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土流网2025-07-08 14:24:31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秸秆处理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焚烧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当前农村秸秆利用现状,探讨土地流转背景下秸秆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当前我国农村秸秆利用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秸秆收集成本高昂,由于农田分散、劳动力成本上升,秸秆的收集、运输和储存成为制约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瓶颈。其次,技术应用不足,许多地区仍停留在传统的低效利用方式上,缺乏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装备。再者,政策执行不力,尽管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禁烧政策和鼓励措施,但在基层落实中存在监管不到位、激励不足等问题。
从利用方式来看,目前秸秆利用主要包括直接还田、牲畜饲料、生活燃料等传统方式,而能源化、材料化等高效利用方式占比较低。区域差异明显,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仍存在大量露天焚烧现象。这些现状问题严重制约了秸秆资源潜力的充分发挥。
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为秸秆资源化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规模化经营降低了收集成本,流转后的大面积连片种植便于机械化收集作业,显著提高了秸秆收集效率。对山东、安徽等地的跟踪调查显示:流转土地面积每增加100亩,秸秆收集成本下降12-15%;流转规模50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主体,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比散户高20个百分点,秸秆单位收集成本降至80-120元/吨;利用机械化收集效率提高3-5倍,同时人力成本降低60%左右。其次,促进了技术推广,规模经营主体更有动力和能力引进先进秸秆处理技术和设备。再者,有利于政策整合实施,政府可以通过流转平台将秸秆利用政策与土地政策有机结合,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此外,土地流转催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秸秆资源化的生力军。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愿意投资秸秆资源化项目,形成了市场化运作的良性机制。这些变化为秸秆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秸秆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五大途径:能源化利用、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材料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是将秸秆转化为固体燃料、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的过程,常见方式包括直接燃烧发电、气化制取生物燃气、液化生产燃料乙醇等。这种利用方式不仅能够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能源。
肥料化利用是通过堆肥、沤肥或炭化等方式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还田后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养分循环。秸秆还田量需进行控制,水稻秸秆≤600kg/亩,玉米秸秆≤500kg/亩;配施腐熟剂:有效活菌数≥2亿/g;土地翻埋深度需达到一定要求,旱地≥25cm,水田≥15cm饲料化利用则是将秸秆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后作为牲畜饲料,既解决了饲料来源问题,又提高了秸秆的经济价值。材料化利用将秸秆加工成为建筑板材、包装材料、纸浆原料等工业产品,拓展了秸秆的高值化应用领域。基料化利用主要指将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或育苗基质,在农业生产中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秸秆资源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元化利用途径可充分挖掘秸秆的资源价值。未来应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的转化技术,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推动秸秆资源化向规模化、高值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多方协同,共同解决秸秆资源化过程中的技术、经济和政策障碍,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进一步研究可关注秸秆资源化与碳中和目标的协同效应,以及智能化技术在秸秆收储运和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刘庆斌:从保障农民权益的角度推进土地...
从产权的角度看土地流转
专业角度看待,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
辽宁海城多角度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
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探略
从城市地产到农地流转,他坚信农村土地...
土地流转,推行从确权到户过渡到确权确...
从《马向阳下乡记》看农村土地流转
兴国县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做起推动花卉...
楼观文化旅游从城市走向农村坚持土地流...
从2025中央一号文件,探三农创业黄...
全国政协委员曹晖:从“节约优先”角度...
从哥伦比亚农业概况角度分析其迫切培养...
城镇化效率问题探因
农村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农业增产...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