震要点:一是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二是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三是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四是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五是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避震四大常识:一是大地震时不要急,二是人多先找藏身处,三是远离危险区,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

地震时的9条须知

1.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5.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7.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9.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

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地震自救要注意:1.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3.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如火灾。5.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自救建议:不要躲在桌子下。

防震自救儿歌:大地晃,桌椅摇,地震危险躲再逃。披着被子遮住头,蹲在床边把空留。厨房里,远离火,卫生间站水管边。幼儿园,学校里,两课桌间找安全。挨着窗户塌得快,玻璃碎了扎小手。大震小震有间隔,抓紧时间到门口。抬头看看啥危险,不坐电梯下楼梯。小孩大人排成队,顺着右边有序走。出了屋门找草坪,两楼中间莫停留。万一被压别慌张,保存力气不哭喊。砖头敲墙一二三,等待救助要时间。伤口流血要按压,掐在上头不松手。全身疼痛不乱动,头要抬高背要挺。哼哼儿歌想爸妈,大手会把小手拉。

学校避震秘籍: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2,不要回到教室去。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家庭避震秘笈: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推荐阅读

中国23条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什么叫地震的次生地质灾害?种类有哪些?

为什么强地震会在山区引发大面积的次生地质灾害?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