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3-04-11 09:34:17
来源:鑫报
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沙化土地面积1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
甘肃新闻网兰州4月11日电 据鑫报报道:4月4日中午下班,回家路上的卜维松先生抬头看天,虽然风大吹得有点发抖,但阳光比较好,空气干净,心里暗暗高兴:“下午休息可以带孩子出去爬山了。”
然而,当日吃过午饭,正准备带孩子出门的卜维松失望了——4日4日下午,兰州突然笼罩在一片沙雾里,扬沙骤然袭来,空气中的清新感随之消失,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尘土味。
■不到一个月,兰州市共发生浮尘天气16天
沙尘暴生成的必要因素是风、上升的气流和沙尘。沙尘暴概念明确:强风吹起大量尘沙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兰州市气象台2013年4月4日15时20分发布兰州市大风黄色、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预计12小时内,兰州市有4到5级西北风,阵风6级,并伴有沙尘;局部地方能见度可能小于1000米。
一时间,狂风大作,黄沙漫天,大风裹挟着风沙一路呼啸而过。
“肉眼观测的能见度不足百米。”到16时许,在家里陪儿子下棋的卜维松先生发现家里越来越暗。抬头一看,窗外已和两小时前截然不同了。
沙尘遮天蔽日。“好像只是短短一会儿,天就黑了。”卜维松隔着玻璃一看,整个天空昏黄一片,风沙里,枯枝、垃圾、塑料袋随风乱舞。“沙尘又来了!”
“太吓人了,今年兰州的沙尘暴比往年都厉害。”4月4日下午,曹文斌驱车从天水赶回兰州,“快进市区时,车外面一下子像变成了深夜,更糟糕的是,我们打开了车灯,但前面依然什么都看不见,我只好让司机把车停下,先找个地方吃饭,等沙尘过去。”尽管是事后向记者回忆,但曹文斌先生心里仍余悸未消。他说:“我们守在车里的那会儿,大风似乎要把车掀翻。风和沙尘打在车上,发出刺耳的声音,非常害怕。”
事实上,在沙尘暴来临前,兰州市就通过电视、政府网站微博发布了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范工作。
而根据国家林业局兰州沙尘暴地面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受强冷空气影响,从2月25日开始至3月21日,仅仅不到一个月时间,兰州市共发生浮尘天气16天,沙尘暴天气1天。3月9日发生沙尘暴,最严重时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高达每立方米8203.31微克,PM10每立方米5581微克,沙尘总浓度每立方米7633.2微克,最小能见度不足1公里,导致兰州市重度污染。到3月14日沙尘浓度每立方米1484.5微克,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每立方米1614.3微克,PM10每立方米1302.96微克,天气开始好转,沙尘天气减弱,但受前期外来输入性沙尘天气的后续影响,3月份空气污染程度仍较高。
■沙尘肆虐的背后,甘肃荒漠化土地达19.21万平方公里
沙尘肆虐的背后,是甘肃荒漠化加剧的现实。
“从甘肃最西边的嘉峪关、酒泉(敦煌)到张掖、武威(民勤)、金昌的河西地区,从东部区的庆阳(环县)沿西北部至白银,从南部甘南草原的九曲黄河,甘肃大部分地区正在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和侵蚀。”甘肃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刘杰华介绍,甘肃是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荒漠化土地面积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沙化土地面积1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全省还有2.18万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分布在武威民勤、金昌、张掖、酒泉敦煌、嘉峪关、甘南、庆阳等10个市州的37个县市区。
从春刮到冬,大风埋村屯,小风石头滚。这是甘肃部分县市区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刘杰华介绍,河西走廊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一半。荒漠化土地358.4万公顷,其中流动沙丘101.1万公顷,半流动沙丘100.6万公顷,固定沙丘119.1万公顷,潜在荒漠化土地37.6万公顷。甘南州玛曲县黄河沿岸等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虽然河西荒漠化地区植被目前总体上处于初步恢复阶段,但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稳定性较差;超载放牧、盲目开垦、滥采滥挖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人为破坏植被活动依然存在;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植被恢复影响很大;防治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些问题表明,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仍然是甘肃最主要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平均每年因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
而根据全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甘肃土地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与2004年相比,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1349平方公里和1121平方公里。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植被平均覆盖率由2004年的14.56%提高到2009年的16.87%,5年间提高2.31个百分点。
■兰州周边植被不佳,成浮尘天气诱因
而荒漠化和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必要条件。
“沙尘暴是一种自然地理-气象气候现象,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沙尘暴产生时的地表沙源和大风天气,人只能在增加植被的地面覆盖、减少沙土裸露方面进行努力。沙尘暴既然是气候-气象、自然地理的产物,它会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而消长。” 刘杰华介绍,而人为的不合理活动主要在于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过度砍伐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上,造成地表植被破坏、风沙加剧,“由于超载过牧,甘肃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面积的87.8%。”
“甘肃作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是国家的战略定位。”省委书记王三运曾就甘肃生态发展指出:要立足自身生态的脆弱性、采取有效的大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甘肃民勤县位于石羊河流域最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由于以前水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生态恶化极其严重,面临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威胁,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民勤国家气候观象台对195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观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找出各气象要素演变的规律。数据显示,50多年来,民勤县年均沙尘暴天数达27天。其中,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民勤沙尘暴偏多;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民勤年沙尘暴天数有所减少;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民勤沙尘暴又增多,形成沙尘暴高峰期。
刘杰华介绍,根据研究,在河西地区,不少荒漠地带的沙尘天气多发生在午后。午后,太阳直射荒漠戈壁,阳光通过戈壁地表反射,会导致近地表的气温升高,空气膨胀上升,继而周边地区的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会迅速补充过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气流漩涡,把大量的沙尘卷入高空。沙尘暴发生时,被卷起的沙尘,一部分会落在事发地附近的区域,部分随大风前行,降落至沿途地区,比如河西发生沙尘暴时,沙尘随着大气流南下,抵达兰州上空时,风已很小了,卷不起尘土来,已变成浮尘天气。
同时,兰州及周边地区的植被不佳也是当地浮尘天气的一个诱因。例如地处兰州城区边缘的九州台,是世界最厚的黄土层,每次遭遇大风天气时,九州台地表的尘土也会被卷起,进而引发扬沙或浮尘天气。此外,城区施工工地以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当地植被的破坏行为,也是发生扬沙天气的一个原因。
■荒漠沙漠不仅能治,且能通过沙区特色产业变害为宝
“甘肃的沙化形势依然严峻,沙化土地在局部地区仍在扩展。全省在6000多万亩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中,按现有速度进行治理,至少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同时,还有3870万亩土地介于沙化与非沙化之间,如果利用不当,极易变成新的沙化地。”刘杰华表示,目前,随着荒漠化治理工作的深入,所需人力、物力、财力都成倍增长,各级财政投入不足。荒漠化治理资金严重缺乏。
为此,省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鉴于荒漠化治理在甘肃意义重大,必须探索研究新政策、
新机制、新措施。建议省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列出治理荒漠化、盐碱化的专项项目扶持资金;省农牧厅每年给予盐碱地治理项目扶持资金,特别是对盐碱地治理有良好效果的中药材、构杞、甘草、食葵、甜菜等作物种植给予大力支持;省林业厅每年给予荒漠化治理项目扶持资金。
同时,建立多方投资荒漠化治理的模式。金融部门应对符合条件的荒漠化治理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从事荒漠化治理单位和个人的贷款,按中央及省级财政有关规定给予贴息。发挥沙区光热资源优势,在非耕地利用、温室种植、地膜覆盖、暖棚养殖、特色农副产品以及沙漠旅游业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走治理荒漠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张可荣,甘肃省林业厅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甘肃省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历任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局党委书记、局长,多年从事荒漠化防治工作。
“甘肃水资源严重匮乏,在防沙治沙中,要充分发挥沙区植被的自我修复能力,对不适合人工治理的区域,采取严格的封禁措施,促进植被自然恢复,同时积极探索沙区生态补偿机制,确立沙区承载能力评估和开发项目准入制度。”张可荣局长就“十二五”甘肃防沙治沙思路与对策提出,把生态改善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沙区的优势资源,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实践证明,荒漠、沙漠不仅能治,而且能够变害为宝。甘肃各地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在确保生态改善的同时,通过发展沙区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在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荒漠治理示范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沙产业开发、畜牧养殖、牧草种植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并带动了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沙区农民依托沙产业后,有了稳定的收入,老百姓也积极参与荒漠植被的管护。
青海省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面积5年分...
东北平原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
治理土地荒漠化十年减少出三个上海面积...
甘肃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启动金塔...
国家对古树的补偿标准:几百年的古树征...
饥渴式土地出让致"地王"频出刚需买房...
北京土地市场或仍持续高温房企拿地需靠...
四川省向石漠化和沙化土地“宣战”
张掖市沙化土地监测工作启动
有效遏制土地沙化山西防沙治沙取得骄人...
沙化土地10年减少61万亩
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内放牧最高罚1万...
中国土地荒漠化类型和具体危害有哪些?...
有机农业对改良土壤和防止土地荒漠化有...
土地流转与非粮化趋势加剧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