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辰溪县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

辰溪县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

来源:辰溪县人民政府2017-12-29 10:19:05

辰溪县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

1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扶贫开发是体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发〔2011〕10号)和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农计发〔2016〕59号)精神,切实做好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编制《辰溪县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通过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的实施,使扶贫对象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一户一项增收项目,大幅提升其经营性收入平均水平,为实现扶贫对象的大幅度减少和收入翻番夯实基础,使特困农户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县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总目标。

1.1编制依据:

1.1.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发〔2011〕10号);

1.1.2 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关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2〕93号);

1.1.3 农业部等九部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农计发〔2016〕59号);

1.1.4 湖南省农委、省扶贫办《关于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湘农联〔2016〕129号);

1.1.5 辰溪县人民政府《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辰溪县实施规划》(2011-2020);

1.1.6 《辰溪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1.1.7 中共辰溪县委、辰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辰发〔2015〕22号;

1.2适用范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乡镇村及贫困户。

1.3起止年限:2016年至2020年。

2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2.1贫困现状

辰溪县为省级扶贫重点县,全县贫困户总数20381户、80995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罗峰山、九角尖山、方子山和铜山4个片区,分布于全县23个乡镇206个行政村,贫困村11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3.2%,贫困户14159户,贫困人口5.73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70.7%。

罗峰山片区:以罗家坪村和罗峰村为中心,地跨7个乡(镇),65个行政村,560个村民小组。片区面积279.4平方公里,贫困户4602户,贫困人口18821人。

九角尖山片区:以瓦子场村为中心,地跨7个乡(镇),60个行政村,468个村民小组。片区面积470.95平方公里,贫困户3951户,贫困人口15472人。

方子山片区:以照项界村和方子山村为中心,地跨7个乡(镇),56个行政村,456个村民小组。片区面积312.34平方公里,贫困户3987户,贫困人口16437人。

铜山片区:以老田村和小黄埠村为中心,地跨2个乡(镇),25个行政村,223个村民小组。片区面积78.3平方公里,贫困户1619户,贫困人口6595人。

2.2致贫原因

贫困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方面,国道319仅擦境而过;省道223线和308线等级较低;县、乡、村道崎岖不平,断头路多;虽有铁路穿过县境,但停靠车次少,出行极为不便。交通条件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利方面,在水库山塘除险加固上,我县共有上型水库142座,山塘3064口。“十一五”以来仅对32座上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大部分水库和山塘因年久失修,设施设备老化,防洪保安能力明显减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农村安全饮水上,“十一五”以来我县共完成69处集镇集中供水工程和5处分散工程,仅占全县需建工程量的39%,目前仍有15万人尚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电网方面,仅完成230个原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4.5%)的电网改造,尚未改造的农村电价昂贵,很多地方高达2元/度,用电安全隐患突出。城镇方面,县城城市建成区面积仅10.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水平不高,配套功能欠缺;农村集镇建设滞后,功能设施十分落后,聚焦、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方面,宽带网络信息服务主要覆盖于县城和集镇区域,一般农村用户很少,特别是仍有一些地域偏远的村落至今接收不到移动通讯信号,甚至未通电话。二是社会事业落后。教育方面,办学条件较差,按照要求,到2017年我县应完成合格制学校建设45所,而目前我县只创建达标13所。农村薄弱学校较多,“五缺”现象严重(学校缺教室、教师缺住房、学生缺寝室、实验缺设备、电教缺仪器),职业教育滞后,残疾儿童入学较难。卫生方面,目前尚无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缺少高端设备,乡镇卫生院常用设备少;乡镇卫生院工作条件差,30家乡镇卫生院中仅10家有职工住房,且多是70-80年代旧平房。因待遇较低,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人才不想进、留不住、养不起的问题。科技方面,科技人才队伍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目前全县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才仅3392人,55岁以上的1610人,占47%,35岁以下的120人,占3%,年轻科技人才偏少,人才断层形势严峻。文化方面,目前全县仅1个公共图书馆。县影剧院、电影院设备因过于陈旧而多年停止使用,全县53万人没有一个像样的演出展示平台。此外,由于各乡镇办公用房紧张,部分文化站阵地被混作他用,影响了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三是补贴标准偏低。种粮方面,虽然农户享受了国家的种粮补贴,但随着农资物价的快速上涨,仍然存在一些农户买不起稻种、农药、化肥的现象。低保方面,目前我县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仅169.95元和65.58元,难以保障城乡低保群体的基本生活。交通方面,虽然国家和省对农村公路的补助提高到25万元/公里,但对农村公路的建设要求水涨船高。以前路基为4.5米,现在要求达到5.5米,每公里造价达35万元/公里,农民每公里需集资10万元,有的地方人平集资达2000余元,农民集资负担十分沉重。住房方面,农村危房改造平均每户仅8000元,受当前物价影响,与危房改造成本差距过大,一些农户因建房成本过大而放弃房屋维修改造,勉强度日。四是各项负担沉重。①因国有企业改制,我县下岗职工超过1.8万人,每年申请社会保险补贴的就业人员超过3000人,就业专项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财政压力日益加大。②由于加快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特别是2008年后中央采取的扩内需保增长政策要求地方加大资金配套,(比如,在水利建设上,2011年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需配套资金107.25万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需配套资金3681.16万元,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需配套资金 320万元),因财力薄弱只能通过大量融资来解决投入问题,致使负债巨大。全县政府性债务高达7.3亿元。③贫困人口众多,而谋生能力较差,政府必须拿出大笔钱来给予救济补贴,致使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

2.3主导产业现状分析

辰溪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属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县、省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和革命老区县。全县总面积1990.3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8万人;全县耕地面积48.44 万亩,其中稻田面积45.14万亩。农业生产以水稻生产、水果种植及畜牧业为主。

辰溪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生物多样,森林覆盖率达58%,项目区域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据“辰溪县农用灌溉水历年检测情况报告”2004至2014年,按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要求,从全县各个区域抽取重要灌溉水源水样26个进行检测,26个检测水样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灌溉用水标准要求。县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农产品产地监测点所开展监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等三项指标全部符合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产地环境空气质量限值标准,并且数值较小远低于“三品”生产产地限值,表明我县农产品产地空气环境质量能够满足“三品”不同层次生产要求。

我县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粮食生产标兵县,2016年被列入全国产粮大县。我县近年稻田养鱼面积达8万余亩;蔬菜种植面积14.2万亩,大棚面积2万亩;水果生产面积15.6万亩,养殖业蓬勃发展。我县将再接再厉,一如既往地搞好农业生产,并积极探索贫困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2.3.1 水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全县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43座,山塘3064口,溪坝2781座,泉水洞2600处,总蓄水量19300万立方米,渠系配套,旱涝保收的稻田面积达27万亩,可用于稻田养鱼的面积潜力很大,为农业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3.2 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农技推广体系更加健全

按照要求,我县重新组建县农业局。将县农办、县农业局、县畜牧水产局、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和县农村经营管理局承担的行政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县农业局。新组建的县农业局与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县政府工作部门。县畜牧水产局、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和县农村经营服务站为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组建以来,我们通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机制制度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通过机构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县农业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也全面完成,全县设34个县级专业股站,23个乡镇综合农技站。通过机构、体系改革,管理机构更加完善,技术力量得到进一步整合和加强。我县拥有雄厚的专业技术力量,现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78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26人,中级169人,初级81人。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专业技术力量雄厚,为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创建提供了技术保障。

2.3.3 农业产业联结模式基本成形

目前,我县已成立种植养殖业农民合作组织450家,通过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吸引各种经济主体参与农业开发,鼓励山林耕地向有技术、有实力的人群集中,提高农业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各类农产品开发公司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思路,实施“强龙工程”。依托工业集中区,围绕菜、果、渔、畜等特色产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推进企业加工标准化和产销一体化,延伸农业产业链,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与 农户只有形成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关系,使农民获得相应的利益,才符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义。采用“公司+基地+农业工人”、“公司 +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在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打造了紧密的生产链、利益链。

一是“公司+基地+农业工人”。龙头企业从农民手里成片租赁土地建立基地,合同期一般为10年至20年,租金一年一付,企业对基地的生产实行一体化管理。二是“公司+基地+农户”。农户自主经营,公司以契约形式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指导和监督。种植户与公司签定合同,合同中不仅有收购价格,更有种植要求和标准,公司按合同收购产品。三是“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签订生产收购合同,中间组织按龙头企业要求组织农户生产,代表农户与公司打交道。这种模式做到了农户省心,企业省力,更主要的是保证产品的销售。“组织创新”后的农业产业化链条,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是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双赢之道,是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之道。

2.3.4 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稻田养鱼”是我县的一种传统农业生产形式,种养模式历史悠久,拥有良好的稻田养鱼传统习惯。养鱼稻田草害减少,病虫害减轻,农药用量减少,稻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养鱼稻田土壤变肥沃,化肥用量降低,稻米和鱼的品质得到改善。我县山青水秀,空气和水质量好,稻田养鱼遍布全县23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并素有“稻花鱼之乡”美称的柿溪、修溪、仙人湾、罗子山、苏木溪、黄溪口、安坪、长田湾、潭湾等乡镇,稻田养鱼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县1998年开始示范推广模式化稻田养鱼,面积1.3万亩。近年来我县稻田养鱼发展迅速,每年稻田养鱼面积达7万余亩,2015年县统计年报,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8.67万亩。今年在县委、县政府及乡镇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精准扶贫开发项目的支持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带动下,面积进一步扩大至10万亩。

蔬菜全县播种面积14.2万亩,总产量28万吨、总产值5.76亿元,基地主要分布在沅江河及其支流的沿岸的龙头庵乡、孝坪镇等17个乡镇44个村,基地地势平坦、属冲积土、土壤较肥沃。主要品种有辣椒、茄子、黄瓜、白菜、大蒜、芹菜、莴笋等二十余个,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18个,2007年,实现了农业部出境蔬菜基地注册登记认证,“辰溪县生态蔬菜基地设施建设及综合配套技术应用”项目获2007年度怀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县有蔬菜合作组织22个、加工企业2家及30多个加工作坊,蔬菜产业已成为辰溪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当地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2006年以来得到中央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资金的支持,共推广建设塑料大、中棚近5000亩,遮阳网,防虫网、滴灌带和频振式杀虫灯等园艺设施得到完善配套。蔬菜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大部分产品远销贵州铜仁、长沙、怀化、吉首和常德等地市。

水果全县种植面积15.6万亩,其中柑橘8万亩,其他小水果7.6万亩。多年来,水果产业作为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为辰溪县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养殖业全县2014年饲养生猪62万头,其中出栏38.20万头,存栏23.2万头;养牛5.49万头,其中出栏1.10万头,存栏4.38万头;养羊6.88万只,其中存栏3.5万只,出栏3.38万只;养家禽704万羽,其中出笼420万羽,存笼284万羽。生猪生产是我县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县居民肉类消费中占主要地位,其经济效益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牛羊在全县市场份额小,但经济效益显著。禽肉、禽蛋市场供给稳定,效益也较稳定。水产品市场需求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竹鼠、娃娃鱼等养殖产品目前产量小,市场需求大,价格高,经济效益极好。

2.3.5 大户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我县水稻种植大户达850户,水果种植大户100余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345家,家庭农场44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示范户、“种养销”能手的涌现,为发展全县农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此带动全县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脱贫致富起到良好带动作用。

2.3.6 品牌加工及营销企业运行良好

辰溪县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目前有老舵食品、辰河农特等6家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产品销售方式主要是鲜活农产品销售及加工销售。辰溪县老舵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农产品1000吨左右,主要产品有火炕鱼、肉类腊制品、脱水蔬菜、盐渍山竹笋等,尤其是辰溪火炕鱼远近驰名。辰溪县辰河农特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公司下设辰溪县辰河电商科技有限公司和辰溪县百汇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百汇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是目前怀化唯一集智能互联网物流、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农村物流配送、食材配送等。企业主营互联网农业及农产品品牌销售。爱民生态、沅江米业等龙头企业日趋发展壮大。物流、电子商务初具规模。

2.3.7 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

(1)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近年用于农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较少,基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农业生产严重受制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产量不稳定,生产效益难提升,持续发展困难。

(2)产品加工程度有待提高

辰溪县整体工业化程度低,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产品种类较单一,以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能力不足。进一步开发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加工链条,创建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标准化普及不足

当地农民基本还按照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进行生产,在生产中盲目追求产量,不注重质量,生产技术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地方性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产品不一致,产量和质量不稳定,效益难提高。

(4)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①基地设施普遍老化失修,功能配套不完善。②科技示范推广经费不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滞后。③农民合作组织联合带动作用不强。④品牌不亮、生产与加工衔接脱节、标准化生产尚未全面铺开。⑤没有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外销所需的冷链系统及交通条件。⑥农业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产品效益高、劳动密集度强、管理集约度高、投入产出比高,有一定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管理风险等等),要求贫困户在体能、资金、管理、技术上比普通农作物要更高、更严一些。

(5)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借助国家产业扶贫政策的出台,拟新建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冷链系统已迫在眉睫;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示范引领,建议每年财政支持一定资金,在基地长期租赁一定面积的良田作为科技示范田,让技术人员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加强建立销售流通渠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大对大中型基地的道路硬化、田间机耕道,田间预冷库和滴灌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大中城市设立对接窗口或加强产品流通合作;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引领全县农业生产实现绿色生产。

3、总体思路

3.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健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持续发展”的思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方式,拓宽扶贫领域,突出扶贫重点,整合各种资源,实施“稻田养鱼”等产业精准扶贫,带动贫困农户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分享收益,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3.2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做好与相关各方的衔接,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协调行业部门将行业政策向扶贫对象倾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尊重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决策权。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结合县域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地规划扶持效益好、见效快、覆盖面广、能带动贫困户致富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已经形成的地区,注重产业基地规模连片,打造全产业链,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对扶贫对象实施特惠政策;主导产业正在形成的地区,注重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连接带动扶贫对象的组织建设,对扶贫对象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主导产业尚未形成的地区,注重生计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村级互助资金,结合劳务输出、移民搬迁,改善生活条件,提高收入水平。

突出重点,完善机制。认真分析当地产业发育程度和贫困状况,针对提出问题,合理制定产业扶贫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项目建设重点。瞄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完善产业建设项目到户机制,尊重基层和群众对产业扶贫的选择。支持各类经济组织探索创新带动扶贫对象的合作机制,采取更具针对性措施,把扶贫对象组织到产业化经营中来。

科学先导,提升能力。注重科技先导作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项目,针对片区主导产业,开发、推广一批使扶贫对象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技术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扶贫对象围绕产业发展的技能培训,提升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能力。

生态建设,持续发展。大力实施“绿色行动”拓展工程,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国家禁止开发区域要注重保护和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加强生态修复,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国家限制开发区域要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子,坚持资源永续利用、开发保护并重。国家重点和优化开发区域要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坚持资源节约、坏境友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贫困地区持续发展。

防范风险,稳步推进。针对片区灾害多发性和因灾致贫返贫,优先发展避灾减灾产业项目,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建立风险保障机制。针对种养业市场风险较大,基地建设必须产销对路确定品种,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规模,按照市场规律发展扶贫产业,防指扶贫产业发展大起大落,促进扶贫对象持续增收,产业扶贫稳步推进。

3.3主要目标

根据农业资源优势、区域特点、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聚集。着力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区域特征鲜明的优势乡、专业村。产业实施以贫困村为主,最大限度覆盖贫困村、贫困户,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一乡一品、一户一产业,致力农村产业脱贫。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路径,紧盯贫困人口,选准特色产业、创新经营机制、尊重市场规律,通过四项产业实施,争取到2020年,带动全县18000户、7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全县90%以上贫困人口能通过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1) 总体目标

立足特色、面向市场、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探索集中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农业持续增效、农村稳步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探索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和技能、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通过5年努力,培植壮大扶贫优势产业,基本建立扶贫产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支撑体系健全、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贫困群众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2 )阶段性目标

从2016年起,力争每年有30个以上贫困村得到整村推进项目扶持,大力实现科技扶贫工程,提高科技培训水平,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到2020年,完成两后生培训2500人;完成贫困村村官培训800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000人,完成农村“致富能人”、“技术能手”培训2400人次;完成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培训7000人。到2020年,产业扶贫贫困村覆盖率达到100%,贫困村项目实施率达到100%;产业扶贫对贫困户带动率达到95%,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贫困村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贫困户一户一项增收项目,形成以稻+鱼、水果产业、养殖业、蔬菜产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扶贫产业总效益增长率13.5%,扶贫产业总产值增长率达到10.5%,扶贫产业总产值达到8288万元,扶贫产业总效益2838万元,产业扶贫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加2400元。农民增收能力不断增强,项目受益贫困人口覆盖90%以上,贫困发生率降低到7%以下。

(3) 产业选择

按照集中连片、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总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强全县农业产业布局的统筹协调,形成布局合理、科学的产业结构。形成以孝坪镇、龙头庵乡、辰阳镇为核心的蔬菜产业区,以柿溪乡、修溪镇、长田湾乡为核心的稻田养鱼产业区,以潭湾镇、小龙门乡、后塘乡核心的畜牧产业区,以锦滨镇、辰阳镇为核心的水果产业区。

稻+鱼:建设绿色稻田养鱼基地10个,面积10万亩,基地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其中建设0.3万亩标准化种养示范基地。打造辰溪农业的拳头产品。

蔬菜:到2020年底,全县蔬菜面积突破15万亩,其中新增面积1.83万亩,改造面积5万亩,建设1000亩核心示范区一个,建设4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加强田间预冷库和生产大棚、滴灌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大中城市设立蔬菜对接窗口和加强蔬菜流通合作;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蔬菜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引领全县蔬菜生产实现绿色蔬菜认证。

水果:围绕水果产业开发,延伸产业、流通链,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抓好水果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发挥合作社和流通、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水果产业快速发展。具体建设项目:柑橘基地2万亩(新建1万亩、改造1万亩)、葡萄基地1万亩、猕猴桃基地0.5万亩、黄桃基地1万亩等。

④养殖:新建肉类生产基地,其中新建生猪、肉牛、肉羊、家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年新增出栏猪25万头、牛3万头、羊15万只、禽300万羽;新建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基地,年饲养绿壳蛋鸡100万羽;发展水产养殖基地,网箱养鱼4000口(主要分布在大洑潭、清水塘两座大型电站水库库区),发展辰州麻鸭、肉鹅养殖业,年出栏分别为150万羽、50万羽。

4产业扶贫重点任务

根据《辰溪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及辰溪县的实际情况,本规划选择稻田养鱼、蔬菜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作为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的主导产业,建设性质分别为新建、扩建,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贫困户给予一定的生产性补助,补助种子、种苗、化肥、农药、架材等,使贫困户、示范户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自我产生造血机能,不断发展壮大,杜绝有扶持就做、无扶持则停的输血式扶持。

4.1生产环节

4.1.1稻田养鱼:

全县建30个稻田养鱼标准化示范基地,在9个重点示范乡镇30个村各建1个100亩标准化养鱼稻田基地。改造、完善示范基地内的进排水系统、道路、田间工程,形成规模连片的标准化新型“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在基地稻田建标准化鱼沟和鱼凼,即开好主沟、围沟、厢沟,大田开十字或井字沟、做到沟沟相通;田中央挖好鱼凼,鱼凼周围种植藤本植物如丝瓜、葡萄等遮荫,并拦截白鹭等鸟害。

在全县23个乡镇整体推进10万亩稻田养鱼绿色高产高效种养模式,高标准新型稻田养鱼重点示范片设在柿溪、苏木溪乡等9个乡镇,面积3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分布在9个乡镇30个村,面积3000亩,分别安排在柿溪乡石山关村、桃田坳村、分庄脑村;修溪镇椒坪溪村、思蒙村、伍家湾村;仙人湾乡清水塘村、溪台村、团坡村;罗子山乡桂林村、刘家垅村、岩坪村、百堰溪村;苏木溪乡湾坪村、缭田村、苏木溪村;黄溪口镇黄溪口村、三羊田村、双溪村;长田湾乡长田湾村、锄头坪村、岩桥坪村;潭湾镇三甲塘村、西庄坪村、石牌村;安坪镇石马湾村、安坪村、迎龙村、王家州村、红敏村。稻田养鱼产业产业覆盖全县23个乡镇116个贫困村,覆盖16536户农村贫困户、贫困人口64353人。贫困户每户发展1-2亩稻田养鱼产业。预计增收2000-3000元/户。

主要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利、鱼凼鱼沟建设、田埂加固等。推广性诱剂诱杀技术和灯光诱杀技术。性诱剂诱杀每亩放置一个诱捕器,从始蛾期开始放置至盛末期收回,每代换一次诱芯,连片诱杀。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30~40亩安装一盏杀虫灯,天黑开灯、凌晨1点关灯。推行田埂种香根草、种豆(芝麻)等显花植物的生态调控技术。

鱼苗培育基地300亩:用于培育鱼种鱼苗,培育较大规格的商品鱼苗2500-3000万尾,满足全县10万亩以上稻田养鱼需要。

开展稻鱼绿色高产高效种养模式示范推广:在全县23个乡镇开展10万亩稻田养鱼绿色高产高效种养模式示范整县推进的同时,重点在以上9个乡镇开展 3万亩高标准示范。水稻种植选用优质杂交稻品种,采用起垄栽插方式,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安装杀虫灯,投放二化螟、稻纵叶螟性引诱剂等配套的绿色技术,推广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使鱼稻和谐共生,环境友好。

4.1.2蔬菜

到2020年底,全县蔬菜面积突破15万亩,其中新增面积1.83万亩、改造面积5万亩;建设1000亩核心示范区一个,4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

全县2016年—2020年,新建蔬菜基地面积1.83万亩,主要以孝坪镇、潭湾镇、辰阳镇、龙头庵乡等4个乡镇为蔬菜产业重点发展区,辐射带动安坪镇、田湾镇、苏木溪乡、黄溪口镇、长田湾乡、火马冲镇、锦滨镇、船溪、仙人湾乡、等12个乡镇的贫困农户发展蔬菜产业,涉及61个贫困村,9347户贫困户、贫困人口24093人,要求在“十三五”期末完全脱贫。

4.1.3水果

水果基地共建设3.8万亩,其中柑橘2万亩(其中新建1万亩,改建1万亩)、葡萄0.5万亩、猕猴桃0.5万亩,黄桃0.8万亩。

(1)柑橘基地:新建基地1万亩,改造1万亩,规划期为2016—2020年。基地规划在潭湾镇、锦滨镇、辰阳镇、小龙门乡、火马冲镇。覆盖15乡镇26个贫困村,带动贫困户3102户,覆盖贫困人口1.23万人。

(2)葡萄基地:建葡萄基地0.5万亩,规划期为2016—2020年。基地规划在潭湾镇、锦滨镇、仙人湾乡、柿溪乡、修溪镇、谭家场乡、上蒲溪乡、小龙门乡、火马冲镇等8个乡镇,覆盖34个贫困村,覆盖贫困农户3800户,带动贫困户4978户,覆盖贫困人口2万人。

(3)猕猴桃基地:建猕猴桃基地0.5万亩,规划期为2016—2020年。基地规划在仙人湾乡、罗子山乡、修溪镇、上蒲溪乡、小龙门乡、火马冲镇等乡镇。6个乡镇,覆盖42个村13个贫困村,覆盖农户1550户,带动贫困户1461户,覆盖贫困人口5800人。

(4)黄桃基地:建黄桃基地1万亩,规划期为2016—2020年。基地规划在潭湾镇、锦滨镇、辰阳镇、孝坪镇、安坪镇、桥头溪乡、大水田乡、龙泉岩乡等8个乡镇。覆盖84个村11个贫困村,带动贫困户2058户,覆盖贫困人口8000人。

4.1.4养殖业

(1)生猪养殖:生猪养殖产业基地建在除上蒲溪、桥头溪、苏木溪3个乡镇外的20个乡镇,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0个,覆盖44个贫困村,覆盖贫困农户8311户,覆盖贫困人口33450人。

(2)绿壳蛋鸡养殖:蛋鸡产业基地主要建设在小龙门、仙人湾、潭湾、火马冲、龙泉岩、安坪、大水田、辰阳、黄溪口等10个乡镇28个行政村,覆盖46个贫困村,覆盖贫困农户2180户,覆盖贫困人口9956人。

(3)生猪养殖:新增种猪1.4万头,种公猪7000头,年增加商品猪出栏25万头。

(4)绿壳蛋鸡养殖:建设100万羽鸡蛋养殖场,主要包括畅通禽业有限公司、辰溪瑶乡综合养殖场、芙蓉养鸡场、浅水养鸡场、桥湾养鸡场、瞿家湾养鸡场、凤华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年生产鸡蛋30000万枚。

(5) 建设内容

产业基地建设 :①生猪养殖:在潭湾镇健兴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建年出栏辰溪黑猪10万头生产基地;在寺前镇长少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年出栏杜长大商品猪1万头生产基地;在长田湾长发养猪场、圣博养猪场、武银养猪场、吉葵养猪场、黄溪口镇兰鑫养猪场、光解养猪场、明祥养猪场、龙头庵益民养猪场、发喜养猪场、火马冲镇华鑫养猪场、石马湾乡金稻田养猪场、满小青养猪场、孝坪镇兴云养猪场、安坪镇兴旺养猪场等年出栏2000—10000头规模养猪场。在全县建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00户,200-500头规模养猪户300户

②绿壳蛋鸡养殖:在小龙门乡畅通禽业有限公司建年存笼8万羽规模场,在石碧乡凤华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年存笼6万羽规模场,在潭湾、仙人湾、黄溪口等乡镇建1万羽以上规模场20户,全县建2000—10000羽规模场120户。

4.2农产品加工环节

4.2.1培育优势企业

加大对优势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促进稻田养鱼、蔬菜、畜牧养殖、水果等相关的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辰溪农副产品品牌。

打响企业品牌。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政企协作机制,通过整合、提升,支持企业联合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湖南名牌、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识产品和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全面打响辰溪特色品牌。

增强企业实力。引导农业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重点支持蔬菜、肉类加工及深加工,加强企业人才引进、技术、管理,全面提高龙头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推动企业上市。加快龙头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强资本运作,加强企业上市引导,积极扶持有基础、有条件的省市级龙头企业进入上市辅导。

4.2.2加强技术与人才支撑建设

加强主要农产品加工技术引进、创新与产业化,加快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形成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加强技术研发。加大农业产业技术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研发进行资金补贴,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研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核心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延伸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

技术改造升级。加强财政资金对核心企业技术技术改造升级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经验,通过技术改进、技术集成和技术配套等,促进企业扩能提质和开发新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

建造科技服务平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辰溪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建立省级的辰溪县农产品加工(推广)中心和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加强公益性推广、社会化创业及多元化科技服务“三位一体”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人才引进与培养。创立吸引人才、促进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交流、引进、培养”三结合,解决农产品加工业人才短缺问题。建设辰溪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培训基地,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基地服务,为企业培训科技、行政和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为农副产品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3市场销售环节

4.3.1加强基础平台建设

围绕稻田养鱼、畜牧养殖、蔬菜、水果四大主体农业产业,积极培育和打造覆盖全县农产品加工,包括规划设计、交易流通、信息技术、投融资等的公共服务基础平台。

辰溪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设计平台。以老舵食品、爱民生态等为基础,加快与湖南农大、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等的技术合作,通过技术指导、项目咨询、规划设计等形式,形成全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规划设计基础平台,提高产业发展的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与前瞻性。

辰溪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交易流通平台。积极整合现有的商贸流通资源,重点建设火马冲工业园、物流园等,构建服务对象为稻花鱼殖、畜牧养殖、蔬菜、水果等加工企业产品中转的多层次农副产品加工交易流通平台。

辰溪县农副产品现代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网格技术、4G、电子支付、智能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建设辰溪县农副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实现农副产品宣传和营销、电子交易、企业服务、行业管理和市场监控的现代化。

辰溪县农副产品安全监察与服务平台。以质检部门为主,联合农业、科技、食品等,建立集管理、检测、认证服务等一体的农副产品安全监察与服务平台,推进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可追溯系统与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ISO9000、ISO1 4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确保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辰溪县农副产业融资担保服务平台。以全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为载体,建立联保机制,改造融资性担保公司,形成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会、村级扶贫互助会、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等的多元化农副产业融资担保服务平台。

4.3.2加强农产品市场开拓建设

加快辰溪县特优农产品国内市场建设和国际市场开拓,努力形成以国内为主、国际为辅的市场结构。

优化国内市场。以辰河农特、辰溪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场为基础,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创新直销、专销、网络销售等模式,在全国主要大中小城市建立辰溪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

4.3.3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激发产业融合活力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它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也是辰溪县解决“谁来从事农业生产、怎样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全县涌现出了较多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主要涉及养殖、经济作物种植和休闲农业等领域,户主和农场主既有本地农民也有外来人员,生产经营效益明显优于一般农户。培育专业大户,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扩大生产规模,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家庭农场。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农业科技人员回乡从事农业创业,支持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带技术、带资金返乡从事农业开发。

4.3.4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的有效组织形式,有助于发展市场化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市场议价力和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期内,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型等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

4.3.5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

4.3.6鼓励发展农业服务组织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服务领域,采取“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业经济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模式,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3.7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农民、返乡农民工和返乡创业大学生,建立职业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积极培育一批职业农民典型。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

4.3.8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支持龙头企业以产业为纽带实行联合与合作,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一体化,推动“农超、农社、农企、农村”的对接,着力打造龙头企业集群,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成为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入股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入股或兴办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将农业和农村的优质资源向龙头企业、专业大户转移,并带动广大普通农户实现技术升级和效益提升。

5资金测算与筹措方案

5.1投资估算依据

项目投资概算根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在最佳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品种方案及项目实施进度和市场预测基础上进行。主要依据有:

⑴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所规定的投资估算范围和统一取费参数,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均计入项目总投资。

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⑶ 国家对农业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规定,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率为零。

⑷ 设备、仪器购置以当前市场价格为主要依据。

⑸ 土建工程费用主要依据当地竣工的类似建(构)物单位造价及项目建设要求的指标估算。

⑹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依据本工程建设条件和特点,当地政府部门的规定和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估算。

5.2资金需求测算

辰溪县扶贫产业规划总投资估算32510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分项估算:

(1)稻田养鱼产业:总投入需33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00万元,省级财政500万元,县财政配套220万元,银行贷款300万元,合作社、加工企业自筹600万元,农户自筹1250万元。

(2)蔬菜产业:规划总投资5720万元,其资金筹措渠道由6部分构成,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900万元,争取省级财政资金260万元,地方政府自筹60万元,业主融资650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及投劳折资850万元。

(3)水果产业:规划总投资12000万元,其资金筹措渠道由6部分构成,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000万元,争取省级财政资金200万元;地方政府自筹200万元;业主融资2000万元;银行贷款66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及投劳折资1000万元。

(4)生猪养殖业:规划总投资8120万元,其资金筹措由6部分构成。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630万元,占总投资32.39%;争取省级财政资金350万元;地方政府自筹180万元; 业主融资660万元; 银行贷款4000万元; 农户自筹资金及投劳折资300万元。

蛋鸡养殖业:规划总投资3300万元,其资金筹措渠道由6部分构成,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270元元,占总投资的38.48﹪; 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40万元;地方政府自筹100万元; 业主融资530万元;银行贷款1100万元; 农户自筹资金及投劳折资160万元。

5.3年度投资计划

规划执行期(2016-2020年)即规划建设期,根据各产业相关建设项目的实施时间与建设进度,安排年度的主要建设内容。

(1)、稻田养鱼: 产业规划总投资3370万元,其中:2016年投资700万元,2017年投资770万元,2018年700万元,2019 年投资600万元,2020年投资600万元。

(2)蔬菜产业:规划总投资5720万元,其中2016年1000万元,2017年1000万元,2018年1000万元,2019 年1200万元,2020年1520万元。

(3)水果产业:规划总投资12000万元,其中2016年2400万元,2017年2400万元,2018年2400万元,2019 年2400万元,2020年2400万元。

(4)养殖业:规划总投资11420万元,其中2016年2100万元,2017年2220万元,2018年2300万元,2019年,2400万元,2020年2400万元。

5.4资金筹措方案

(1)辰溪县农业产业精准扶贫项目资金来源,按照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及示否具有经济效益的不同而不同,对于直接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如加工企业、物流、电商以建设主体自筹、贷款及商业融资为主,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贷款贴息、技术扶助、生产补贴、合作组织建设等。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整合农业、国土、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以上确定的原则,各项目投资各类投资分配渠道如下:自筹资金3560万元,占比11.0%;

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10510万元,占比32.4%;

招商引资 4440 万元占比15.6%,;

申请银行贷款14000万元占比43.0 %;

6保障措施

6.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政府和部门的职责。

为了加强对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建设的领导和项目的顺利实施,辰溪县人民政府成立“辰溪县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农业局,由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县扶贫办、发改局、财政局、水利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等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及各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有关政策、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协调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与使用,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及时拨付;农业局负责产业精准扶贫项目的规划设计、质量监督、技术培训和项目跟踪;其他有关部门按职责配合做好相关工作;项目乡镇为本辖区内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成立扶贫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项目协调、群众投资投劳及项目验收等工作。

6.2落实扶持政策,加强产业精准扶贫力度。

以改革为动力,创新农业体制机制,激活农业发展要素,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对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政策,整合聚集各类投入,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项目资金,实现对贫困村的项目资金全覆盖,实现项目资金精准使用,确保项目规划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放大优惠政策,一是增强贷款的普惠性,对有一定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者,都可享受贷款扶持。二是加大助保贷发放力度,不断提高贷款额度,贷款利息补贴标准统一化。

6.3强化资金监管,充分发挥资金的保障作用。

严格按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要求,建立项目法人负责制,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选用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并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监理控制”的原则,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工期。加强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报帐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完成后,项目建设单位及财政部门将资金使用情况向项目区群众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6.4强化考核奖惩,确保建设目标全面完成。

县政府与项目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县、乡、村层层负责,逐级逐项目明确责任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并建档责任到人,责任领导对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负全责。

县政府对项目建设实行效能监察,对项目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实行全方位督察。对出色完成任务,在项目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因组织领导不力出现工程质量、资金挪用问题,以及不能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要依据行政效能监察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