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25-07-25 15:26:30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只有让农民种粮划算、种粮安心,粮食安全才有坚实支撑。近年来,粮食安全政策从多个维度发力,既帮农民增产增收,又为他们降低风险,实实在在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一、多渠道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政策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优化品种,让农民的粮食产量更高、品质更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土地 “喝饱水、透好气”,像黑龙江的很多农田,改造后玉米亩产提高 200 多斤,一亩地多收 200 多元。同时,各地推广的优良品种,比如抗病虫害的水稻、高蛋白的大豆,不仅产量稳,还能卖出好价钱。吉林的一些合作社,种的优质大米每斤比普通大米贵 0.5 元,50 亩地一年就多赚 5 万元。
价格保护机制也给农民吃了 “定心丸”。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逐年微调,2025 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 2 分钱,看似不多,但对种粮大户来说,100 亩地就能多收入 4000 元。而且市场行情波动时,最低收购价能防止粮价暴跌,避免 “谷贱伤农”。
二、全方位帮助农民降低成本
机械化推广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大幅减少开支。辽宁彰武县的农民用大型收割机收玉米,每亩成本从 80 元降到 30 元,150 亩地能省 7500 元。智能播种机精准控制种子用量,比传统方式节省 10%,出苗率还更高,不用二次补苗,又省了一笔钱。
政府的技术培训和补贴政策也帮农民 “减负”。黑龙江的保护性耕作培训班,教会农民操作免耕播种机,不仅减少农机磨损,还降低了维修费用,每户年均节省 2000 元左右。购买农机的补贴更是直接 “让利”,一台 20 万元的收割机,政府补贴 30%,农民只需花 14 万,两年就能回本。
三、强保障为农民抵御风险
农业保险让农民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再 “望天兴叹”。东北推广的 “完全成本保险”,涵盖了旱灾、洪涝、病虫害等多种风险,保费政府补贴 80%,农民只需承担 20%。去年黑龙江遭遇台风,种粮大户陈大姐的 200 亩大豆受灾,保险公司赔偿 12 万元,足够她来年买种子化肥,没让一年的辛苦白费。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直接把钱打到农民账户上。吉林的玉米种植户,每亩能拿到 100 元补贴,种 50 亩地就有 5000 元,加上秸秆还田的补贴,一年光补贴就能收入 7500 元,相当于多收了 7500 斤粮食。
粮食安全政策就像一张 “防护网”,从增产、降本到抗风险,全方位保障农民利益。当农民种粮能赚钱、有保障、不担惊时,自然会更有干劲,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才有最可靠的保障。这既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回报,也是筑牢 “大国粮仓” 的关键所在。
安徽铜陵:农业保险为特色农业撑起“保...
农民土地怎样流转农民利益才最大化
土地经营确权登记怎样走才能维护农民利...
上海楼市新政落地多个售楼处不打烊!2...
两部门发文6月底前确保暂缓缴存农民工...
2021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实施:土...
实施土地确权后,会给农民带来什么样的...
内蒙古山东吉林大豆油料产能提升政策:...
2021北京公共户改革政策落地:具体...
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各项...
农地流转破冰尚需政策细化须关注农民利...
是什么制约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如何将...
农业保险如何真正成为农民的“保护伞”...
土地流转、粮食安全和农民致富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粮食安全农民增收首次...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