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土流网2025-07-17 16:08:22
在丘陵地区种春玉米,农户们常常头疼:地块高低不平,浇水稍不注意就顺着坡流走了;肥料撒下去,一场雨过后就没了踪影;早春地温低,玉米出苗又慢又不齐…… 这些问题不仅费工费力,还直接影响收成。不过现在有了好办法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就像给玉米装上了 “精准营养输送系统”,让丘陵春玉米种植变得省心又高产。
丘陵种玉米的难题,这套技术全解决
丘陵地区种玉米,三大 “拦路虎” 最让人头疼:一是水资源金贵,传统漫灌不仅费水,还容易顺着坡地流走,水根本存不住;二是肥料利用率低,撒在地里的化肥要么被雨水冲跑,要么挥发到空气中,钱花了不少,玉米却 “吃” 不饱;三是早春地温低,玉米出苗慢,遇上倒春寒还容易冻伤。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就像 “组合拳”,专门对付这些问题:盖地膜能保住土壤里的水分和温度,滴灌管能把水直接送到玉米根边,肥料则跟着水流一起 “喂” 给玉米。三者配合起来,水不浪费、肥不流失,玉米长得自然好。
具体操作分六步,跟着做准没错
丘陵地块高低不平,先顺着山坡的等高线把地整平,坡度大的地方修成 2-3 米宽的窄梯田,防止水土流失。接着按行距起垄,垄高 15-20 厘米、垄宽 60-80 厘米,垄向必须和等高线平行,不然水肥会顺着坡流走。垄面要耙平,就像给玉米铺好了 “舒适小床”。
在整好的垄面上铺滴灌带,滴头朝上或贴着土面,滴头间距 30-40 厘米(和玉米株距对应)。支管顺着等高线铺,坡度超过 10° 时,每隔 50 米设一个控制阀,保证每个滴头出水均匀。滴灌带铺好后,检查接口是否漏水,滴头有没有堵塞,确保 “输水管道” 畅通。
选宽度比垄宽稍大的地膜(厚度 0.01-0.012 毫米),从垄的一端开始铺,边铺边拉紧,用土把地膜两侧压实,避免风吹破损。如果用可降解地膜,要选降解周期 60-90 天的,刚好满足玉米生长期需求。盖地膜就像给土壤盖了层 “棉被”,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能提高地温,让玉米早出苗。
在铺好膜的垄面上按株距打孔播种,或用播种机直接播种,播后用土盖严种子。播种深度 3-5 厘米,保证种子能接触到湿润土壤。如果是移栽幼苗,要在膜上打孔后栽苗,栽完浇点定根水,再用土把苗周围的地膜压实,防止热气灼伤幼苗。
播种后到出苗前,滴一次小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出苗后根据玉米生长期 “按需供水施肥”:
每次施肥时,先把水溶性肥料溶解在水桶里,过滤后倒入施肥罐,再打开阀门让肥料随水流进入滴灌带,施肥结束后继续滴清水 10-15 分钟,冲洗管道残留肥料。
这些配套措施,让技术效果更好
丘陵地区缺水,可以在坡地修小型蓄水池,每亩配 5-10 立方米的池子,收集雨水或山泉水,保证滴灌有水可用。水源要过滤后再进入滴灌系统,避免杂质堵塞滴头。
种玉米前每亩撒 2000-3000 公斤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沙土掺点黏土,黏土掺点沙土,让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更强,玉米根系长得更发达。
用小型起垄覆膜播种一体机,一次完成起垄、铺滴灌带、覆膜、播种,减少人工投入。秋收后用小型残膜回收机清理地膜,可降解地膜要确保完全降解,避免土壤污染。
用了这技术,好处看得见
比传统漫灌节水 30%-50%,化肥利用率提高 20%-30%,浇水施肥不用挑水撒肥,劳动力投入减少 40%,老人在家也能轻松管理。
春玉米亩产能提高 10%-20%,每亩多收 150 斤左右,而且籽粒饱满、千粒重高,卖价更高。
地膜覆盖和等高种植减少了水土流失,肥料随水直达根系,减少化肥污染,土壤越来越肥沃,实现绿色种植。
丘陵地区种春玉米,选对技术是关键。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科学的操作步骤,把水和肥精准送到玉米 “嘴边”,解决了丘陵种植的老大难问题,让农户省心又增收,是值得推广的好技术!
水肥一体化每亩的造价需要多少钱?
广西实施水肥一体化节水1.12亿立方...
农业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应该如何选择使...
农业部:《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
农业部关于印发《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
水肥一体化:现代节水农业的“一号技术...
发展乡破解山区丘陵地带土地流转难题
常春藤怎么养殖好?种子繁殖、温度光照...
冬季农作物水肥管理要怎么做?谨慎才能...
苏铁是乔木还是灌木植物?水肥管理要点...
高产葡萄园的水肥技术大全!
露天西葫芦的种植时间、技术和水肥管理...
风信子如何大面积种植?注意做好水肥管...
盆栽葡萄的栽培技术:控制水肥是关键
越冬辣椒如何防旺长?温度、水肥、药物...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