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又到插秧季,水稻秧苗如何能盘好根?管理技术有哪些?青枯病、立枯病怎么防治?

又到插秧季,水稻秧苗如何能盘好根?管理技术有哪些?青枯病、立枯病怎么防治?

来源:土流网2018-03-22 17:12:48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那对于快要到插秧季,水稻秧苗如何能盘好根?管理技术有哪些?青枯病、立枯病怎么防治?

又到插秧季,水稻秧苗如何能盘好根?

1、适量装泥,扫净盘面。泥浆不能太厚,泥浆装盘后用竹扫帚扫平扫匀,并扫除多余泥浆,播种后用软扫帚轻轻塌谷。如用干细土育苗,先用细土装满半孔深,用竹扫帚扫除过满的细土,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再扫净盘面泥土,洒足水分。

2、秧田水分管理坚持前湿后旱。播种至出苗期保持盘土水分充足,保湿出苗;三叶一心期后排干秧沟水,以旱育为主,只有在遇到长期晴热干燥天气秧苗失水卷叶、早稻育秧揭膜或者遇到低温寒潮时需要灌跑马水或短时间上水护苗,一般不在盘面建立水层。

3、及时抛栽。当秧苗叶龄达到3.5叶、苗高达到10cm时,就可以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抛栽。

水稻水育苗的秧苗(水生根系)。根系根数少、根尖少、移栽时根部植伤重,水稻秧苗返青慢,返青时间长。

水稻湿润育苗的秧苗(湿生根系)。比水育苗的根系增多、稀生须根、根尖有根毛,秧苗返青时间较水育苗的秧苗缩短,分蘖期提早,分蘖数增加。

水稻旱育苗的秧苗(旱生根系)。须根多、根毛多、根尖多、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明显增强,秧苗返青快,分蘖早,有效分蘖明显增加。

水稻钵育苗的秧苗(旱生根系)旱生根系更发达,水稻秧苗插秧后无缓苗过程,是当前水稻高产栽培培育壮苗的最佳途径之一。

水稻秧苗期管理技术有哪些?

1、温度管理:立针前以保温为主,保持膜内30℃左右促进出苗,秧苗长到1.5-2叶期时,要注意降温炼苗,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超过25℃应揭开两头通风降温,当秧苗长到三叶期时,晴天昼揭夜盖炼好苗,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即可揭除薄膜培育理想秧苗。

2、水分管理:在播种时浇足底水基础上,一般出苗前不用浇水,如发现水分不足,床面局部干燥变白,应及时浇水,秧苗青头时,一般补浇一次水,1叶1心时,结合通风炼苗浇水,以后酌情浇水,揭膜后,缺水时及时补水,插秧前5-7天进行晒床蹲苗。

3、肥料管理:苗期一般不用施肥,2-3叶期后可视生长情况施肥,喷施千分之二磷酸二氢钾一次,如需施肥可在移栽前7-10天适当追施送嫁肥每亩尿素5公斤,不但增加秧苗抗寒能力,加速返青而且能促进早分蘖。

4、苗床地杂草防除:以人工除草为主,严禁使用高效、高毒、高残留除草剂进行除草。在移栽前人工拔除田间杂草。

水稻秧苗青枯病、立枯病怎么防治?

1、导致水稻青枯病的原因有:气温过低、温差过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种量过大等因素。

2、水稻立枯病水稻立枯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低、温差过于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秧苗细弱、密度过大等因素。

3、要买立枯病消毒杀菌剂:针对立枯病菌丝--镰刀菌、丝核菌、霉菌,要选择有效的消毒杀菌剂,如常规用药噁霉灵、甲霜灵、福美双、嘧菌酯等等。

4、病菌是从秧苗根系侵入,所以还要用生根的、调节生长的药剂,如生根粉、生物菌剂(菌大夫)、芸苔素内脂、五抗王等。注重以上两方面即可,选择正规厂家药剂,含量足、效果好。

5、用药后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逐渐缓解。

(1)避免重复用药

秧苗得病农户跟着着急,喷一次不好使,第二天、第三天再喷一遍药,结果越喷越严重,死苗速度加快。两次用药最好间隔5-7天,连续用药会造成药剂中毒,反而不利于控制病情。如果发生药剂中毒现象,可以通过叶面喷洒菌大夫+五抗王缓解症状。

(2)二次用药要换药

如果发生立枯病用药5-7天后不见效,第二次用药时要换药,避免两次用药一致,产生抗性,影响治疗。

(3)用药后避免湿度过大

用药后,消毒杀菌剂会杀死土壤里的立枯病菌,但是要想病情得到控制缓解,最主要的还是让秧苗生出新根,生根剂起作用的同时,人为也要为水稻秧苗创造一个旱育状态,因为“旱长根”,所以喷药后苗床湿度降不下来、浇水勤,秧苗就很难生出新根,立枯病就控制不住。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