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从这一角度看,产业扶贫也可看成是对落后区域发展的一种政策倾斜。
电商产业扶贫怎么扶?
所谓电商产业扶贫,就是将电子商务与产业扶贫进行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一种“互联网﹢产业”的精准扶贫模式。这种模式整合了电子商务与产业扶贫的各自优势,弥补了彼此的短板,是一种可以复制的大面积推广的模式。那电商产业扶贫怎么扶呢?
一、应电商产业扶贫进行统筹规划
扶贫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贫困人口一时脱贫,更是为了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使贫困人员走上发家致富的共同富裕之路。因此,为了提升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需要以县为单位,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本县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推行电商产业扶贫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就优势资源的分布、开发、生产、加工、电商、推广、销售、物流、服务等整个产业链进行统等规划,制定本县的《电商产业扶贫规划纲要》和《电商产业扶贫实施计划》。
产业扶贫助推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哪些?附经典案例
当前,各地都在围绕脱贫攻坚任务目标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以此助推农民增收,保障农民民生。那产业扶贫助推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哪些?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经典案例吧!
一、产业扶贫助推农民增收的途径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其发展内容为:在县域范围,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在村镇范围,增加公共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环境;在贫困户层面,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产业扶贫可看成是对落后区域发展的一种政策倾斜。
《2020年畜牧产业扶贫和援藏援疆行动方案》发布,推动新一轮农牧民补奖政策出台!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畜牧产业扶贫和援藏援疆行动方案》的通知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各有关单位: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统筹推进全年畜牧产业扶贫和援藏援疆工作,聚焦重点,形成合力,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推进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部研究制定了《2020年畜牧产业扶贫和援藏援疆行动方案》,现印发你们,请抓好落实。
2020年畜牧产业扶贫和援藏援疆行动方案通知:主要扶持哪些项目?附政策细则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统筹推进全年畜牧产业扶贫和援藏援疆工作,聚焦重点,形成合力,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推进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2020年畜牧产业扶贫和援藏援疆行动方案》,政策细则如下:
一、持续推进畜牧产业扶贫,实现稳定增收
(一)落实好农牧民补奖政策。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落实好农牧民补奖政策,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深入组织开展调研,为推动新一轮农牧民补奖政策出台打牢基础。(牵头单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参与单位:有关省区农业农村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全国畜牧总站)
2020年产业扶贫怎么干?扶贫项目有哪些?农业农村部办发布工作意见!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那么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有哪些?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做好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如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要发挥好产业扶贫的普惠性、根本性作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围绕保脱贫、强产业、补短板、防风险、促巩固,聚焦未摘帽县和重点贫困村,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突出主体培育、产销对接、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倾斜支持,强化措施落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一、全力应对疫情对产业扶贫影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安排产业扶贫相关工作。深入分析疫情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影响,制定滞销卖难农产品应急销售方案,把贫困地区农产品作为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来源,推动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的对接关系,协调优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抓好因疫情造成的部分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加强农资调配和市场供应。多途径协调解决带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用工难问题,支持带贫企业尽早复工复产,稳妥有序推进贫困群众返岗就业。
湖南着力“一村一品”建设,提升产业扶贫实效
据《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千企帮千村”行动方案》,到2020年,湖南将在贫困地区重点培育1000个贫困村发展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创建3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300个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结对的专业村主导产业经济收入将占全村经济收入的5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
培育发展一村一品,是贯彻落实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国家认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湖南省占据其中79个村镇的席位。
湖南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特色农产品的具体名单如下:
山西“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显成效
为推动特色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民收入翻番,山西省紧紧抓住全国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当前山西"一村一品"发展已步入快速阶段,呈现出一批具有区域规模和专业化程度高、特色鲜明、类型多样、带动力强的专业村,已形成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截至2019年,山西省共有九批86个村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山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特色农产品的具体名单如下:
河南鲁山:扭住产业扶贫“牛鼻子” 打牢群众脱贫基础!
河南省鲁山县在扶贫方面,牢牢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制定出台了《关于对贫困户从事种植、养殖、务工等进行奖补的方案(试行)》《关于对农家乐建设奖补的方案(试行)》,年度计划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资金,对贫困户进行奖励补助,把奖补资金发放到群众手中;对无劳动力或弱劳动力困难人群,实行金融兜底全覆盖或安排公益性岗位,确保每个贫困户有两个以上脱贫产业或增收措施。
鲁山县四棵树乡张沟村曾经是深山偏僻贫穷的小山村。2001年,为加快山区群众脱贫步伐,鲁山县号召群众发展农家乐,并组织山区部分村群众外出考察。现在全村开农家饭店和农家宾馆的村民有20多户,每年接待游客在10万人以上。张沟村党支部书记许建军说。
张沟村群众开办农家乐,整修河道、建广场、翻修房子,提升服务。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来此休闲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村民们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了。?
鲁山县旅游局的数据显示,该县境内有旅游资源单体2378个,农家乐1100家,今年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9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已建成A级景区11家,农家宾馆达到2000多家,实现一万余名贫困人口增收,其中3500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甘肃省关于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助力产业扶贫的意见
11月14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助力产业扶贫的意见》, 力争用3年时间,全省创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达到150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120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达到90件......
依据《意见》,甘肃省将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标志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挖掘“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内在潜力,围绕“牛、羊、果、蔬、药、薯、玉米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油料、小杂粮、百合、花椒、橄榄油、食用菌、葡萄酒、藜麦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加快地理标志商标、特色区域公用集体商标的申报注册,以及农产品“三品一标”申报工作。
具体政策全文如下:
产业扶贫可以怎么搞?十大创新典型机制给你来揭晓答案!
产业扶贫怎么搞?如何避免产业扶贫单一化、雷同化?怎样把特色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确保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受益?10月17日,2018产业扶贫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发布了由农业农村部联合农村日报社评选出的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这批范例来自基层,接受过实践检验,对指导各地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这十大创新典型分别是:广西编制县级“5+2”、村级“3+1”产业精准扶贫规划;河北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题+建党立卡扶贫户”产业带动信贷扶贫模式;甘肃省农业保险“两个全覆盖”助力脱贫攻坚;河北省推进“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新模式;贵州省“三变”改革优化利益联结分享机制;甘肃陇南电商思维推动产业扶贫;山西省构建贫困村“五有”产业扶贫机制;河南省夏邑构建产业扶贫带头人培养模式;湖北省恩施打造恩施硒茶品牌助力产业扶贫;安徽省砀山县专业合作社多策并施带动脱贫。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指出,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收入保障,扶贫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推动新阶段脱贫攻坚,必须把产业扶贫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快把产业发展起来,尽快把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贫困群众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让贫困户真正参与产业经营、融入经济活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把人留住、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