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1-04-06 10:12:32
近日,扬州客商王秋收来到扬中绿野秧草专业合作社,以7元/公斤的价格购买了2吨秧草。而20年前,秧草在扬中通常被当做“绿肥”,现在则成为扬中的一项“致富产业”,更成为扬中的“绿色名片”。
秧草学名叫黄花苜蓿,又称金花菜,《本草纲目》将苜蓿列入菜部“干食益人,可久食,利五脏……”而唐朝时,秧草就已成为宫廷美味菜肴。
上世纪90年代前,秧草在扬中很不值钱,所以被村民称之为“草”,被广泛当做“绿肥”。那时,田头地尾都有一个个约10立方米的大坑,割下的秧草堆入坑内,用泥土封盖后沤肥。待肥成后,施入田中。
当时,秧草除了当做“绿肥”,还曾是村民们的“救命草”。绿野秧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德明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时,很多村民靠秧草度过了饥荒。因此,在扬中民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腌制秧草,并成为民间的传统。
秧草从“绿肥”发展成为扬中“绿色名片”,则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约在1996年,扬中一些食品加工厂家看到民间腌制的美味秧草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于是将民间传统腌制秧草变成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扬中江洲秧草专业合作联社顾问郭怀宝说,目前扬中现有秧草种植面积近10000亩,其中设施种植面积1200亩,秧草加工厂13家,秧草种植业和加工业年产值3500多万元。现在秧草已成为扬中的“绿色名片”——本地人、外地人都将它作为土特产礼品。
现在秧草还成为扬中的一项“致富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郭怀宝说,扬中现有9家秧草专业合作社,2010年全市9家秧草合作社土地流转费为800—1000元/亩,村民及工厂工人劳务收入700多万元,合计830万元,带动800多户、1400多人人均收入5900元。正在绿野秧草专业合作社打工的开发区新星村58岁的村民施桂兰告诉记者,她家有3亩多地,土地流转费800元/亩,自己在社里打工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
扬中正在加快打造万亩设施秧草基地。扬中市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科科长刘良华说,设施种植秧草与露天种植秧草效益有5倍的差距,设施种植秧草亩产达2500—4000斤,是露天秧草的5倍。因此,“十二五”期间,扬中规划发展设施秧草1万亩,带动农户5000户,人均增收5000元。为鼓励秧草产业的加快发展,对建设50亩以上设施秧草的,给予每亩5000元奖励。
据悉,目前扬中秧草产业正在推出新产品,如秧草馄饨、秧草水饺、秧草春卷、秧草包子等。
万亩良田流转,林翼故里有约——泉交河...
安寨镇:土地流转过万亩全镇增收近亿元...
南通如东高新区流转土地2.29多万亩...
正午镇午收期间流转土地近万亩
摘掉贫困村帽子南通土地流转面积超20...
摘掉贫困村帽子南通土地流转面积超20...
广西兴业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超万亩
一条建议助推万亩土地规范流转
吉木萨尔县土地流转完成40余万亩
甘州区党寨镇万亩土地集中流转探访
杨凌数万亩土地是如何流转的
庐江县同大万亩现代农业科技园土地流转...
土流网联合政企打造土地流转及产权交易...
横峰县:规范土地流转着力打造生态新农...
施甸:有序流转土地打造高原特色农业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