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2019-05-06 08:59:26
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
■分“三步走”,目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在印发这份《意见》,有何重大意义?
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现阶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着现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既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又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大动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记者:这份文件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整体框架。请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答: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改革的大方向大原则。一是明确改革的总方针,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二是明确改革的抓手,就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三是明确改革的目标,就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四是明确改革的路径,就是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记者: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如何分步实施?
答: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按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并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行紧密衔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要基本打通,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要放开放宽,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基本建成,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框架要基本形成,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要率先取得突破。
第二步,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要显著缩小,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要基本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要全面形成,城乡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要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基本实现。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改革措施多点发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距
记者: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是城乡二元壁垒的突出体现。请问《意见》在这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答: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既是提高经济效率、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制度,又是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成本的重要制度。
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意见》提出了9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工商资本入乡促进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
记者: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是城乡差距的明显体现。请问《意见》在这方面有哪些改革措施?
答:农村公共服务是乡村发展的明显短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加快补齐这个短板。必须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意见》提出了6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
记者: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大,极大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意见》在这方面推出哪些改革措施?
答:从国际经验看,率先推动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些发达国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最直接措施,贯穿于城镇化的每个阶段。近年来,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十分滞后。必须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乡村,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意见》提出了3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推动城乡路网的一体规划设计,统筹规划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和城乡污染物的收运处置体系;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设施,对建设投入主体予以明确;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明确乡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归属,由产权所有者建立管护制度。
记者:城乡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不少地区,一边是大城市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边却是乡村的传统农业。《意见》如何缩小城乡产业差距?
答:乡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为重要补充。必须瞄准这个发展方向,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意见》提出了6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制度。
记者:城乡居民收入比虽然逐步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请问《意见》在这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答:“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必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鼓励勤劳致富,统筹提高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四方面的收入。
《意见》提出了5项改革举措,主要是完善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环境、健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建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机制、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体制机制。
■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记者:改革任务很重,如何确保《意见》切实落地生效?
答:推动《意见》落地生效,总的工作方法是: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层面负责对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安排进行顶层设计;省级层面负责统筹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实施路径,提出务实管用的措施;市县层面负责推动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
《意见》提出了4项组织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强化分工协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牵头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督导;各有关部门将制定细化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改革措施。三是压实地方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明确落实路径,部署好重点工作。四是注重试点引路,设立一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持制度改革和政策安排率先落地,努力探索统筹城乡关系,先行先试、观照全局,边试验、边总结、边推广,条件成熟时以法律等形式固化。
2024年陕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
2023年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21年新...
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
城乡融合发展是什么意思?具体体现在哪...
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
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
国务院出新政策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重...
什么是城乡融合发展?发展的意义在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
如何实施强县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增加农民...
改革开放40年特稿:城乡融合绘就新画...
全国人大代表杨军:抓好城乡融合推进乡...
全国人大代表杨军:抓好城乡融合推进乡...
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立项名...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