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和物质技术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展望“十三五”,机械化引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态势更趋显现,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全面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区域协调共进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精神,在农业生产进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中,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农机和农艺相融合、机械化和信息化相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的发展路径,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走出一条龙江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是什么?来看最新通知!
2020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及省委1号文件部署要求,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深化巩固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先导支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贡献机械化力量。力争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增加1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63%。
一、紧盯农业各产业需求,形成全程全面推进农机化的工作格局
1.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创建行动。以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等宜机化区域为重点,以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小麦等大宗粮油作物为突破口,扎实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大力推广运用大马力、智能化、复合型等现代农业新装备,大力推进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试点,促进农作物品种、种植模式、农田建设、生产道路、农业灌溉、农机作业有机融合,探索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学研推用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方案。制定全程机械示范县创建内容、认定标准和激励办法,支持有条件的市县率先整市整县开展创建行动。分产业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农机装备考核办法,率先在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鼓励支持各市县积极开展国家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2020年,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县20个。
农业农村部印发《2018年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重点技术推广行动方案》的通知
2018年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重点技术推广行动方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机(农业、农牧)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的部署,我部决定组织实施2018年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重点技术推广行动,并研究制定了行动方案,现予印发。
请各项行动重点工作负责单位精心组织,相关地方农机化主管部门和单位支持配合,认真抓好落实,务求取得实效。各地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方案精神和要求,积极行动起来,狠抓重点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全文
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
为落实好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委明电〔2017〕3号),组织好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制定《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
一、主要任务
北京市2017年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
一、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疏堵结合确保农作物秸秆焚烧零火点。继续落实《综合施策杜绝农作物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焚烧工作方案》,全面完成“调结构”,深入推进“全利用”,多层落实“严看管”。山区七个区不适宜机械作业的秸秆禁烧难点区域种植结构调整任务全面完成。按照“基本模式全覆盖,典型模式再推广”的思路,全市主要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收集加工青贮、黄贮、制作有机肥、加工膨化饲料、加工制作压块能源、加工制作菌棒七种处理利用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顺义区农作物废弃物(秸秆+菜秧)综合利用和怀柔区山区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在全市的示范推广。立足重点时节、重点活动、重点区域,特别是“高峰论坛”期间,全面落实“定期会商、联合执法、通报整改”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市级联合执法周活动,加强市级农业部门联合检查,深入开展区级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和乡镇、村级看护巡查。
2.全面完成低速货运汽车淘汰任务。加快完成2017年全市1087台低速货运汽车淘汰任务,确保清空计划2013-2017年任务全面完成。
2017年度金坛区农业机械化工作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机)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为目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以农机农艺融合为路径,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金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
二、主要目标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国家和省“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概况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机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抓好工作落实。全省综合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重大环节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机化领域已经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业,初步建立起规模结构和布局合理的农机化发展体系,农机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比较完善的农机化经营体制、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调控体系基本形成,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机化基础更加坚实,在我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作用和贡献日益增大。
安徽省“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推进规划(2016-2020)》,结合我省农机化发展实际,编制《安徽省“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全省农机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农机化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抵御自然灾害、发展农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省推进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2016-2020)规划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是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农机化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设施农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截至2015年底,全省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为主体的设施栽培面积达到220万亩,其中塑料大棚94.73万亩、日光温室124.15万亩、连栋温室1.14万亩;示范推广设施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面积7.3万亩、辐射面积9.5万亩,全省设施农业及机械化技术装备取得了长足发展。
青岛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青岛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思路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上级的精神和部署,紧紧围绕青岛市农委和农机局的中心工作,以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效能、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为重点,着力创新技术推广方式,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拓展推广服务领域,优化技术支撑服务,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一、突出项目引领,全力投身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1.开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模式研究示范。开展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研究,促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指导马铃薯机械化生产,进行马铃薯生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教学培训演示,助力马铃薯产业开发。建立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织开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专题调研、咨询论证、培训指导、监督检查等,召开专家组工作会,为推进经济农作物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