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25-07-31 10:45:02
在过去,贫困犹如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我国部分地区发展的道路上。曾经,全国共有 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集中于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疆地区,这些地区的人们生活艰苦,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为了啃下脱贫攻坚这块 “硬骨头”,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丰富多样且极具针对性的脱贫措施。产业扶贫成为了脱贫的重要引擎。在一些山区,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比如,在贵州的部分贫困县,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合种植茶叶,于是当地政府引导农民大规模种植茶树,形成了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不仅如此,还通过举办茶文化节等活动,提升茶叶的品牌知名度,让小小的茶叶成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 “金叶子”。而在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发挥了巨大作用。像湖南的凤凰县,原本是国家级贫困县,凭借其独特的古城风貌和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修缮古城建筑,开发民俗文化表演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游客的到来,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手工艺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许多贫困家庭通过开办农家乐、售卖手工艺品实现了脱贫致富。
教育扶贫也是关键举措。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新建和修缮学校,改善教学条件,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还设立了各类助学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通过教育,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为当地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到 2020 年 11 月 23 日,全国 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如今,脱贫地区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以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从 2021 年的 14051 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17522 元,增速连续 4 年快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在就业方面,各地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发展帮扶产业、建设帮扶车间、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让大量脱贫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截至 2024 年底,我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 3305 万人,已连续 4 年稳定在 3000 万人以上。
在支柱产业方面,832 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了 2 - 3 个特色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 1.7 万亿元。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脱贫后,打造中国 “冷凉蔬菜之乡”,蔬菜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 30 亿元;安化县依靠 “安化黑茶” 产业,从业人员 40 余万人,茶叶综合产值达 238 亿元。这些支柱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全国贫困县的脱贫是一场伟大的胜利,是党和政府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未来,我们要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让脱贫地区的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
全国15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扶贫工作...
湖南脱贫攻坚成果斐然,巩固拓展措施与...
四川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具体是哪8...
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摘帽!意味着什么?...
安徽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标...
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国家标准是什么?脱贫...
江西2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退出!我国脱...
12个省区市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湖南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年...
陕西贫困县全摘帽!共有多少个贫困县?...
重庆市上调深度贫困县失业保险金和企业...
2017年甘肃甘南出台支持深度贫困县...
国务院扶贫办宣布28个贫困县实现脱贫...
十九大代表邓真晓:通过乡村振兴来检验...
2018年全国最新国家级贫困县名单有...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