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
服务“三农”指为围绕着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提供服务。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制定发展战略目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服务方式与产品等政策措施,抓住农村各项改革机遇,顺应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方向,瞄准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持续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和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在有效防控风险前提下,确保全年三农贷款投放稳定增长,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服务?三农政策指的是什么?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视的,并且把“三农”问题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上,不过对于“三农”的问题,部分农民还是不太清楚。那么三农指的是哪三农服务?三农政策指的是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三农指的是哪三农服务?
三农指的是 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具体如下:
服务“三农”惠民生,减税降费为百姓生活添幸福!
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深化增值税改革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聚焦改善民生、支持“三农”发展,减税降费让百姓的“菜篮子”更优、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促进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发展。
乡村更美了绿色化肥助农民粮满仓
山东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农业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山东三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生产销售化肥为主的集团企业,有着近45年服务农业种植的历史。目前公司年营业收入9亿元,年产复合肥40万吨,硫酸钾10万吨、盐酸12万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发展减负,为民营经济加油,三方化工从中受益良多。
《西安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平南县全面推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金融服务“三农”发展实施方案
平南县全面推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金融服务“三农”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及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意见》,围绕农村金融更好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全面推进“六大体系”建设,积极实施“三大工程”,巩固落实“两个支撑”,推动2017年全县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新成效,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全面推进“六大体系”建设
黄冈大学生村官携手土流网服务三农 加速土地流转步伐
黄州区,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鄂州市隔江相望,距武汉市仅40分钟车程。现今,城镇化背景下湖北省农村耕地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入城镇工作,大量的耕地与农房被闲置下来,甚至被废弃,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这一现状表明提高土地利用率迫在眉睫。近年来,土地流转的范围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一位80后大学生村官,为了实现服务三农富民之梦开始了创业之路,携手土流网成立线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高土地利用率,服务三农助推黄冈市经济发展;这位拥有双重身份的大学生村官——蔡勇,2007年毕业于中北大学,毕业后在武汉钢铁集团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职务。2014年7月,参加湖北省大学生村官选拔考试,以黄州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一名大学村官。自任职以来,将农村当做展示青春的舞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奋发作为,不断成长进步。
“一定要为改变农村做点什么”,这可能是广大大学生村官的心声,大学生村官创业是一种新的出路且如火如荼,大学生村官借助自身的优势和政府的扶持,把路子找准是当务之急,创业项目既要有盈利性又要有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带动更多人跟着干。大学生文化程度高,思想观念新,工作有激情,大学生村官则是党和国家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聘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和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他们了解国情、熟悉基层、心系群众,因此就更应当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当中去。
在农村基层工作许久的蔡先生熟知国家各项政策,面对变化的经济形势他敏锐察觉到土地市场潜在的服务需求,他笃定土地流转市场大有可为,于是毅然决定投身土地流转行业,牵手土流网,成立了土流网黄州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重庆酉阳:利用改革构建服务“三农”新格局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供销合作总社的精心指导下,酉阳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方向,有序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
在改革的进程中,酉阳县供销社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方向,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深化拓展电子商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等,不断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全力构建供销服务“三农”新格局。
完善“一张网”式基层组织体系
甘肃:拓展气象服务三农新领域
甘肃省气候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气象灾害重发、多发、频发。面对气象灾害带来的挑战,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通过大力开展顺应“天时”的避灾农业服务、经济林果业综合服务以及精准扶贫服务等,将针对三农的气象服务不断向纵深拓展。
“气象+避灾农业”
在我省,近年来根据干旱、少雨、高寒阴湿等区域的地方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起了马铃薯、玉米、中药材、经济林果、牛羊养殖等农林牧各项产业。但是,根据省气象局分布在全省4个地区的农业试验站观测,这些喜凉的农业产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对气候的“不适应”。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辟服务“三农”特色之路
众所周知,邮政储蓄银行比较实惠也能办理不少业务,那么它经营的全部业务有哪些呢?邮政储蓄服务“三农”的业务开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邮政储蓄银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全部金融业务。
①吸收本外币储蓄存款。 ②办理汇兑。③从事银行卡(借记卡)业务。④代理收付款项。包括代发工资和社会保障基金、代理各项公用事业收费和代收税款等。⑤代理发行、兑付政府债券。⑥代理买卖外汇。⑦代理保险。⑧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特定业务。⑨办理政策性银行、中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大额协议存款。⑩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⑩承销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⑥提供个人存款证明服务。⑩提供保管箱服务。⑩办理网上银行业务。⑩经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如发放贷款、小额信用贷款。
邮储银行在服务“三农”和商业可持续之间探索出了一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特色发展之路。截至2013年底,邮储银行3.9万个网点中,有2.8万多个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占全行网点总数的71%以上。
农业保险服务三农 促进土地加快流转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分散机制,在服务“三农”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被列为民生工程项目,成为各级政府支农的重要“抓手”。
转变农业防灾救灾方式。一是由“行政决策”向“市场契约”转变,避免了传统救济可能存在的“吃大锅饭、撒胡椒面”问题。二是由“政府救济”向“保险理赔”转变,提高理赔的时效性和精确性。已经达成的赔案,确保在10日内将赔款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户,杜绝截留、侵占、挪用赔款现象的发生。三是由“政府管理”向“理赔服务”转变。
保障农户生产生活稳定。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为农户的生产生活编织了一道“安全网”。一方面,增强了农户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能力;另一方面,保障了基本生活稳定。农业生产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农业保险在保障农户持续生产的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农户收入和正常生活水平。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农业保险赔款更是“雪中送炭”。
促进土地加快流转。萧县金昱园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王井金说:村里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种地成本高,自然灾害影响大,回家收种庄稼又影响工作。他们干脆栽上树,受益很低,周边想种地的农户也没法耕种,产生了很多邻里纠纷。有了农业保险以后,我开始承包土地,退林还耕,5年间先后承包土地825.5亩,既增加了粮食生产,又化解了矛盾纠纷。截至今年午季,全县已成立15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有52家土地流转大户,全县流转土地29623.3亩。正因为有了农业保险,这些能人才敢承包土地发展现代农业。
农村金融服务要主动适应“三农”新变化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12年出台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等诸多政策利好,为现代农业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这些政策红利的推动下,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29日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讲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这为农村土地经营权质押合法化,规模化集中经营提供了政策保障。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在全国选取33个县(市)进行土地改革,该文件一方面较大幅度提高了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另一方面,将在试点县市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九台已被列为33个试点县区之一。
(二)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转变。随着政策红利的汇集,改革红利的凸显,近年来,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小规模分散经营和传统种养为主的经营体制被打破,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比重明显上升。农业生产方式已由过去的“人力+畜力+精耕细作+分散经营”,转变为现在的“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
(三)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及大地改善,农村城镇化趋势日益明显。另外,随着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土地整合加速,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分散的农民开始向城镇社区集中,在城镇居住并创业,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