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2016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

2016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

来源:汉中市政府办2016-07-05 17:23:48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汉政办发〔2016〕2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汉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6月6日

汉中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

为加快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倍增工程实施和全省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农业,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5〕105号)文件精神,结合汉中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到2020年,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到203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产品优质安全,产地环境良好,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实施“坡改梯”、“旱改水”工程,推进汉中盆地和汉江、嘉陵江及支流沿岸浅山丘陵平坝区域集中连片农田建设。到2020年,完成“坡改梯”10万亩、“旱改水”10万亩。

(二)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将粮食四大功能区中高产田全部划入永久基本农田。改进新增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管,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制度,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三)大力提升粮油产能。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以3个全省粮食主产县为抓手,以平川6县区为重点,坚持“稳定面积、优化品质、提升单产、确保总产”,积极推广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绿色安全的增产模式,加快建设平川优质粮油产业基地和山区优质薯类生产基地,确保粮食、油料产量稳定在100万吨、17万吨以上。

三、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

(四)突出产业重点。立足农业生态类型,以生态有机为方向,做大做强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年饲养量1000万头的生猪基地、年产6万吨的茶叶基地、60万亩以柑桔为主的特色水果基地、百万亩优质水稻基地、百万亩优质双低油菜基地、百万亩木本油料基地、百万亩中草药基地、50万亩魔芋种植基地、5万吨优质食用菌基地、15万亩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五)建设现代畜牧业。以生猪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肉牛肉羊产业和家禽产业,推进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组建生猪产业联盟,修订汉中无公害生猪标准,推进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积极发展草牧业,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

(六)做大做强茶产业。以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坚持科学化布局、园区化建设、机械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理念,扩大基地规模,培育壮大茶叶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综合效益,树立“优质、绿色、环保、健康”的汉茶形象。加快推进以茶园观光、度假休闲、茶文化展示、茶叶采制等为主的茶旅游开发,推进茶产业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七)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坚持“稳定蔬菜、突破菌业”,加快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围绕市场和消费需求,优化蔬菜种类和品种结构,大力发展春提早设施栽培,提高设施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建设“设施菜、精细菜、露地菜、高山菜”基地板块,确保主要蔬菜产品市场供给。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推广集中发菌、分户种植模式,把汉中建设成西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八)促进果业转型升级。围绕全省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和“城固示范、汉中发展、陕南突破”的总体要求,在汉江沿岸平川县区及适宜区域,大力发展脐红、华优等“中华系”中高端鲜食品种,打造秦岭南麓10万亩优质猕猴桃产业基地。稳定桔园面积,因地制宜发展大樱桃、蓝莓等高效特色果品。

四、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九)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承担国家项目。探索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育一批高素质职业农民。

(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引导农户依法有偿流转承包地。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完善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支持统一连片整理耕地,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支持开展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引导有稳定非农就业收入、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

(十一)大力开展产业化经营。拓展农业园区功能、完善产业体系、培育产品品牌,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完善和推广产业联盟模式,带动农民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开展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试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十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精深加工、循环加工,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开展产地初加工,提高商品化率和入市品级,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建设先进实用的初加工设施。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加快形成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十三)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推介汉茶品牌,加快申报“汉中大米”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打造各产业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深化“京汉”“津汉”以及其他地区的农业经贸往来与务实合作,使汉中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围绕茶叶、柑桔、食用菌等具有出口优势的产业,培育一批出口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

五、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十四)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推进科技创新驱动,深化与西农大的校地合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围绕良种选育、关键技术创新、重大生产技术集成、重大成果转化应用和新技术引进示范,开展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育种机制,支持种业企业自主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十五)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管理机制,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茶叶机械化采摘、蔬菜机械化移栽、畜禽机械化饲喂等机具配套研究示范,推进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关键作用,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十六)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电商与实体经济对接。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镇、示范企业建设。支持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示范应用,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推广农业信息化示范县建设模式,实现农业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集雨窖灌和石坎梯田建设,加快渠道衬砌防渗改造,积极推广抗旱品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技术。深化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精准补贴机制。

(十八)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行农业清洁化生产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施汉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工程,加强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推进种养结合,支持大型畜禽养殖场建设有机肥加工厂等畜禽粪污治理设施。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和农田废旧地膜棚膜回收利用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十九)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农业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扶持培育一批休闲农业知名品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特色景观资源,保护村庄原始风貌,整县推进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十)推进标准化生产。健全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三品一标”认证以奖代补机制,推行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行为,净化产地环境。

(二十一)加强农产品监测预警。加强检测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县、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检,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二十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建立农产品身份识别、质量安全内控体系和追溯系统。严格源头监管,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保护和修复制度。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强化执法检查和市场抽检。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屠宰监管。

八、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二十三)落实县区责任。各县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要增强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健全机制,结合实际制订本县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十四)加强部门协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农业部门要加强服务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政策和项目扶持,金融部门要积极落实信贷、保险支持政策,教育、科技、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商务、质监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订相关配套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