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25-07-31 11:18:12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无数贫困地区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华丽转身。这些地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出一条条切实可行的脱贫之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贵州赫章县曾深陷贫困泥沼,如今却因天麻产业闯出一片新天地。赫章县作为天麻的主要产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政府瞅准这一优势,积极引导扶持天麻产业发展。在平山镇的一家天麻企业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原本在自然环境下培养需 3 年左右的天麻生长必需菌棒,如今 60 天就能生产一批,大大提升了天麻种植的规模与品质。随着产业的发展,赫章县的天麻种植规模从 2023 年的 8000 亩,有望在今年扩大至 2.2 万亩,预计 2024 年底,全县天麻种植面积将达到 8.2 万亩,产值达 12.5 亿元。天麻产业不仅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还带动了众多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许多种植大户积极带动周边老百姓参与种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脱贫致富。
四川悬崖村的脱贫历程同样令人瞩目。曾经,悬崖村因交通不便,发展严重受限。但脱贫攻坚行动开展后,当地政府大力改善交通条件,修建钢梯,让村民出行不再艰难。与此同时,悬崖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注册 “悬崖村” 农产品系列品牌,以 “农户 + 村集体 + 公司” 的模式,带领村民们种植脐橙、油橄榄,开展绵羊养殖等项目。此外,悬崖村还借助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日益改善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仅 2024 年,全村就接待游客 3 万多人次,加上油橄榄和脐橙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村民人均收入达到 1.96 万元,实现了从深度贫困村到 “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 的巨大转变。
湖北竹山县的脱贫之路则展现了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力量。曾经,竹山因山高路远、县弱民穷,贫困发生率超 36%,14.66 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家烟草专卖局定点帮扶竹山后,首先将产业振兴作为关键突破口。在烟叶产业上,累计投入 5000 余万元,建设烟水工程、烟路和智能烤房群,让烟田实现现代化格局,烟农年均收入从 2013 年的 5 万余元跃至 2024 年的 12 万余元。除了烟叶产业,竹山县还依托当地丰富的蜜源植物,发展养蜂产业,“崔家蜜” 品牌声名远扬,全县蜜蜂饲养量达 3 万箱,产值超 6000 万元。此外,竹山大鸡、郧巴黄牛等特色产业也蓬勃发展。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竹山县还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投入资金解决群众饮水难题,建设产业路,援建学校、医院,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如今的竹山县,公路通村率、安全饮水覆盖率均达 100%,义务教育巩固率 99.8%,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向着乡村振兴大步迈进。
这些贫困地区的成功脱贫案例,充分证明了脱贫攻坚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无论是依托特色产业发展,还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推动文旅融合、实施多元帮扶等举措,都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们的经验启示我们,只要找准方向,精准发力,贫困地区定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2020年农民增收典型案例有哪些?想...
多省探索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各地农村宅基地政策执行案例深度剖析:...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探索就近城镇化
土地流转助推农民增收成功典型:让土地...
发改委:关于印发新型城镇化系列典型经...
全国典型乡村产业发展案例:特色引领,...
上海市农经站赴嘉定调研闲置宅基地盘活...
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首批18个典型案例...
黑龙江省两案例入选第二批农业生产“三...
泖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入选自然资...
广西2地入选“农地入市”典型示范案例...
自然资源部通报16个耕地调查问题典型...
2023年全国农产品“三品一标”典型...
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名单公...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