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普查
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表式和统一内容,主要采取普查人员直接到户、到单位访问登记的办法,全面收集农村、农业和农民有关情况,为研究制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依据,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以十年或五年一个周期开展农业普查。农业普查在中国每十年进行一次。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现场登记工作在1997年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现场登记工作从2007年1月1日开始;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于2016年开展。其目的就是有利于进一步摸清农业资源状况,制定科学的粮食生产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4-5号)及其解读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对23027万农户的生活条件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
一、住房
2016年末,99.5%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中,拥有1处住房的20030万户,占87.0%;拥有2处住房的2677万户,占11.6%;拥有3处及以上住房的196万户,占0.9%;拥有商品房的1997万户,占8.7%。
国家统计局:我国公布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为摸清“三农”基本国情,查清“三农”新发展新变化,国务院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6年度。普查对象包括农业经营户,居住在农村有确权(承包)土地或拥有农业生产资料的户,农业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普查主要内容是农业生产能力及其产出、农村基础设施及其基本社会服务和农民生活条件等。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由普查员对所有普查对象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全国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400万人,登记了2.3亿农户、60万个村级单位、4万个乡级单位、200多万个农业经营单位;组织5万多名工作人员对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作物播种面积进行卫星遥感测量,完成了10多万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实地调查了11万个样方和2万多个抽中普查区,实施了2700多架次整村无人机飞行测量,掌握了全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空间分布,取得了全国各省(区、市)及种植大县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国务院农普办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农业普查登记户的漏报率为0.19%,普查指标数据差异率0.40%。数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2017年怀化洪江区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登记工作
2017年1月1日,60余人奔赴全区两乡四街,涉及我区农业法人单位50家,经营户300余户、农户7300余户,农业人口20000余人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此次普查是对农业大规模、全范围的大型普查工作,是全面了解我区“三农”发展变化国情国力的调查。普查员利用移动采集终端设备(PDA)等先进技术,对全区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普查。
普查工作将全面查清农业、农村、农民、土地的新情况新变化,涉及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有关农业从业者基本情况,农业土地利用与流转情况,农业生产与结构情况,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等6类普查表,涉及640多个指标。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对象和时间
全国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表式和统一内容,主要采取普查人员直接到户、到单位访问登记的办法,全面收集农村、农业和农民有关情况,为研究制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依据,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以十年或五年一个周期开展农业普查。农业普查在中国每十年进行一次。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现场登记工作在1997年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现场登记工作从2007年1月1日开始。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将在2015年启动。2016年12月,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现已进入最后的宣传动员阶段,现场登记工作也已进入倒计时。这标志着时隔10年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全面启动,摸清新时期“三农”新家底。
1、普查目的和意义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做些什么?采用什么方法?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做些什么?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要开展此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次普查采用什么方法?普查中将应用哪些现代信息技术?
为什么要开展此次全国农业普查?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将查清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这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来了!这次有啥不一样?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2017年1月1日全面启动。这是继1996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国又一次摸清全国“三农”家底的大普查。
10年等一回,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都要查些什么?为啥这么重要?今年的普查有啥不一样?
普查都查些什么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从国际上看,农业普查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农业统计调查制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定期进行农业普查。
重庆市部署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
近日,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在铜梁区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全面部署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对农业普查进行战前动员。市政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统计局局长蓝庆华,市政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黄可出席会议并讲话。铜梁区委副书记、区长常斌到会致辞。会议由市政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总队长朋琳主持。
蓝庆华在会上作了题为《精心组织,严抓落实,坚决打赢农业普查现场登记攻坚战》的动员报告。他在简要回顾前期工作情况后指出,第三次农业普查现场登记攻坚战已经打响,目前是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各级农业普查机构务必认清形势,正视问题,严格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统一时间安排、统一操作规范,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
为此,他提出五点明确要求:一是提升站位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根据全市农业普查统一进度安排,把握好工作节奏,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农业普查现场登记任务。二是加强清查摸底,确保现场登记一次成功。特别要加强现场登记质量控制,严格遵循进度要求,通过自查、互查和议查,把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解决在发现之初。三是严格风险防控,做好数据处理准备工作。要严格执行数据处理方案,做好区县网络环境安全检查,完成PDA设备注册,及时加载程序和普查制度,做好数据采集、数据报送和质量审核等相关工作。四是加强执法检查,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对在普查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曝光一起,形成坚决反对和制止在普查数据上弄虚作假的高压态势和强大震慑力。五是增强宣传攻势,提高宣传针对性有效性。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最大限度地消除老百姓的顾虑,积极引导他们如实申报普查资料。他希望全市广大普查工作者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劲头、更大的担当,全力打赢普查登记攻坚战,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向党、国家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知识解答
一、什么是农业普查?
农业普查是一项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表式和统一内容,主要采取普查人员直接到户、到单位访问登记的办法,全面收集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情况,为研究制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依据,为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信息服务。
二、农业普查多久开展一次?
西安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启动,普查时点是何时?
据从西安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会上获悉,西安市已经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入户登记的标准时点为12月31日24时。
农业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每10年进行一次。农业普查就是要查清西安市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这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对全市所有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经营户、行政村和乡镇进行调查,共涉及135个乡镇、3252多个村委会、90多万农户,普查内容涵盖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说明
继1996年和2006年之后,2016年是我国开展的第三次农业普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下面是该方案的总说明。
一、普查目的和意义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