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正向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迈进,新型农业包括设施农业、无土农业、特色农业、包装农业、彩色农业、知识农业、精准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服务主体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农户” 组织形式的差异化发展如何引领农业转型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散户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小农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服务主体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农户” 的组织形式,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凝聚经营力量、联结小农户,为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提供了有效路径。而单环节、多环节托管等服务模式的因地制宜发展,更是这一组织形式发挥效能的核心抓手。从平原粮食主产区的全程托管到丘陵山区的特色环节托管,从城郊地区的三产融合托管到全国范围内的机制创新实践,这一模式正以多元形态赋能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托管服务模式必须与区域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精准适配。不同地区需依托自身优势,选择单环节突破、多环节整合或全程托管的发展方向,实现 “一地一策” 的精准落地。
在土地连片、机械化基础雄厚的平原粮食主产区,全程托管与产业链整合成为最优选择。这类地区农户对规模化、标准化服务需求迫切,“服务主体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农户” 的组织形式可通过土地集中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山东肥城市推行 “村社共建” 模式,由供销社服务主体牵头,联合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零散土地,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流程托管服务。农户不仅获得每亩 800 元的保底收入,还能参与集体经济的二次分红;村集体则通过整合土地增溢面积实现收益增长,形成 “农户得实惠、集体增积累、服务有保障” 的三方共赢格局。河南获嘉县更进一步,将科技赋能融入全程托管,引入无人机飞防、智能灌溉、物联网监测等技术,使小麦亩产从 1100 斤提升至 1500 斤,亩均收益增加 480 元,印证了规模化托管与科技融合的倍增效应。数据显示,仅山东供销系统便托管土地 1587 万亩,通过集中采购农资、统一机械作业,亩均服务成本降低 117 元,充分彰显了平原地区全程托管的规模优势。
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合发展哪些新产业新业态?
当山东寿光的智慧温室里,传感器实时调节着番茄生长的每一项参数;当浙江安吉的白茶园里,游客们亲手采摘的鲜叶被制成专属茶饼;当黑龙江的合作社将大豆加工成植物蛋白棒远销海外 —— 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一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塑中国农业版图的生动画卷。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中,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正突破传统种养模式的边界,在产业融合中开辟出一片充满想象力的新蓝海。
在陕西杨凌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栋占地 5000 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全年无休地生产着生菜。这里没有土壤,根系浸泡在精准配比的营养液中;没有阳光,LED 灯提供着定制化的光谱。这种由农业企业主导的生产模式,使蔬菜产量达到露地种植的 30 倍,水资源利用率提升 95%。科技的深度介入,正在让农业从 "看天吃饭" 的传统产业,转变为可量化、可调控的精密产业。
家庭农场的数字化转型同样令人瞩目。江苏昆山的一家粮食家庭农场,通过北斗导航的无人插秧机、无人机植保和智能灌溉系统,实现了 1500 亩稻田的全程智能化管理。农场主只需在手机 APP 上轻点屏幕,就能完成从播种到收割的全流程监控,人力成本降低 60%,亩产却提高了 15%。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 10 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入农业农村云平台,这些 "数字农人" 正用代码和数据重新定义着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
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从 “会种地” 到 “种好地”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农业领域的今天,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传统生产模式下的设施陈旧、技术滞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何通过系统性的设施改造与技术渗透,实现从 “粗放经营” 到 “精准高效” 的跨越,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局的核心命题。
江苏省泗洪县通过 “小田变大田” 改造,将 38 万亩零散地块整合为连片农田,配套建设机耕道 1200 公里、灌溉渠 860 公里,使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40%。当地家庭农场主李建国的 200 亩稻田,在改造后实现无人机植保全覆盖,单季作业时间从 15 天压缩至 3 天,亩均节省人工成本 120 元。这种 “政府主导规划 + 农户自愿参与” 的模式,已在全国 13 个省份推广,累计改造农田超 2000 万亩。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合作社建成的智慧温室集群,采用 5G + 物联网技术实现环境参数实时调控,番茄亩产达 3.5 万斤,较传统大棚提升 60%。温室配备的智能水肥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自动调整氮磷钾配比,水资源利用率达 95%。而针对中小经营主体,河南正阳推广的 “光伏 + 大棚” 模式,在棚顶安装太阳能板发电,棚内种植耐阴作物,既满足电力自给,又实现亩均增收 3000 元。
2025年福建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助政策
近日,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度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下面带来2025年福建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助政策。
一、2025年福建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助政策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5户以上)带动脱贫户发展生产、稳定就业,每带动1户补助5000元,每个经营主体(项目)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2024-2026年江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重点内容有哪些?
从2024年开始,至2026年,全面实施江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那2024-2026年江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重点内容有哪些?
(一)实施主体梯次培育提升。分产业、分类型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象储备库,梯次推进、动态管理、示范带动,培育壮大一批实体运营好、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新模式应用,有序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省级、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培优一批链主企业,加快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完善农民合作社规范运营制度,健全财务和会计制度,支持台山、开平、恩平探索农民合作社联合统一委托代理记账机制,深入开展国家、省、市、县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四级联创。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体系,支持家庭农场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积极争创省级标杆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标杆家庭农场。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支持家庭农场组建或加入农民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兼并、合并或组建联合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广“龙头企业带合作社、带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到2026年各县(市、区)分别培育不少于2个农业产业带动组团。[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构建乡村产业发展平台。深化国家级广东丝苗米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农业农村部生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持续抓好1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开展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入库储备,打造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推进农业农村部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陈皮、大米、鳗鱼、马冈鹅、茶叶、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和甘薯产量提升行动,实施江门“广东第一田”三年提升工程,开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行动,各县(市、区)各建设1个粮食生产示范片。加强监测我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户),培育发展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争创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或现代化美丽牧场。推进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建设,积极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和产业联合体。[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措施有哪些?农业农村部最新答复
8月7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公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729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关建议作了回应。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措施有哪些?
一、关于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引领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标准有哪些?每个补助多少钱?
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22〕38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2〕13 号)等相关文件要求。下面带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标准有哪些?每个补助多少钱?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标准有哪些?
1、支持对象: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或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优先支持从事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对列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农民合作社予以倾斜。前三年已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项目资金的农民合作社不列入支持范围。
2024年广西百色那坡县农业奖补政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多少?
2024年04月08日,那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那坡县2024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奖补实施方案》(那政办发〔2024〕17号),2024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奖补。那么,2024年广西百色那坡县农业奖补政策是怎样的?
一、2024年广西百色那坡县农业奖补政策
1、订单消费增收类
2024年宁夏银川金凤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政策:每个奖补多少?
近日,金凤区人民政府发布通知,遴选金凤区2024年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主体,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家,会给予一定的奖补资金。那么,2024年宁夏银川金凤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政策是怎样的?
一、2024年宁夏银川金凤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政策
1、选择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 银保监会 证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按照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中农发〔2020〕10号)要求,切实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
当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亟需加快发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创新专属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便利度,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二、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共享
选择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