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2017安徽省“十三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全文)

2017安徽省“十三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全文)

来源:安徽省农业委员会2017-06-06 16:08:29

近日,《安徽省“十三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发展粮食产能,合理调优种植结构,推动优质和专用品牌农产品发展,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发展、产业增效、产品安全、农民增收。全文如下:

根据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推进规划(2016-2020年)》,编制本行业发展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十二五”期间种植业主要成就

1.规划目标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是我省种植业发展的黄金期。2015年全省粮食产量707.6亿斤,比2010年增加91.5亿斤,实现“十二连丰”,成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十一五”粮食规划目标圆满完成。

2.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优势产区趋于集中。目前小麦主要集中在沿淮及淮北9市,玉米集中在宿州、阜阳、亳州等6市,水稻集中在长江流域和沿淮13市;油菜种植范围由原先分布沿淮及其以南地区进一步集中到沿江江南;棉花分布由全省范围集中到沿江地区。粮油棉优势产区集中度达到90%。二是粮食主体地位突出。2015年全省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360.2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84.03%。三是低效作物面积缩减。受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市场价格波动和资源约束影响,低效益作物种植面积出现合理调减。其中,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1037万亩调减为2015年800万亩,减幅22.85%;棉花由2010年516.5万亩减少到2015年348.75万亩,减幅32.5%。

3.高效经济作物加速发展。一是蔬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食用菌)产量3400万吨,比2010年增长23%,与粮食、畜牧一起构成农业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二是茶产业持续增产增收。2015年全省茶叶面积255万亩,产量11.5万吨,产值85亿元,分别较2010年增长23%、38%和122%。三是水果产业稳步发展。2015年全省水果(不含草莓)种植面积188万亩,总产265万吨,分别较2010年增长17.1%和12.4%。

4.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一村一品”快速增加。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省 “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发展到4500个,其中,国家级专业村镇64个,省级专业村镇514个;全省专业村农民人均收入12958元,专业镇农民人均收入12146元,分别较2010年增81.2%和73.3%。休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5全省各类休闲农业企业(点)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756家,营业收入619亿元,带动51.75万户农民收益,分别较2010年增长113%、433%、85%;拥有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个;创建9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20个示范点,34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

5.科技支撑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皖字号”种子企业迅速成长,2015年全省拥有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现代种业企业39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4家,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二是创建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5年全省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97个,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三是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6580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117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6%,比2010年增加11.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0%,较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2015年,全省流转耕地2541.7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1%,比2010年增加1903.9万亩;全省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49家,省级龙头企业931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种植业合作社约2.8万个、家庭农场1.7万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近9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930家;农机和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8万个。

表1     “十二五”种植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二)“十三五”发展机遇

1. 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利。“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我省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规划涵盖我省淮北地区,建设中部粮食生产基地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我省作为重点地区将继续得到国家支持。我省正在实施的“4105”行动计划、技术创新试点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和合肥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为种植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党中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注重提高竞争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为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化格局中,“一带一路”战略的加快实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我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扩大经济总量,全省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为“十三五”种植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种植业生产由过去的保全部、保所有向保重点、保口粮转变,这为种植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空间,各级政府公共资源将更多地投向农村,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将更多向农业集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将惠及更多农民。

3.农业科技和信息支撑日益坚实。不断深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以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为中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物联网、智能装备、DNA生物记忆卡等一批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实施,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业态应运而生,内在动力持续增强。特别是信息技术进入大数据时代,决定了在未来资源的数据化和数据资源的拥有、利用成为决定发展速度、竞争成败的最大资源。

4.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随着农村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激发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活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健全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产业化联合体逐步成为现代种植业发展的生力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将为新一轮科技推广应用奠定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引导城市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进一步完善产业化链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十三五”面临挑战

1.农业资源制约问题较为突出。我省人均耕地0.9亩,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1%,人均水资源量1203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沿淮淮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400立方米,只有全省人均的三分之一,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较大制约。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增、地减、水减”趋势仍会继续,资源条件对农业发展的约束越发突出。

2.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总体较弱。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目前全省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263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2%左右。淮北地区砂姜黑土面积2487万亩,占该区域耕地面积的76.7%,土壤适耕性差,多为中低产田,加之该区域降水时空不均,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旱涝灾害交替发生。江淮丘陵区约1/4稻田位于三级以上提水灌溉区,靠天吃饭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难以满足现代种植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由于现阶段种植业生产分散性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完善,造成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推进品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任务艰巨。

4.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受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天花板”和生产性成本上升“地板”双重挤压,种植业生产效益提升空间收窄,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未来一个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种植业面临着价格难升、补贴难增、成本上升的约束,农产品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将更加激烈。

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必须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种植业绿色发展,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以粮食绿色发展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实现“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农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保障粮食安全。牢固树立粮食生产不滑坡、耕地不搞农转非的底线,合理配置资源,优先发展水稻和小麦口粮生产,实施绿色发展,确保我省粮食产能稳定。

——坚持创新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大生态理念,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树立大市场理念,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树立大农业理念,积极开发种植业多种功能;树立大科技理念,推进“种、机、技、信”配套、产学研推协同,引领种植业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提质增效。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环境承载的关系。依托产业、区位、市场、资源等因素,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将种植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竞争优势。

——坚持市场导向,促进效益提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流通链条带动种植业生产,运用市场的办法指导和组织种植业生产。运用市场“倒逼”作用,推动生产要素向有前景的领域和新兴产业集聚,拓展种植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延长种植业全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改革发展,培育区域特色。围绕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主体培育、项目投入等,深化农村改革。遵循种植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和品牌农业。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稳定发展粮食产能,合理调优种植结构,推动优质和专用品牌农产品发展,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发展、产业增效、产品安全、农民增收。

表2   “十三五”期间种植业规划主要目标

 

三、区域布局

(一)区域功能

按照我省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种植业区域布局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构建产业优势区域和专业生产格局,实现产业与区域互动发展,提高产业与资源环境匹配度。

皖北地区——重点打造国家专用小麦、安全玉米、高蛋白大豆等品牌粮食生产区,全国重要的设施蔬菜、特色水果和中药材生产绿色基地。

江淮丘陵区——重点建设国家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绿色生产区,全国重要的瓜果、蔬菜生产基地,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

沿江地区——重点建设国家优质水稻、优质油菜、优质棉花、优质蔬菜生产区,成为全国承接现代农业转移的示范区。

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强度,在不损害生态环境和农产品供给前提下,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建设绿色有机稻米、高山蔬菜、茶叶等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地方自然、资源、区位、人文、生态等优势,建设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片(点),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二)产业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种植业生产新格局。

粮食产业。重点选择沿淮、江淮单季稻区和沿江江南单、双季稻兼作区48个县(市、区)建设优质水稻主产区,在山区海拔500米以上适宜区域建设高山有机米生产基地;在淮北沿淮37个重点县(市、区)建设淮北中强筋小麦和江淮中弱筋小麦主产区;在沿淮、淮北24个重点县(市、区)建设玉米主产区。

棉花、油料产业。选择淮北和沿江11个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重点县(市、区)建设棉花主产区。选择江淮和沿江23个年产2万吨以上的重点县(市、区)建设“双低”油菜主产区;在江淮丘陵和淮北11个重点县(市、区)建设花生主产区;在沿淮、淮北15个重点县(市、区)建设大豆主产区。

蔬菜、水果产业。蔬菜产业稳定城市郊区蔬菜面积,加快推进皖北、沿淮、沿江棚室反季节蔬菜,重点发展皖南和大别山区食用菌和高山蔬菜、沿江沿巢湖水生蔬菜、黄山和九华山旅游区蔬菜等特色优势产区建设,并加快建设皖北脱水蔬菜和罐装蔬菜、皖江速冻蔬菜和腌制蔬菜、皖南和皖西南食用菌及森林蔬菜三大加工区。水果产业上,大力推进水果标准园创建,选择皖北、江淮、皖南地区11个县(市、区)建设黄河故道水果、沿淮水果和皖南山区水果生产三大主产区。

茶叶、蚕桑产业。大力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开发茶叶多功能性。重点在皖南和大别山区26个县(市、区)建设两大优质茶叶主产区。进一步稳定蚕桑生产,重点发展皖南、皖西主产区,加快建设江淮分水岭和皖北部分地区优质蚕茧基地。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重点建设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沿江沿淮一线、合肥经济圈和皖北等五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板块。在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蚌埠、阜阳等大中城市周边,重点发展以农业科普教育、农耕文化、休闲娱乐和旅游为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皖北平原重点发展观光农业、教育农业等体验型旅游农业;皖西皖南山区,重点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农家乐生活休闲体验、森林公园等度假休闲农业。

四、重点任务

(一)实施绿色发展,提高粮食综合产能

1.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在巩固提升产能。“十三五”期间,重点在“保、建、提”三个字上下功夫。“保”,就是严格保护耕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将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实行重点保护。“建”,就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快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增施有机肥,鼓励种植绿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和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就是提升耕地质量。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健全监测评价体系,建立耕地质量大数据。积极推动以县级为平台,整合现有各渠道资金,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考核、统一监管,统一上图入库。

2.实施“藏粮于技”战略。“藏粮于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根本出路。一是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建立政产学研推战略协作联盟,组织好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加快新品种选育,建设一批国家级制种基地、母本园和苗木繁育基地。全面推动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科研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二是推进科技集成应用。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攻关,主攻农作物单产和品质,提升效益和资源利用,改善环境和生态,实行区域性、标准化、可持续技术模式集成组装,着力打造农作物绿色发展的升级版。三是推进“互联网+现代种植业”。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的服务中,催生跨区域、线上线下等多种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充分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推进种植业全产业链延伸和升级。

3.大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以农业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为平台,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为主体,组织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增产模式。二是推进标准园创建。推进单一技术向集成技术转变,因地制宜完善种植标准、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组装一批适宜更大规模的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可持续技术模式。推进由“园”向“区”的拓展,建立一批示范区,带动农作物更大范围提质增效。三是推进产业精准扶贫脱贫。指导贫困县和贫困户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种植业,拓宽产业发展多种功能和增收渠道。加强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大各级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重点脱贫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探索精准扶贫金融模式,加大保险支持力度。

4.大力推进 “两减一节”技术。一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通过重点作物“推”,把用肥量大的玉米、蔬菜、水果等作物作为重点,有针对性的减量;创新方式“推”,改进施肥方式,推广新型肥料,实施有机肥替代,多措并举减量;聚合力量“推”,组成创新联盟,开展农企合作,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示范带动减量。二是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深入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通过推进专业化防控,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综合防治减量。推进统防统治,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防治效果减量。推进精准施药,应用新型药械和航空植保,提高利用率减量。三是推进节水农业发展。通过品种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进机制节水,引导农民自觉节水、科学节水。继续抓好缺水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

(二)坚持市场导向,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1.大力发展专用粮品牌粮。突出主产区、口粮作物,稳定沿淮淮北地区小麦和淮河以南地区水稻等口粮作物生产,打造淮北平原优质小麦“大粮仓”和沿江江淮绿色安全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着力优化区域布局。通过品牌倒逼流通、倒逼加工、倒逼生产、倒逼结构调整。一是坚持品种优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选育出适宜区域种植的高产、多抗、高效、优质专用新品种,建立优质专用粮食种子繁育基地。二是坚持品质保证。以口粮田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打造一批品牌粮食生产基地;以“三品一标”认证和管理为抓手,推进品牌粮食标准化生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推广节水、节肥、节约种植模式和技术措施,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是坚持品牌引领。实施“绿色皖农”品牌培育计划,打响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皖字号知名粮食品牌。加强对专用粮食和品牌粮食生产、储藏、加工、销售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专用粮食、品牌粮食可追溯体系。

2. 发展生态高值型功能农业。在稳定口粮生产的基础上,重点优化玉米结构,引导扩大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生产,实施“双千工程”(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耕作模式。城郊和旅游区因地制宜扩大鲜食玉米种植,在沿江地区开展水稻—马铃薯连作试点,着力优化种植结构。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广冬闲田种草和粮草轮作,建设饲用牧草专业基地,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推广稻鸭共育、稻鱼(虾、鳖)共生等种养模式,支撑发展大健康农业产业。

3.立足防灾减灾调整结构。依据品种特性,利用好温、光、水等资源,科学安排粮食作物茬口,确定适宜播期、播量,大力推广适期早播技术,避开植株生长早中期的易发旱涝灾毁苗和后期易遭遇低温、病虫为害和植株倒伏等生产风险,实行主动避灾。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的科技抗灾技术方案,科学选择技术措施,预防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发生与危害,推进有效防灾。建立健全土壤墒情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强化监测运行管理,深化监测成果应用。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好抗灾物资、资金和技术,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主产区和重灾区开展分类指导,突出关键环节、主要作物和重点区域,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技术补贴,推进抗灾关键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减少灾害损失,积极搞好生产救灾。

(三)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农业发展动力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围绕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强化技术、设施、信息等重点领域研发创新,支持农机、品种、化肥、农药等企业技术创新。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探索“项目+基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生产单位+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转化模式。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力度。

2.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农业科技创新,核心是种业创新。发挥省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作用,推动种业企业和种业产业改革发展。大力支持企业育种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优势区域良繁基地建设,提高种子基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增强种子供应保障能力。全面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健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机制,加快培育推广优质、专用、高产稳产、多抗广适、节水省肥、适宜机械化的新品种。加强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利用。加大种子打假护权力度。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重大专项,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鼓励支持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服务指导和创新创业。实施关键技术物化项目补助,促进技术与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提高科技转化率。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快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开展茶叶全程机械化示范和山区特色优势农产品薄弱环节机械化示范。积极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互联网+农业”示范行动、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四)强化主体培育,构建现代经营体系

1.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采取转包、出租、托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引导专业大户发展为家庭农场,积极培育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鼓励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开展农机农艺农信融合的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鼓励承包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参股方式,发展股份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通过农民合作与联合及开展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等形式,创新适度规模经营方式。

2.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落实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指导意见,加快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组建农业经营性服务公司,提供种植业生产全过程的物资、技术以及品牌、产权、金融等要素服务。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要素链、利益链,引领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实现农产品全价值链的利益共享。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扶持政策,强化人才支撑,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支持上市等方式,培育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3.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落实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将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产业规模、文化素质较高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作为重点教育培训对象。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五)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1.做实第一产业。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利润为核心,通过调结构转方式,推行绿色发展,构建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商品和原料生产基地,推进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构建优势和专业农产品生产格局。支持农机企业技术创新,推进高效高端农机装备发展。扩大粮油农机农艺农信集成技术模式试点,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开展茶叶全程机械化和特色农产品机械化攻关。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改善储粮条件,扩大粮食烘干和储备规模,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推进县域生态农业大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中循环、企业主体的生态小循环,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实现分散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

2.做强第二产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培植行业龙头,倡导集约经营,集中规模推进的方式,扶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延长全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原料主产地、优势和特色产区、重点销售区域集聚,培植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推行“龙头+商标(地理标志)+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精深加工领军企业龙头和农业品牌。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引导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投资农业,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贸易合作,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提高我省农业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3.做活第三产业。加强农产品流通,有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和物联网技术,创新农产品仓储、保鲜、物流电商等流通新业态,整合相关生产、加工、销售、供应等资源,构建线上销售、专营店和传统销售网络的有效结合“三位一体”的销售模式。继续推进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创建。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利用种植业资源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等。通过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业“接一连三”、休闲农业“接二连一”和信息技术“接三连二加一”,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我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五、重大工程

围绕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选择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组织实施八个方面重大工程。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口粮田建设为重点,开展农田平整、水利设施、道路电网、机械库棚等基础建设,着力提升农田基础设施能力。加强耕地质量改良与质量监测,将工程建设与推进规模经营相结合,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商品和加工原料基地,组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农业标准化示范工程等项目。到2020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4670万亩。

(二)现代种植业主体培训工程。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种植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主力军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多功能农业,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增收,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循环经济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社会化服务“111”示范创建活动。到2020年力争培育适度规模经营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8万家,涉及种植业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7万家,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00个。

(三)科技创新与应用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大力推广应用良种良法技术,促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支持粮食主产区优化调整结构,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稻鱼共生”、种草养禽(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开展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推动农业资源数据共建共享。加强种植业县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设施和装备条件,实施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试点,着力提升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

(四)现代种业发展工程。加强育种领域种质资源库、重点实验室、繁育基地等科研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支持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研究,全面提高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种业企业建设育种研发中心,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科企合作平台,开展杂交作物育种材料筛选、组合选配与测试、新品种试验示范,培育一批突破性优良品种,提升企业育种创新能力。支持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大县(场)和重要经济作物种子生产优势县(场)建设,配套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加强种业监管能力提升建设,建设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强化基地、市场和品种管理,加强种子质量、真实性、转基因检测和检验检疫等工作。到2020年培育省级以上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20家。

(五)专用品牌粮食增效工程。实施优质和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围绕良种工程、耕地质量提升及节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机械化推进、生产信息技术、关键技术创新、品牌效益提升等方面,组织实施好“九个专项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省粮食单产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实现使用量零增长;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和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积极依托“绿色皖农”品牌培育计划,以发展粮食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以行业品牌为支柱,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依托品牌运营核心企业和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产品。加强粮食品牌资源整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品牌营销推介。到2020年全省新增省级以上驰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三品一标”认证认定等农业品牌(产品)500个以上。

(六)蔬菜瓜果绿色转型提升工程。全面推广标准化宽体镀锌钢管大棚、节能日光温室,在蔬菜优势产区建设一批上档次、成规模、品种多样化的设施蔬菜基地。选择合肥、宿州、六安、淮南、池州、安庆、黄山等市,每年建立10个左右年供育苗能力500万株以上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实施高山蔬菜富民工程,大力发展区域特色蔬菜生产加工。大力发展秸秆基料化生产食用菌。以部级蔬菜预警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强蔬菜信息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大力开展蔬菜和瓜果标准园创建活动。在重点产区每年新建50个左右省级蔬菜标准园,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予以扶持。

(七)特色产业(休闲农业)绿色增长工程。深入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水果标准园创建和“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全力打造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板块。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着力打造蚕桑产业新业态。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创建,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农家乐、民俗村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扶持培育一批农业产业特色鲜明、乡土文化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支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打造一批休闲农业旅游品牌,继续提升休闲农业地位。

(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创新农业流通服务新业态,主攻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消费引导加工,加工促进生产的产业格局。实施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示范工作、“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继续支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贸易合作,组建农业企业“走出去”联合体,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农业部门要围绕本规划目标任务,谋划制定本辖区种植业行业发展规划,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实施进度,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推动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投入保障体系,在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支农富农政策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各级地方政府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发展现代种植业的支持力度,采取以农业项目为抓手,财政资金为杠杆,重点支持发展现代种植业等八项重大规划工程建设。完善财政等激励政策,落实税收政策,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向种植业领域,参与高标准农田和基本口粮田建设、现代种业和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农业科技装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优质和专用品牌粮食、新型种养模式推广、生态循环利用、粮食以及特色农产品主体功能区建设等项目。切实提高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健全完善项目“投向名录制、立项备案(审批)制、绩效评价制、资金审计制”四项制度,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三)强化法制保障。各级农业部门要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科学管理、强化监督为重点,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种植业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实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切实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让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健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促进规范执法与创新服务相统一。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资格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农业普法宣传教育力度。

(四)强化绩效评估。建立健全规划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办法,创建现代种植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其评价指标纳入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绩效评估的内容。将耕地红线、粮食安全、资源利用与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重要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强化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结合实施过程中的产业政策、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适时开展中期评估,调整完善规划内容和指标,促进规划科学实施。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