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土地流转确实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土地流转确实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来源:互联网2011-12-22 14:06:05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日前在成都举行的2011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表示,要想搞好城乡统筹,必须正视土地流转的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我国南北方等不同省份都呈现方兴未艾的快速发展形势。
   在此次由求是小康杂志和成都市政府主办的以“城乡统筹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论坛上,张红宇说,无论是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相对人少地多的东北地区,包括粮食主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速度都在加快。
   张红宇举例说,在我国沿海地区,浙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达到40%左右,上海超过60%,张家港、无锡等地比例则高达80%。在黑龙江等相对人少地多的地方,土地承包权流转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在四川、重庆等劳动力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地方,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后带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也不小。
   本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获悉:2008年底,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09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9%;2009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1.5亿亩,超过承包耕地面积的12%;2011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已达2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3%。而据江苏当地媒体报道,江苏昆山的农村土地流转率已达90%以上。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确实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张红宇表示,他通过在皖北的调研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带来了规模经营,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效果明显。
   “我调研了很多地方,比如在种植小麦和水稻方面,规模经营之后,产出效益比普遍的农户经营要高出很多。”张红宇说。
   张红宇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推动了农业产业技术的应用。“只种一两亩地,对科技要求就不是很高,但是对于种两百亩的种植大户,他们很重视农业科技,采用农业科技的程度就相对较高。”他说。
   据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我国的可行性一直是讨论的热点,曾经有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我们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情况迥异,其主要观点为,全国18亿亩耕地,平均计算农民耕种的土地只有半公顷,这和美国农场普遍的数百公顷没有可比性,因此不具备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条件。
   张红宇对此解释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化的生产,有条件促使其经营的土地得到流转,从而带来规模效应。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村居民可以向其他个人或公司流转为期30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具体形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项政策也被认为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
   张红宇也提醒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应符合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明确土地流转以后是从事农业生产还是从事非农建设。如果是农业生产,也要避免发生耕地出现大面积的非粮化。其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市场经济和政府行为的结合体,其间要高度关注农民的意愿,要依照依法自愿的前提,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第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流入和流出方之间还缺乏平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的服务不足。
   在此次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分析说,必须加快农村土地有偿流转,这是加速城市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决条件。他说,农村土地的有偿转移核心是农民是否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和宅基地当作自己的财产处置,这个问题在《物权法》中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农民必须对自己的土地、宅基地有真正的自由处置权,他们才有自我发展的资本,才有真正转移到城市成为市民的可能性,农业现代化也才有实现的条件。”贺铿表示,未来还要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解放思想,进一步探寻出土地流转的新路。  
  贺铿:推进农业现代化刻不容缓  
   “五个统筹中,我认为最主要的矛盾出现在城乡统筹,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这是阻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障碍。”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在此次论坛上表示。
   贺铿所说的“五个统筹”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贺铿进一步分析说,城乡统筹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城市,而在“三农”问题。
   贺铿认为,要扭转“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思路。“我们曾经提出过首先做好大城市,然后由城市反哺农村,最后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这样一个思路,我认为是不对的,这种思路最多只能解决中心城市与郊区农村的发展问题。其结果是中心城市越来越大,广大的农村得不到发展,城乡的差距更加扩大。”
   贺铿建议,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建设真正的现代化国家,真正的现代化国家城市化率是很高的,一般都在95%以上。我国还有2.6亿农村流动人口,实际这部分人口是‘两栖人口’,不是真正城市化的人口。没有农业现代化,解决不了城市化以后的吃饭问题,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刻不容缓。”
   贺铿说,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他表示,黑龙江省农垦农场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他们种植水稻,育种、培秧、收割都是专业化完成,每个农民耕作100~200亩土地,主要做田间管理,产量水平高,收入水平也很高。他还补充说,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是关键因素,没有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现代化农业也是不可能的。  
  陈文玲:再造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共赢  
   在此次论坛上,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长陈文玲对我国的农村医疗进行了分析。她说,我国农村的医药卫生事业和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而在农村重新建立一个和城市相当的医疗体系,政府的财力不允许。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用较少的投资获取较大的收益,能够使农村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在国家少投资的情况下,使农民能够获得和城市相当或接近的医疗服务水平。
   陈文玲提出“共享、共建、共有、共赢”的方针。
   共享是指城乡共同享受优秀医疗资源的供给。陈文玲解释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了“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把更多的涵盖农村的医疗服务体系纳入这种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目前已经跟青海、内蒙古、云南等地签订了医疗共同体,优质医疗资源已经通过县乡村覆盖到了边远的小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
   共建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的设计,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既包括城市的社区医院,也包括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近几年,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城市社区医院也基本建立。陈文玲说,在这种情况下共建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她说,县级医疗服务机构必须是带动乡镇的龙头,能够和城市的大的医疗服务体系、三甲医院对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双向转诊,农村向城市转诊,社区向大医院转诊,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向大医院转诊,大医院医治到一定程度,再把这些病人患者转到基层社区医院、农村卫生机构来进行后续治疗。整体的共建设计可以节省医疗成本。
   共有是指城乡共同拥有好的医生、好的设备、好的技术、好的服务。陈文玲说,应该允许医生多点执业、灵活执业,让更广大的农村共享优质的医疗资源。
   她还建议,强制安排城市的医生尤其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在农村从事医疗服务一年到两年,这样就可以把城市好的医生资源让农村共享。
   共赢是指通过医疗服务体系再造和城乡一体化医疗供给,实现城市农村的共赢,医疗机构、患者、政府的共赢。
   “在新的形势下,要考虑医疗服务体系的再造,必须把存量资源的调整放在首位,存量资源的调整必须要考虑到这种制度的可持续性、可承受力和它的投入产出比。”陈文玲说。
    (记者:崔立勇)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