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直补
粮食直补,全称粮食直接补贴,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2016年起,在全国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从农资综合补贴中调整20%的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用于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粮食主产省、自治区(指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原则上按种粮农户的实际种植面积补贴,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补贴方式。那么粮食直补政策有哪些?粮食直补发放时间是几月几号?粮食直补补贴标准是怎样的?
农村土地确权后和粮食直补有关系吗?
农村土地确权后和粮食直补有关系吗?
确权以前就有关系,应该说是以粮食直补为前提的
即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确权后和粮食直补有直接关系的,农村土地确权后才能领到国家的粮食直补的。不是土地所有权。文章源自于网络,具体请到相关部门咨询。
2015年粮食直补等已落实到位,农民可以领取了!
今年来,我市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得到有效落实,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一是落实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今年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8738.33万元,全部通过“一折通/一卡通”发放至农民手中,全市受益农户数达42.98万户,惠及179.28万人;
二是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落实良种补贴资金3603.165万元,全部通过“一折通/一卡通”发放至农民手中;
三是落实储备粮订单直补资金。落实储备粮食订单直补资金1920万元,补贴资金由市财政及时拨付到各县(市、区)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在储备订单粮食收购入库时,农户凭“售粮卡”和“订单收购凭证”,由粮食部门采用“一折通”、“一卡通”等方式,将售粮款和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
四是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资金1589.763万元;
2015年粮食直补以现金形式发放到农民手中
日前,国家拨付新疆阿克苏地区粮食补贴资金首次突破1亿元达到1.118亿元,粮食补贴已全部兑付到农民手中,补贴发放工作进展平稳顺利,阿克苏地区2015年粮食补贴兑付工作全面完成。
据了解,在今年的夏粮收购中,一级小麦收购价格达到每公斤2.44元,阿克苏地区按照每公斤0.3元的标准予以直补,且全部是以现金的形式直接发到农民手中,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增。
家住乌什县乌什镇九眼泉村的农民居麻洪·阿不力孜这两天心里很踏实,种植的20亩冬小麦已经全部浇上了冬水,看着长势不错的小麦地,居麻洪很高兴。居麻洪告诉记者,随着自己种植水平的提高,加上农机人员的科学指导,自家的小麦产量逐年上升,现在今年就到了400公斤。
乌什县乌什镇九眼泉村居麻洪·阿不力孜说:“政府为卖出去的每公斤麦子给3毛钱的补贴,我们卖完了就能拿到补贴,这个政策真是太好了,麦子产量越多,我们卖的就越多,这样我们能拿到的补贴会更多,今年我把25亩麦子管理好,争取明年拿到更多的补贴,提高家庭收入。”
2015粮食直补资金、新农合、“两免一补”具体时间、标准、领取办法
镇平县农信联社为落实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现农信社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的重要举措,积极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组织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做好惠农资金代理兑付工作,实现了“一户也不漏、一分也不少、一点也不耽搁”的兑付要求,真正达到政府、农户和信用社“三满意”。
多方协调,使惠农政策家喻户晓。该联社积极与县监察局、财政局等协调,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覆盖发放“惠农政策明白卡”,标明关于粮食直补资金、新农合、“两免一补”的具体时间、标准、领取办法等。同时,充分利用发放传单、悬挂横幅标语、组织宣传车辆等形式广泛宣传惠农政策。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所和村“两委”班子负责澄清补贴发放的相关数据,对全村的耕地面积、人口状况进行张榜公布,为惠农资金的顺利发放夯实基础。
加班加点,做好资金的批量入卡。为让广大农户真正感受到国家惠农政策的温暖,该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原来的粮食补贴和农资、农机补贴等三项补贴进行整合,出台了《镇平县调整完善2015年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方案》,结合全县耕地面积97.07万亩的实际,计划补助资金为1.08亿元。该农信联社所有营业网点的一线人员加班加点核对数额,确保住址、姓名、金额三相符,核对后及时加盖相关的印章,再将全部数额明细进行二次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农户随到随取、不误农时。
接受监管让阳光服务掷地有声。惠农资金涉及范围广,为了强化惠农资金的监管保障措施,该联社协调县纪委监察局、审计局等坚持做到“主动介入,加强监管,严查重管,杜绝漏洞”的原则,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聘请乡村信访联络员、信息员,设立县、乡、村监督员等形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强农惠农资金监管。
发放2015年度粮食直补(第二批)资金的公示
根据塔地财农〔2015〕64号文件,市财政局对2015年小麦粮食直补补贴资金1192.20675万元公示。公示期一周。请广大农牧民监督,如有不实情况,请予以举报。(12月2日—12月9日)
乌苏市财政局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日
2015年种粮补贴发放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及其他经济作物补贴标准各是多少?
2015年,德令哈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及时发放种粮补贴832.86万元,补贴资金全部通过柴达木农商银行“一折通”发放,惠及全市5172户种粮农民。
其中,种粮面积61284.97亩,粮食直补标准为55.2元/亩,共发放粮食补贴资金338.29万元;其他经济作物面积29334.69亩,补贴标准为30.20元/亩,共发放补贴88.59万元;农资综合直补面积90619.66亩,补贴标准为44.8元/亩,共发放补贴资金405.98万元。
2015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国家种粮补贴发放
2015年万柏林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132.73亩,涉及王封乡、化客头街道等6个乡街,农户1704户,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杂粮及其他农作物。
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区农委在农令时节,聘请市农科院农业专家进行指导,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责令技术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存在的问题入户个别讲解,下田耐心指导。
同时,继续加大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国家种粮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我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达到了106万公斤,圆满完成了今年60万公斤的任务。
2015年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拨付到位!
近年来,乐都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三农”方面的政策方针,多渠道筹措支农资金,不断扩大财政支农覆盖范围。截至目前,中央及省级投入支农资金达4.5亿元。201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今年预计将突破11.8亿元。
为完善惠农政策,乐都区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和良种、农机具购置及农资综合等四项补贴在内的一系列补贴,截至目前,全区共拨付补贴资金6400多万元,粮食直补受益面积达54.7万亩,受益农民达23万人;补贴机具290多台(套),撬动农民和农民合作组织投资400多万元。
紧紧围绕扶贫重点工作任务,创新工作理念,超前谋划扶贫项目,今年共争取扶贫切块项目11项,资金4900万元。为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出台了《乐都区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成立了资金项目审查领导小组,对项目内容、可行性实行严格把控,确保支农资金高效安全使用。
同时,不断加大支农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截至目前,争取省级支农资金4.5亿元,落实支农信贷担保资金0.4亿元,整合各类涉农项目24项,整合资金达1.4亿元。通过资金和项目整合,避免了项目及资金投入分散和重复现象,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资金高效使用的目标。
2015年粮食直补资金为何不能发放到种粮人手中?
粮食直补是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对农户直接给予的补贴。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是贯彻落实"三农"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最便捷有效的渠道,更是把好处直接给到农民手中的惠民之举。其补贴原则是谁种地补给谁,然而部分地方领导干部“无中生有”、“变小为大”、打“小算盘”导致了大量直补资金不能发放到种粮人手中。
粮食直补缘何会被套取、冒领、截留、挪用、走弯路?“审核工作停留在‘看表格、对数字’”,“以多名行政管理人员、职工及家属的名义申报种粮补贴”……笔者认为,是部分领导干部用权不严、做事不实,导致粮食直补变成了“虚假补”、“权利补”、“公补私用”以至于本应直接给到农民手中的惠民资金走进了私人腰包。
要让粮食直补不走弯路必须严把审核关。审核直补对象身份避免移花接木“权利补”;审核土地用处避免非种粮土地玩“变身术”;审核种植面积避免“虚假补”。将申领审核做严做实,避免核实和汇总环节流于形式,让虚报冒领者有机可乘。
2015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下发 看看标准多少?
今年以来,朝天区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及时兑付各类惠农、涉农补贴资金,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截至目前,已兑付各项涉农补贴资金达3668.26万元。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778.4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457.06万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23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