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兴文石海地质公园官网2016-11-08 09:52:06
公园简介
四川兴文石海国家地质公园一般指四川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属四川盆南山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面积156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包括4个园区,分别为以天泉洞为代表的200多个大小溶洞组成的洞穴群小岩湾地质园区;以自然生态著称,汇聚了峡谷、瀑布、湖泊、溶洞、古僰人遗址等多种地质遗迹景观的僰王山园区;形成于距今4.9亿年的奥陶纪,古石林、千年银杏、溶洞群、太安石林以及凌霄僰人遗址的凌霄城园区。
四川兴文石海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级规模的大漏斗、大量的流入型洞穴、完整的喀斯特流域、优良的喀斯特发育条件,构成了“兴文式”喀斯特地貌,是中国发现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也是研究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区之一。公园内保存了距今约4.9-2.5亿年各时代的碳酸盐或含碳酸盐地层,地层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相标志。园内石灰岩广泛分布,形成石林的岩石为距今4.9亿年的中奥陶统灰岩,地貌形态以石林、峰丛为主。
公园内有走兽类、飞禽类、爬行类等动物150多种。另有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以及一种珍稀动物玻璃鱼,又名无色鱼、透明鱼。仅在兴文石海景区的阴河内发现,玻璃鱼是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的又一奇观。乔、灌、草等植物资源170多科,1800余种。僰王山景区内有2万多株珍稀植物桫椤,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珍贵植物有银杏,亦称白果树,是国家珍稀植物。
地质遗迹
二亿三千多万年前,兴文石海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250万年前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大面积石灰岩相继出露于地面,形成了石海的茫茫地表石林,这一地质变迁已经由兴文石海发现的从坭盆纪到二叠纪时代的大量化石得到佐证。这片岩石的海洋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表岩海。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的石灰岩受到雨水的不断冲刷、融蚀,形成了地下洞穴、地下河流。天长日久,地下河空间扩大,超过承受极限后开始出现垮塌,出现了漏斗、石峰、石柱,洞中出现了边石坝,地面则留下石幔及各种形态的沟、漕、石林、石牙、石孔与残岩断壁。地面的泥土一天天减少,石头一天天增多,从高处往下一看,灰白色的大地就像是一片翻腾的大海。
世界级规模的大漏斗、大量的流入型洞穴、完整的喀斯特流域、优良的喀斯特发育条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兴文式”岩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成为四川乃至中国岩溶地质研究的典范,与云南路南石林、广西桂林溶峰丛景观组成了中国西部喀斯特三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因此,兴文喀斯特地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国际对比研究意义。
主要景观
豹子潭:豹子潭位于豹子山下,属岩溶洼地成因。水域面积约8000平方米,平均水深3米。潭底裂隙与岩溶裂隙系统相通,雨量充沛时可通过裂隙向潭内补水。
夫妻峰(石峰):石灰岩的垂直裂隙发育,经长期的风化、溶蚀作用,形成基部相连、上部分开的双石柱。峰高约40m,顶部间隔约2m,一高一低,形如恩爱夫妻,窃窃私语,故称夫妻峰,又称八戒求亲。
石芽(金龟戏狗熊):灰岩经长期的风化、溶蚀作用,形成二石峰,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相距咫尺。俗称金龟戏狗熊。
石芽(小岩湾石海):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渗流时,逐渐将裂缝溶蚀成沟。以350°~10°方向为主、70°~90°方向为辅的两个方向的裂隙纵横交错,将石灰岩切割成高约1.5米芽状岩石,称之为石芽。由于土壤的覆盖,其表面未遭受风化,多呈浑圆芽状,表面灰白,故称石海。
天泉洞:天泉洞原名袁家洞,规模巨大,主洞及大小支洞总长约4.2公里,总体积约270万立方米,洞内顶底板最大高差69.68米。天泉洞发育在距今约2.5亿年二叠纪栖霞组灰岩中,受层间裂隙和北北西向节理的控制,使其结构复杂,呈多层次树枝状洞穴,由下而上可分为四层。天泉洞洞穴空间和延展长度均居世界洞穴之前列,洞内化学、重力和流水等各类沉积物齐全,特别是化学沉积物,构成了地下宫殿。
风暴岩:当风暴或其它原因致使海水强烈波动并影响到浅海底沉积物时,尚未固结成岩的化学或碎屑沉积物便发生程度不等的搅动,破坏了沉积岩原生的成层结构和各种原生层理,使岩层显得杂乱。许多生物体或碎屑体被搬运到了异地,从而形成纹层包裹碎屑物或生物体的结构。从四川兴文石海小岩湾景区的风暴岩中可以看出,此种现象在这里出现,表明在2亿多年前,本地区为浅海环境,并常有狂风暴雨的发生。
玉冠洞:玉冠洞在玉冠山附近,溶洞口外观呈弯月形,洞顶悬吊规模不一、姿态各异的钟乳石。根据石钟乳的垂悬可判断出进风的方向。该洞原与天泉洞相通,后因侵蚀坍塌而出露地表。因地面流水长期携带的碎屑物质入洞,在江东一段处堵塞,致使该洞成为不深的盲井状洞穴。
天生桥(兴文石海):地表水沿石灰岩裂隙溶蚀下渗,形成地下伏流,久而久之其通道形成溶洞。随地壳抬升溶洞整体出露地表,洞体成为桥孔,故称天生桥。桥呈拱形,桥长3.2米,宽0.65米,沿灰岩层面发育,顶部因风化溶蚀而出现破碎。
溶缝(一线天):溶蚀作用沿石灰岩垂直裂隙进行,裂隙不断溶蚀、扩大,逐渐变宽、加深,最终形成狭窄的石缝。石缝延伸方向10°,宽约2-3米,深40余米,两壁陡如刀削,天如一线,俗称一线天。
溶蚀洼地:由于石灰岩的溶蚀或溶洞小幅度的陷落,在地表形成近圆形、椭圆形的负向地貌单元,分别称为溶蚀谷、溶蚀碟、溶蚀盆。溶蚀洼地一般地形平坦、开阔,植被繁茂。
化石迷宫(石芽):地表喀斯特地貌古生物化石类暴露地表的石灰岩经长期的溶蚀和风化作用,形成纵横交错、迂回曲折的溶沟,将灰岩切割成石林,灰岩中含大量的海相动物化石,主要有单体珊瑚、群体珊瑚、腕足、腹足、筳、海百合茎等,保留程度完整不一,反映了石灰岩形成时沉积的环境差异。
大漏斗(天坑):岩溶漏斗,大漏斗又称天坑,即小岩湾漏斗。这是一种特殊的岩溶地貌景观,它一般形成于地下暗河汇聚之处,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之下,洞穴侧壁因不断受到流水的冲蚀而遭破坏,洞穴内的沉积物也因受到侵蚀而不断减少,从而逐渐产生较大的空穴,空穴上升的岩层因重力或其它作用不断产生崩塌,最终顶部全部塌陷形成漏斗。
七女峰(石林):地表喀斯特地貌二叠纪石灰岩中的垂直裂隙发育,在地表经长期的风化溶蚀作用,逐渐形成岩溶峰林,七根石柱高低不等,错落有致,形态各异。
群羊下山(石芽):地表喀斯特地貌石灰岩表面呈灰白色,含不规则的硅质结核、珊瑚、筳、腕足等多类海相动物化石,由于岩层倾角较小,地表流水沿节理将灰岩溶蚀成石芽、溶沟相间排列样式,因土覆盖未遭风化,呈灰白色,浑圆状。
生命之柱(溶柱):地表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石出露地表后由于溶蚀和风化作用,使岩石经裂隙溶蚀、破碎、垮塌逐步形成峰林,最终发育成孤立的溶柱。溶柱高10余米,底部细、上部粗,顶部尖,表面风化严重,呈碎裂状,溶柱代表了顽强不屈的生命之魂,俗称生命之柱。
迎宾石(溶柱):地表喀斯特地貌由于石灰岩强烈的溶蚀和风化作用,由峰林逐步发育成为孤立的溶柱,溶柱直立,略呈上粗下细状,高近20米。
石林翠竹(石芽):地表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经石灰岩裂隙渗流时逐渐将裂隙冲蚀成溶沟,两个之间的节理使岩层溶蚀为石芽,石芽平均高1-3米,表层风化多有破碎。
天涯望归人、斜塔(溶柱):地表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石出露地表后由于溶蚀和风化作用,使岩石经裂隙溶蚀、破碎、垮塌逐步形成峰林,最终发育成孤立的溶柱,高约20米,根基粗状,顶部纤细,宛如窈窕淑女眺望远方,企盼亲人归来。其侧的溶柱由于底部溶蚀、垮塌,使旁侧溶柱发生倾斜,犹如斜塔。
刺破青天(石林):地表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经构造提升、溶蚀、风化逐步形成石林,在石林中发育一高约30米的溶柱,基部粗,上部细,顶部尖,宛如一把锋芒毕露的利剑,直刺苍穹,俗称刺破青天。
公园博物馆:位于地质公园内,是兴文石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造型体现了兴文石海的三大地质景观和两大民族文化。该馆整体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该博物馆分三层,顶部尖尖的地方就代表千奇百怪的地表石海,而中间椭圆形的地方则举世罕见的天坑,也是俗称的漏斗,下方诸多的窗孔,则代表兴文石海纵横交错的地下溶洞。博物馆里面它主要是地质公园各园区的介绍及影像资料和化石标本的展示。
旅游信息
门票信息:白天主门票84元/人 ,地洞河门票6元/人,夜游石海门票40元/人(含电瓶车),景区内交通套票:总票价35元/人(含:观光电瓶车、观光电梯、水洞游船、公交车)
美食推荐:兴文刘抄手、啤酒鸭火锅、宜宾燃面、川味名菜--宫保鸡丁、特色炖鸡面、柏溪潮糕、琵琶冬腿、宜宾板鸭、江安竹簧、夫妻肺片、怪味鸡、麻辣火锅、串串香等
交通信息:公园距离兴文县城20公里,车程20分钟;距离宜宾128公里、约2个小时车程;泸州118公里,约2小时车程;也可以在兴文县城乘坐公共汽车到景区。
若侵犯版权 请来电0731-89821133告知删除
推荐阅读
浙江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简介、主要地质遗...
广东阳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地质遗迹及...
广西桂平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和历...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地质...
四川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简介、特...
广东恩平地热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地质遗...
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概述及主要地质...
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简介、主要地质遗...
四川江油国家地质公园简介、景观景点及...
广西浦北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主要...
武功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地质构造及主...
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及主要...
广西凤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地质遗迹及...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及...
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简介、特色景观及交...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