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粮油副产物饲料化技术如何为养殖业注入新动能

来源:土流网2025-08-28 16:18:38

我国是粮油生产大国,每年在稻谷、小麦、玉米等粮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数千万吨米糠、麸皮、胚芽粕、饼粕等副产物。长期以来,这些副产物多被当作废弃物丢弃或低价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易引发环境污染。事实上,粮油加工副产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多种功能性成分,是潜力巨大的饲料原料。推动其饲料化利用,既能破解粮油加工固废难题,又能缓解养殖业 “玉米、豆粕依赖症”,降低饲料成本,实现 “资源 - 产业 - 环境” 的协同发展,为绿色农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一、粮油加工副产物的资源特性:饲料化利用的物质基础

粮油加工副产物的饲料化价值,源于其丰富且多元的营养构成,不同副产物的成分特点决定了其饲料化利用的技术方向。

这些副产物的共性优势在于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营养成分可通过技术手段优化,为饲料化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粮油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的核心技术路径

根据副产物的营养特性与抗营养因子含量,饲料化利用技术可分为 “低成本直接转化”“定向化学改良”“高值生物转化” 三大类,各类技术按需组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一)直接利用与简单预处理技术:低成本快速落地

此类技术适用于抗营养因子含量低、新鲜度高的副产物,通过物理手段改善饲喂安全性与适口性,技术门槛低、成本可控,适合中小型粮油加工企业与养殖场自主应用。

(二)化学预处理技术:定向消除抗营养因子

对于植酸、非淀粉多糖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的副产物(如米糠粕、胚芽粕),化学预处理技术可定向破坏不利成分,提升营养吸收率。

(三)生物转化技术:高值化提升饲料营养

生物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酶解)是当前饲料化利用的高端方向,通过微生物代谢或酶制剂作用,将副产物中的难利用成分转化为易吸收营养,兼具 “营养强化” 与 “功能提升” 双重价值。

三、饲料化利用的关键瓶颈与突破策略

尽管粮油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前景广阔,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三大核心瓶颈,需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突破。

四、典型案例:米糠的 “全链条饲料化利用” 实践

某粮油加工企业围绕米糠开展全链条饲料化利用,形成 “资源 - 加工 - 养殖” 闭环:

五、展望:迈向 “技术融合 + 产业协同” 的发展新阶段

粮油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是践行 “大食物观” 与 “双碳目标” 的重要举措。未来,需从三方面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一是技术融合创新,开发 “挤压 - 酶解 - 发酵一体化” 设备,实现副产物的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提升效率与产品稳定性;

二是定制化饲料开发,针对猪、禽、水产等不同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设计专用副产物饲料配方,如高纤维麸皮饲料(反刍动物)、高蛋白发酵米糠粕饲料(水产);

三是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粮油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养殖场建立 “副产物供应 - 加工 - 饲喂” 合作机制,形成产业链闭环,降低各环节成本,实现 “粮油增效、养殖降本、环境减污” 的多赢格局。

粮油加工副产物饲料化利用,不仅是资源循环的 “变废为宝”,更是推动农业产业绿色转型的 “关键纽带”。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模式的持续优化,这类 “放错位置的资源” 必将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