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流转
广义的荒地指可供开发利用和建设而尚未开发利用和建设的一切土地,主要包括宜农、宜林和宜牧荒地等。狭义的荒地通常指宜农荒地,即宜于耕种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地和虽经耕垦利用,但荒废而停止耕种不久的土地。我们经常将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的土地称之为“四荒地”。“四荒地”既可以采取家庭联产承包的方式进行承包,也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既可以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可以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在实际的土地流转过程中,荒地流转手续、荒地流转多少钱一亩等一些问题都是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土流网将为您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乡村撂荒地复耕复种与流转全流程攻略
土地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撂荒地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耕地资源,更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唤醒这些 “沉睡” 的土地,实现复耕复种及流转复耕,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以下将详细介绍撂荒地复耕复种的核心步骤及流转复耕的操作流程。
撂荒地复耕复种需精准把握 “为何撂荒” 这一关键,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核心目标是让土地具备种植条件、激发种植意愿并保障种植成效。
全面排查是复耕复种的基础。通过村集体统计与卫星遥感相结合的方式,详细掌握撂荒地的面积大小、具体分布情况,如处于平原还是山区、是连片地块还是零散地块;了解撂荒年限、土壤类型,判断土壤是否存在板结、酸化、盐碱化等问题;同时摸清周边的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状况。
2024年贵州贵阳贵安种粮补助政策:流转撂荒地种粮补助多少?
根据《贵阳贵安防止耕地撂荒保障粮食生产十条措施》,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恢复种粮,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防止撂荒,支持发展生产托管服务复耕复种。那么,2024年贵州贵阳贵安种粮补助政策是怎样的?
一、2024年贵州贵阳贵安种粮补助政策
1、实行撂荒地信息举报机制
2024年甘肃陇南成县规模流转整治撂荒地种植补助政策:补助标准多少?
2024年3月6日,成县人民政府发布了《成县2024年撂荒地整治后续发展种植业产业实施方案》,决定对参与撂荒地整治的合作社、大户、集体经济组织予以奖补。那么,2024年甘肃陇南成县规模流转整治撂荒地种植补助政策是怎样的?
一、2024年甘肃陇南成县规模流转整治撂荒地种植补助政策
1、补助范围
荒地、林地承包多少钱一亩?承包荒地后还能再流转吗?
承包荒山林地多少钱一亩?承包方还可以进行流转吗?“四荒地”是农村较丰富的土地资源,包括依法归我国农民集体使用的“四荒地”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四荒地”,具体为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未利用的土地,属于现行经济环境中未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土地,但它们属于宝贵资源的一种。林地是森林的载体,是森林物质生产和生态服务的源泉,是森林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荒地、林地承包多少钱一亩?
据农业资料显示,地区不一样,价格有所不同,需要和你们要承包的地方的村委会协商,以合同为准。 一般50—200元一亩,有石头的16元
四荒地、果园和养殖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吗?
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时候,许多地方,将集体的“四荒”地(荒山、荒滩、荒坡、荒丘),果园和养殖水面等集体所有的土地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础上,经村、组讨论和村民民主程序通过,采取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那么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方式取得的集体“四荒”地(荒山、荒滩、荒地、荒),果园和养殖水面的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后,在承包期限内,自己又不想经营,是否将这个承包经营权象承包耕地一样流转出去呢?
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答案是肯定的,但流转是有前提的。那流转是有前提条件的,让我们来看一看相关法律和政策是如何规定:“对未进行家庭承包的“四荒”地、果园、养殖水面等农村土地经村、组会议讨论研究,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协商等方式进行发包,承包方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可以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规范流转。”
也就是说,前提条件是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那又带来一个问题,那又如何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经营经权让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实行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按下列程序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农村开垦的荒地可以流转吗?怎么流转?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那农村开垦出来的荒地可以流转吗?怎么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
1、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土地流转帮助农村荒地变良田 农民地亩收入增加了没?
昨天的记者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渝水区鹄山乡蒙山脚下的晓堆村土地撂荒的问题,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我区部分偏远农村会存在土地无人耕种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要如何处理呢?今天继续跟随我们看下去。
据区农业局专家介绍,土地撂荒,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利润太少,能外出的劳动力基本上涌进城市赚钱,再加上生产力落后;其次助推此现象加速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生产关系落后,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就目前形式而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加快土地流转,既能为农民增加财富,又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以出租、入股、互换、转包等形式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既然它能够有效解决农村荒地的问题,那么有人会去流转他们的土地吗?
前段时间记者来到种粮大户陈先生在鹄山乡承包的稻田进行采访,今年晚稻的收成很好,陈先生也是非常的满意。去年下半年,在鹄山乡土地流转的政策支持下,陈木生开始承包土地,陆续从鹄山村委、小堆村委、蓝塘村委承包了2000亩土地,如今俨然是个“大地主”。其中,600多亩都是荒地,如今荒地在他手上也变成了良田。
农民撂荒地土地流转发展旅游业 助村民致富增收
去年,本报报道了《清城计山村新型生产方式 村民增收3000元》,清城区东城街新桥村委会计山村民小组这个革命老区,将该村515亩旱地和30亩鱼塘统一发包给一家私企做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开发,租金55万元,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0”一下提升到55万元,村民每年每人增收3000元。
日前,该村又传来好消息,村民集中田地出租发展绿色旅游观光种植产业,百亩葵花硕大的花朵在烈日下竞相绽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驻足,截至目前,通过盘活土地,计山村集体总收入从去年的55万元上升到如今的90万元。按照约定,每位村民每年还可享受4500元的分红。
村民外出务工致土地长期被撂荒
计山村地处新桥辖区内最高地势,田地耕作难,水源缺乏,石头地占多数,因此过去有着“计山风,少年吹成白须公”的说法。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上计山村地理位置毗邻城区,计山村村民进城和外出务工的机会逐渐增多。同时,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的模式极大地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民对土地投入产生的效益远远比不上外出打工的效益,因此外出务工的村民逐渐增多,造成了一些土地被长期闲置撂荒。
九江新型土地流转模式让荒地重获新生
金秋时节,正是稻子成熟的季节,在武宁县石渡乡丰年村,成片成片的稻穗金黄耀眼、稻浪翻滚,一辆大型收割机在田地间来回穿梭,4、5个农人正麻利地抢收稻谷。您可能还不知道,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田地,在去年之前还是一片无人问津、杂草丛生的抛荒之地。
近年来,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农,造成大片良田连年抛荒。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也为了“拯救”该乡大量抛荒的良田,武宁县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农户+合作社+开发公司”的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合作模式。
“农户+合作社+开发公司”土地流转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农民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社,乡里设有专门的农业公司,合作社与农业公司签订每亩每年不低于300元的流转合作合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模式将打破过去个体流转户只能从分散的农户手中流转土地,改为农业公司直接从拥有大量土地的合作社手里流转土地,无形中减少流通环节,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农户在每亩每年300元的基础上,一旦农业丰收,还可以参与分成,增加收益。
此外这种模式也给基层农技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以前农技人员都是一家一户地下去指导,家里又都是年纪偏大的人,对科学接受能力比较差,现在通过这个平台,农技人员可以集中进行指导,为农业科技的传播与新产品的推广等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南京栖霞土地流转盘活抛荒地 农民致富喜开颜
来源:农博网
初春时节,南京栖霞区西岗街道孟北社区临近京沪高铁的一片土地www.tuliu.com上,大片常绿苗木绿意盎然。苗木间,一位老大爷正在松土,“这里有我家一块抛荒十几年的农田,不过现在转让给村里的前新苗木合作社种苗木了。”72岁的孟昇厚大爷告诉记者。
孟大爷的儿子开货车跑运输,儿媳妇在外面上班,家里就他和老伴,3亩多地早就抛荒了。2012年底,村里开始以每年8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村民的农田。“我们可高兴了,地荒了光长草,一分钱没有,给村里种苗木每年都有钱拿。”孟大爷说,不仅如此,合作社还让他这样能劳动的村民到合作社工作。“活不累,比种地轻松多了。就是给苗木松松土、施个肥、修个枝叶啥的。”大爷说,3亩多地的流转费,足够他家买粮食吃了。这份工作每月还能拿到1500元工资,社区每月还会发200元养老补贴,不要儿子一分钱他和老伴过得也很滋润。
孟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小龙告诉记者,村里有近2900人、2600亩耕地和3500亩山林。如今,留在村里种地的1500多人都是老人,年轻人全部出去工作了。“很多老人年纪大了种不了地,地就抛荒了。加上现在农户单靠种粮食不赚钱,村里抛荒的土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