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土流网2025-07-22 15:10:39
在农业产业的广袤版图中,肉牛奶牛养殖犹如两颗闪耀的明星,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意义非凡。然而,当下这两个领域的市场形势波谲云诡,农村养殖户亟需精准洞察市场动态,谋划科学应对之策,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踏入 2025 年,肉牛养殖市场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回暖迹象。春节过后,活牛价格开启了连续五周的上涨征程,这一积极变化让自繁自养肉牛成功摆脱了长达 21 个月的亏损泥沼,实现了单头盈利 221.7 元的佳绩。截至 7 月,主产省活牛价格同比涨幅达 12.7%,牛肉批发价也稳定在 69.8 元 / 公斤左右。
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善是推动这一良好态势的关键力量。国内肉牛存栏量在经历连续 5 年增长后,出现了 4.39% 的同比下降,与此同时,进口牛肉量在 2025 年一季度也减少了 11.6%,市场供给端收缩明显。政策层面同样为肉牛养殖注入了强劲动力,农业农村部大力实施优质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一系列政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成本压力的缓解也是养殖户迎来盈利曙光的重要因素。饲料价格同比下降,公斤奶成本降幅达 7.7%,再加上养殖技术的持续进步,养殖端亏损面不断收窄,为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肉牛养殖的回暖不同,奶牛养殖目前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主产省生鲜乳价格徘徊在 3.04 元 / 公斤,同比下跌 6.2%,远低于 3.2 - 3.3 元 / 公斤的综合成本,行业亏损面超过 90%,形势较为严峻。
不过,在困境之中也蕴含着转型的机遇。荷斯坦奶牛存栏同比减少 4.2%,产能结构正逐步优化。规模牧场纷纷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通过精准的饲料配方调整,如用国产青贮替代进口苜蓿等举措,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 9 月灭菌乳新规的即将实施以及冷饮消费旺季的到来,市场需求有望得到提振,为奶牛养殖产业带来新的生机。值得一提的是,1 - 5 月大包粉出口量同比增长 401%,这一出口潜力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市场的过剩压力,部分牧场通过将富余生鲜乳喷粉处理,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肉牛奶牛养殖的扶持政策,农村养殖户应积极关注并充分利用这些政策红利。在基础母牛扩群方面,湖北对产犊母牛给予 1000 元 / 头的补贴,湖南则根据肉牛存栏与出栏量给予 4 元 / 头的补助,奶牛按存栏数 2 倍进行补贴。在设备升级领域,呼和浩特对智能化改造牧场补贴投资额的 50%(最高可达 150 万元),并对购买良种奶牛补贴 2000 元 / 头。贷款贴息政策也为养殖户减轻了资金压力,如湖北对规模场贷款按年利率 2% 贴息,湖南将肉牛养殖纳入地方特色保险奖补范围。
在疫病防控方面,落实强制免疫 “先打后补” 政策能为养殖户节省防疫成本,湖南对肉牛、奶牛分别按 4 元 / 头、存栏数 2 倍的标准给予补助。创建无疫小区的养殖场,还可获得省级防疫资金的重点倾斜,为养殖生产筑牢安全防线。
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据着较大比重,农村养殖户可通过饲料替代与本地化策略来降低成本。用国产青贮苜蓿替代进口,每头牛每天可节约成本 0.9 元,公斤奶饲料成本也能降低 0.02 元。此外,发展 “玉米 - 青贮 - 养殖” 循环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像广西乐业康辉合作社通过订单种植 800 亩玉米,年消纳秸秆 1 万吨,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降低了饲料成本。
养殖技术的升级同样不可或缺。引入智能环控、自动饲喂等先进系统,能极大地提高养殖效率。例如浙江桐乡五泾羊场借助电子耳标监测 22 项生长数据,养殖效率提升了 40%。推广 “集中圈养 + 分户散养” 模式,如贵州黎平孺子牛合作社通过统一供种、分户饲养、保底回收,带动 55 人就业,户均年增收 15 万元,为养殖户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延伸产业链是提升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在乳制品深加工方面,呼和浩特对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牧场补贴 50 万元,鼓励生产奶酪、黄油等高附加值产品。肉牛养殖可向屠宰分割环节拓展,湖北对年屠宰超 1 万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山东栖霞 “托牛所” 通过订单销售,实现单头牛收入 1.8 - 2.3 万元,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品牌化建设与渠道拓展也至关重要。申请绿色、有机认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如广西乐业 “牛留香” 通过电商和农旅融合提升了产品溢价。积极对接出口市场,利用大包粉出口增长的机遇,与外贸企业合作开发东南亚、中东市场,为产品打开更广阔的销路。
面对市场风险,农村养殖户可借助金融工具来降低损失。投保肉牛养殖保险是一个有效的手段,湖北等地将其纳入地方特色险种,市县财政补贴不低于 60%。通过 “活牛贷” 等产品将牛只活体抵押融资,能有效缓解流动资金压力,为养殖生产提供资金保障。
加入合作社是整合资源、提升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以山东栖霞翠峰联合社为例,其整合 46 个村资源,统一采购饲料、防疫和销售,降低了个体成本。参与飞地经济模式,将养殖环节集中至条件优越地区,如浙江桐乡通过 “村集体建设 + 专业运营” 模式,年增村集体收入 23 万元,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肉牛养殖户应重点关注中秋、春节前的消费旺季,合理安排育肥牛出栏时间,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充分利用关税政策,如对美牛肉加征 44% 关税,这为扩大国内中高端牛肉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利契机。
奶牛养殖户则要紧紧把握 9 月灭菌乳新规实施的机遇,提前与乳企签订鲜奶收购协议,确保产品销售渠道畅通。积极探索 “牧场 + 观光” 模式,开发亲子体验、科普教育等增值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提升牧场综合收益。
当下,肉牛奶牛养殖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与政策红利叠加的关键时期。农村养殖户应以成本管控为根基,以政策利用为杠杆,以产业链延伸为突破,积极融入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的产业升级潮流。通过合作社抱团发展凝聚合力,借助数字化精细管理提升效率,开展多元化市场开拓拓展空间,逐步实现从 “低效散养” 向 “高效生态养殖” 的华丽转身,在行业的变革与挑战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篇章。
现在农村养牛赚钱吗?养水牛和黄牛哪个...
2018年养牛赚钱吗?肉牛养殖成本及...
2017年养牛赚钱吗?2017年肉牛...
2018农村养殖什么赚钱?养牛、羊、...
农业农村部:强化肉牛奶牛生产信贷保险...
农业农村部对稳定肉牛奶牛生产作出部署...
2017农村养殖肉牛补贴政策:养牛有...
2017年牛犊价格预测:牛犊价格高达...
养殖知识:现在养5头奶牛一年多少利润...
现在养奶牛赚钱吗?一头奶牛一年的饲养...
2025农村宅基地新规落地!跨村买地...
农村养牛赚钱吗?附养牛技术和饲养方法...
建牛舍一平方米需要多少钱?农村怎样养...
未来养牛还赚钱吗?怎么提高养殖利润?...
在农村养牛一般一头牛一年赚多少钱?国...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