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和新挑战,保障农业健康发展。这种基本经营制度,是在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并在农村改革的深化中不断丰富、完善、发展。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是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着力在“统”和“分”两个层次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实现“两个转变”。
家庭农场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作用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旨在通过创新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不协调的矛盾,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需定供”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各类农业生产要素有机重组和优化配置,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有利于引进现代经营理念、先进科学技术和优质生产要素,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生产效率和比较效益。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育力度,在农业扶持政策上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倾斜,支持他们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经营能力。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链整合的主体,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更好保护农民利益。提高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支持“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养殖户+合作化养殖小区”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兴办农业技能培训班。
关于浙江省《关于加快完善培育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征求《关于加快完善培育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
修改意见的公开函
现将浙江省农业厅起草的《关于加快完善培育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拟提请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特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在公告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修改意见及联系方式反馈至浙江省农业厅,邮箱:zjnyt@163.com。
吉林省通过抓好农产品品牌等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2017年,吉林省将通过抓好规模主体、主推模式、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监管5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抓规模主体。抓好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评选认定,打造一批家庭农场联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开展贷款担保保费补助试点,优先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经营。把返乡下乡人员和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创新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范围,到国内发达地区开展实训,到发达国家开展交流培训。
抓主推模式。总结推广土地托管、实物地租、土地入股等经营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示范县建设,力争覆盖2/3以上县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覆盖。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整合试点。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35%以上。
2016甘肃土地确权最新消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今年是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之年。甘肃省将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个大局,聚焦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这个核心,以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为主线,着力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三大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健全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作为全国9个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省份之一,2012年起,甘肃省连续3年开展了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了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从2015年开始,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在全省范围全面推开。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今年全面完成38个整县推进县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任务,基本完成50个两年推进县的任务,到2017年全省总结验收。为此,我省将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工作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时间表、任务图,并严格工作质量,妥善处理矛盾纠纷。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转方式的核心任务。我省将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促进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模式,健全农地管理制度体系。同时,我省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抓紧健全工商资本租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对违反政策,下任务、定指标、强迫农民流转土地的,该查处的严格查处,坚决纠正。
家庭农场开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提出
早在2013年初,“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广东省、东莞市农业部门也针对扶持家庭农场发展进行了部署。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高俊才不久前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经营主体经营的规模越来越大是重要趋势。由传统承包户小规模经营向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南昌县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来源:南昌人民政府网
近年来,南昌县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水平。
该县是以双季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为规范和推动农村土地依法流转,南昌县建立了集土地流转、交易、仲裁“三位一体”的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成了9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通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优化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据统计,目前南昌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31.86万亩,占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的31.54%。
与此同时,该县通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平台,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21万多人。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战略,该县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为保障,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适应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目前该县拥有农业机械设备65277台套,农机总动力达76.976万千瓦,水稻种植综合机械化率达69.54%,全县有农机专业合作社32个。全县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42.15万亩,占全县土地经营面积的36.65%。(熊多根 王玉清 记者 吴思勇)
广西贵港港北区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来源:贵港市港北区农业局
贵港市港北区辖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123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2.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5万人,劳动力28.75万人。全区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9.66万亩,承包农户9.8万户。目前,全区耕地流转面积5.8万亩,占耕地面积18.12%,其中水田流转面积1.9万亩,占水田面积9.66%。去年完成土地流转面积9840 亩,占6500亩任务的151.4%。全区流转土地涉及农户为6080户,占全区农户总数9.8万户的6.2%,签订土地流转合同5010份,比2012年增加45.2%。
一、领导重视、落实编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配足配强工作队伍。一是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政府办联系农业工作的副主任、农业局局长担任副组长、林业局、水产畜牧和兽医局、糖业局、工商分局、国土局港北分局、法制办等主要领导为成员。二是成立了“港北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公室”(简称“流转办” )落实编制5人。财政落实经费20万元,改善办公条件和专项工作经费,促进工作的开展。三是出台《港北区2013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港北政办[2013]55号)。把任务分解到乡镇一级,并列入绩效考评范围。四是各乡镇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本乡镇的土地流转工作。五是发挥宣传工作力度。制定通俗易懂的流转操作程序指南简图,发放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资料3万多份,印制2万多份规范合同文本。
二、调查摸底、掌握实情。全面开展土地流转调查摸底。流转办成员在区领导的带领下,对辖区内的耕地承包、流转方式、流转面积、租金标准、闲置原因及承包农户意愿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按照土地流转的形式、对象、使用情况进行了分门别类统计,对土地流转的“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地块、承包面积、承包经营权证书”四到户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起“农户有合同和权证、村有登记底册和登记台帐、乡镇有专门档案”的“三有”管理体系。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来源:广西新闻网
农村土地制度,历来是改革、发展、安民的基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更是破解当前“三农”难题的重要抓手。
连日来,政协农业界委员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农村土地流转一直是热门话题。
到2013年上半年,广西农村土地承包地流转面积510万亩,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不到20%。在蒋和生委员看来,这还远远不够,“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太大。”“我们贵港市在每个乡镇搞2万亩的土地流转试点,难度很大,存在‘流不出,转不进’难题。”蒋和生的话在讨论会上引起了共鸣。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来源: 贵港日报
1月14日上午,贵港市委书记王可主持召开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座谈会,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贵港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研究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工作。
市领导李宁波、雷应敏、宋震寰、肖孟、蒋和生、刘东庆出席座谈会并结合贵港实际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会上,大家摆事实,谈经验,提建议,深入分析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