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2015】关于加快推进时尚农业发展的通知

【2015】关于加快推进时尚农业发展的通知

来源: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03-15 16:32:40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根据《中共温州市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15〕1号)精神和市委“五化战略”总体部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我市时尚农业发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发展时尚农业的重要意义

  时尚农业是以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文化创意农业等为依托,以时尚消费需求为导向,融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时尚新颖与生态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发展时尚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增收;有利于加快美丽田园、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满足居民日益提升的物质精神需求;有利于促进时尚消费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有助于我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时尚农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时尚农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加快推进时尚农业发展。

 

  二、总体目标

  依托农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业设施、农耕文化等资源要素,大力培育农业时尚元素,构建形式多样的时尚农业产品和服务体系。以时尚农业园、时尚农家建设及时尚农业休闲旅游线路为载体,建成立足我市农业特色,时尚主题鲜明,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时尚农业经营主体。到2020年,全市培育示范性时尚农业园、时尚农家100个以上,建成30条时尚农业休闲旅游精品线路;时尚农业和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从业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科学编制规划。各地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组织编制时尚农业展专项规划。要注重在农业“两区”建设及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基础上发展时尚农业,鼓励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和农村空闲地发展时尚农业,挖掘乡村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结合时代发展潮流与时尚元素,赋予农业时代特色鲜明的发展主题,积极探索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时尚农业发展模式。 

  (二)推动融合发展。各地要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时尚农业,培育多元化时尚农业园区,开发时尚农业旅游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打造时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要将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领域,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备的时尚产业链;要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引导鼓励时尚农业与婚庆文化、养生保健、餐饮娱乐、科普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要提高时尚农业消费安全水平,加强时尚农业接待设施、安全设施规范指导,提升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水平。

  (三)强化示范引领。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森林景观、海洋生态为基础,连接农业和农村基地,创建一批迎合市民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需求的时尚农业示范产品。2015年,全市着力培育30个示范性时尚农业园、时尚农家。要明确时尚农业标准体系,制订时尚农业园、时尚农家创建与考核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另行发文)。各地要结合区域特色,不断创新,积极拓展时尚农业内容,丰富时尚农业内涵,创新时尚农业模式,积极打造时尚农业经营点,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时尚农业活动,开发丰富多样的时尚农业创意产品,打造时尚农业区域品牌。

  (四)加强人才支撑。各地要将时尚农业的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工作计划。要重点开展对时尚农业发展带头人、经营户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构建由农业专家、媒体人士、创意专家和时尚达人等组成的时尚农业导师团,指导时尚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业经营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国内外知名农业策划研究机构及其他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咨询、科研、技术转移、投资、检测等功能化服务。

  (五)强化宣传推介。各地要建立健全时尚农业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墙体、网络等媒介以及包括APP、微信、微博等在内的移动新媒体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宣传推介;要依托农业博览会等大型会展,举办时尚农业发展论坛或时尚农业专场推介会等大型活动,扩大时尚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促进城乡互动。加快推进传统与时尚、技术与艺术、文化与创意、产业与平台的融合发展,通过资源优势吸引城市各类先进要素持续向农村流动,将时尚农业发展成为农业大观园、教育大课堂、生态会客厅、聚会大本营、美食嘉年华、科普新阵地、艺术新载体。采取在城市广场举办时尚农业嘉年华大型活动、发展城市屋顶农业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城市居民共享时尚农业丰硕成果,并将其打造成为温州时尚农业金名片,推动时尚农业进入城市和市民生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时尚农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整体布局,列入农业提质增效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时尚农业的创建工作纳入考核体系。要出台时尚农业扶持政策措施,建立时尚农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配合协调,促进时尚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新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的龙头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探索农户以房屋、土地、果蔬园等入股发展时尚农业。鼓励社会资本及各类经济实体投资时尚农业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对时尚农业重点项目优先给予贷款支持。鼓励将符合条件的时尚农业列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中小企业创业贷款、扶贫开发贷款扶持范畴,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

  (三)加大扶持力度。各县(市、区)要按照财政体制改革要求,统筹安排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加大本级财力投入力度,专项支持时尚农业发展。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和农业“两区”建设,着力改善时尚农业基础设施。要强化用地保障,规范和完善设施农用地的管理,严格落实设施农用地政策,涉及建设用地的,严格按照建设用地进行管理,并安排农转用指标予以保障。具备建设时尚农家、时尚农业园的存量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和利用闲置农村生产、生活用房等多种方式,进行拓展建设,节约土地资源。

  (四)推进公共服务。各地要加快构建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行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强化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完善时尚农业监测统计制度。积极培育和发展相关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市场营销、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发展长效机制。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