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发展动力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发展动力

来源:农业部2016-09-12 15:16:04

这里,到处是醉人的绿色。这里,到处是希望的田野。如今,当您步入秦州这片热土,一个个土地治理项目的落地生根,一项项富民产业项目的拔地而起,正在这片大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以项目开发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手段,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天水市秦州大地强烈的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

秦州,一座具有诗意和灵性的文化旅游名城,“羲皇故里”和“陇上江南”的美名远播。秦州地理位置独特,扼陕甘川之要道,自古为陇右门户、战略要冲和商贸中心,唐时号称“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过陇右”。古往今来,这里人流物聚,商贾云集,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秦州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全区森林面积达1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6%。近年来,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秦州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打造富民产业为抓手,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提高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把握主攻方向,聚焦着力重点,主动作为、积极实践,立意有章法,发力有声势,推进有突破,选项有侧重,亮点有影响,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上下联动、各方齐动、蹄疾步稳、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登高望远观全局脚踏实地攒底气

闻着泥土的芳香,穿行在秦州区农村的田间地头,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曾经贫瘠的土地被建设成一幅幅迷人的风景画。画面的背后是秦州区各级政府按照2016年党中央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真实写照。

山清水秀留乡愁综合治理富乡民

对于多数人而言,乡愁可能是山脚下的曲曲小路、村口弯弯的溪流。然而,从几何起,小桥流水人家的小桥依旧、人家还在而流水已臭,流水不腐却遭污染,户枢不蠹早已破败,难免让人也有一番“生态留不住,何处觅乡愁”的忧伤。

近年以来,秦州区通过实施秦州区平南镇土地治理、太京镇小流域治理2项中央土地类项目和秦州区华岐乡谢小村小流域治理的省级土地项目为全区土地和小流域治理打开了局面,又通过实施开发秦州区果品流通设施项目及1000吨果蔬保鲜库新建项目等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夯实了基础,成为带动秦州区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亮点。

在治理过程中,秦州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以统筹为手段,对山、水、田、林、路、村庄等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理,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如今,秦州区乡村道路宽阔、河道水体清澈,风景优美的城市公园成了鸟儿的天堂,生意红火的乡村农家乐与旅游景区交相辉映,“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流域治理有举措乡村绘出大画卷

秦州区太京镇小流域治理项目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太京镇的西山坪村、席范村和刘家庄村。项目实施以来,秦州区通过包括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推广四项综合治理措施,衬砌“U”型排洪渠道8.5km及渠系建筑物38座、配套田间滴灌400亩、配套田间管灌500亩、200立方米蓄水池7座。改良土壤(新修梯田)4300亩、新修机耕路26公里。栽植道路防护林300亩、水保林4800亩、经济林2000亩。开展以大樱桃建园,果树与经济作物套种,果树修剪与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培训班多次,示范推广航椒5号和冀豆12号各300亩。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太京镇小流域治理项目新增灌溉面积0.09万亩,新增防护林及水保林面积0.51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农民新增粮食4万公斤、新增蔬菜60万公斤、让作为秦州区农业支柱产业的大樱桃盛产期可达15-20年、优质大樱桃种植面积达到0.2万亩,收获大樱桃140万公斤、让新增种植业总产值达1050万元。

“原本,这溪里淤积严重,一到下大雨的时候,溪水就漫溢出来,而且加上污水的随意排放,不仅周边的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我们这些村上的老人都很久没有看到小溪干净的模样了。”华歧乡的退休教师安老师回想起原本溪水浑浊的模样,就有一种“痛心疾首”的感觉。当他得知华歧乡谢小村要开始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消息时,刚开始还有些将信将疑,现在看到4公里的U30型渠道和12座渠系建筑物建成了、550米的溪流护岸完工了,溪水也渐渐干净了,他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据悉,秦州区华岐山乡谢小村小流域治理的完成,不仅保护了下游党家河村的安全,而且还控制了水土流失面积0.53平方公里,其中,溪流护岸可防十年一遇洪水,保护农田面积150亩。

一场春雨过后的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格外亮丽。位于秦州区南部的平南镇孙集村自土地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全镇新增经济林面积405亩(其中新增以樱桃栽植的经济林205亩、栽植核桃的经济林200亩)、新增林地2300亩、增加道路防护林20亩,水土保持林1980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2方公里、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00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60万元。如今,孙集村已被确立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极大地改变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而且为方便群众耕作和沟通城乡联系和物资的流通提供了便利,还将全面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当地气候,做大、做强特色果品产业,打造具有当地优势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为开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现代农业加砝码项目助农增收快

错落有致的梯田上,苹果树、核桃树整齐地排列着,果农们谈笑的声音在树林间回荡。道路两旁平整的土地上,金黄的油菜花与墨绿的麦苗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条条新修建的硬化道路如一条白龙,蜿蜒地伏在山脊之间,满载农资的农用车穿梭之上。深入秦州区华歧乡,我们实地见证了近年来秦州区农业开发工作的显著成果。

农业是秦州区的基础产业、是民心产业,又是弱质产业,过去农民人均纯收入低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秦州区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整村推进、“双联行动”、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了1+1大于2的效果。为此,秦州区农民群众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愿望非常迫切,积极性、主动性十分高涨。

天水市秦州区1000吨果蔬保鲜库新建项目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项目新建870.75㎡的保鲜库1座,新增保鲜库库容1000吨(主要用于贮藏周转),192.0㎡的站台1座,320.0㎡卸货大棚1座及其配套设施。1000吨果蔬保鲜库项目建成以来,年贮藏保鲜果蔬1950吨,年新增总产值890万元,新增利税81.24万元,其中净利润79.34万元,直接受益农户400户,受益农户增收总额126.32万元。

秦州区果品流通设施项目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乡。项目新建果品恒温库一座,建筑面积390平方米,层高7.3米。项目完成以来,年收购优质苹果515吨,优质苹果亩均产量按0.5吨,发展苹果种植面积1030亩,按户均种植苹果2亩计算,直接带动农户500户,合作社以保护价收购,使苹果价格由市场价的5300元/吨,提高到5800元/吨,促进农民增收25.75万元,户均可达500元以上。

产业化项目的果蔬保鲜库和果品流通设施项目不仅加快了全区果品产业发展,而且促进了果品销售流通,解决了果品市场销售功能不完善、果品销售难、寻找终端市场稳定销售网络难、优质不能优价、果品附加值低的问题。

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甘肃农科院和甘肃农业大学的观测点,专家教授对秦州区的农业发展工作做出了充分肯定,秦州区在内容上拉“清单”,在效果上紧“发条”,在力量上添“利器”,真正打通了决策的“最先一公里”和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措施,收到了“一子落而满盘活”的良好效果。

生产和运输条件便利了,排水、灌溉方便了,农作物种植种类有变化了,耕地作物单产提高了,节水农业实现了,农机使用方便了……2015年,秦州区全区累计实施各个部门重大建设项目279个,完成投资329.61亿元,项目总数、投资额度较上一个五年分别增长20%和19%。累计引进招商项目357个,总投资746.22亿元,完成投资201.4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78个,一批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不是《桃花源记》,而是成纪大地上的秦州区。这里的人们正在奋斗中一步步实现着幸福美好的小康梦。乡村在变化,城市在发展,陇上江南的秦州大地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站在秦州区的南山看去,夜色中,幢幢楼影、流光溢彩,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伏羲灯火、余韵绵绵,使这座城市看上去格外亮丽。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