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农村土地流转遇冷,以后是流转好,还是不流转好?

农村土地流转遇冷,以后是流转好,还是不流转好?

来源:新华网2016-05-30 17:23:10

农村土地流转遇冷,以后是流转好,还是不流转好?

流转,还是不流转?发展托管、代种带动普通农户,也能实现规模经营,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补上社会化服务短板。

土地流转要顺其自然,要适度,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相适应。到底多大规模算“适度”?县里做过调查,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500—1000亩最理想。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不只是土地流转一种方式。现在看,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种等方式,也可以带动广大普通农户,既能发挥一家一户的“精耕细作”,也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根本上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块短板。

调查中,大户们对粮食直补政策意见最为集中。“不管种没种粮,都能拿到补贴,似乎成了一种‘福利’,而真正在种粮的却没补贴。”他们认为,“谁种粮、谁受益”,这才是国家补贴的初衷,建议设立种粮大户专项补贴资金,按照种粮面积发放补贴。

一些合作社反映,补贴发放不及时,有点不赶趟:“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还没下来,春季购机时间已经过了。补贴数额也不足,去年全县玉米收割机才有280台指标,许多人申请不上。”

在制度层面,希望落实金融支农政策,安排一定额度农业信贷资金,缓解新型主体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政策扶一把,还需要新型主体面向市场想办法。世纪富合作社延伸产业链,将粮食加工成石磨小麦、石磨玉米糁,提高粮食附加值,化解市场风险;延津魏邱乡富农合作社,尝试改种红薯,将红薯加工成手工粉条,1斤卖到15元,一亩地多收入300元。

规模种粮怎么挣钱?2014年,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宋家埠村全村的1200亩土地整体流转给了联庆家庭农场,去年玉米价格下跌,对于种了700多亩玉米的宋世连几乎没什么影响。“我们全部以青储玉米卖给了养殖场,每亩产出3吨半,一吨卖到475元,综合下来一亩地能赚1200元。”据他调研,目前秸秆回收市场大,去年他还收购了600吨秸秆,一吨能赚50多元。

转变规模经营的组织方式,世纪富合作社托管了700亩土地,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最大的好处是,地还是农民自己的,合作社收服务费,不用再担那么大的租金压力了。”赵国换说。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谁来种地”的难题才能找到答案。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