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业部2016-10-28 17:33:12
日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即“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作为全国唯一整体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副省级城市,成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近年来,成都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动,并坚持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和抓手,始终围绕“安全”这个根本、“基层”这个关键、“群众满意”这个落脚点,坚持在产管结合、全程溯源、共建共治上下功夫。2015年12月,成都市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考核,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达到87.8%,较创建前提高了12.8个百分点。
检测室进千村网格监管全覆盖
“没想到镇一级都可以投入400万元,建设这么完善的质量安全服务站,将监管、检测、服务、技术等功能集为一体,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双安双创”会议期间,海南食安办主任冯鸣在参观了都江堰市天马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后不禁为此点赞。
作为成都市按照“五个统一”标准统筹规划建设的146个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之一,都江堰市天马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不仅承担传统的农技服务职能,而且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服务职能。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天马服务站站长吴彬介绍,占地600平方米的天马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不仅设有监管室、检测室、动物防疫室、农技服务室和培训室,配备监管人员6名,而且依托镇级服务站,还建设了7个村级检测室,均配有农残快速检测设备,建立工作流程、不合格产品处置等制度,实现生产过程全程监测。今年以来,服务站共抽检蔬菜及水果样品1480个。
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以来,成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资金从2012年的2400万元提高到7375万元,同时在投资完善市和区(市)县检测监管机构的基础上,市和区(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资金6亿多元,统筹规划建成了146个标准化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和940个村级检测监管溯源点。
成都市农委副主任高国军表示,按照以村(涉农社区)为基础网格,以乡镇(涉农街道)为属地网格,以县级行政区域为监管网格的思路,全市共划分监管网格16个、乡镇属地网格277个、村级基础网格3361个,落实市县乡三级监管员829名、村级协管员3153名,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大基地联百户绿色生产创品牌
原本独门独户闷头干的都江堰市蔬菜大户不再单干,而是通过质量安全联盟,将万亩蔬菜基地连在了一起。来到都江堰市蔬菜质量安全联盟,代表们走进生产基地,实地感受了都江堰市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独家秘诀”。
作为围绕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愿组建的一个区域性互助组织,联盟以“公司+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机制运行。联盟负责人于宏博表示,联盟采取统一育苗与生产布局;统一采购投入品;统一技术规程与生产记录档案;统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统一质量安全检测;统一质量追溯;统一品牌销售的七统一模式,不仅保证了蔬菜质量,而且有利于闯市场创品牌。
目前,联盟蔬菜种植面积占都江堰市规模种植面积的70%以上,产品已获绿色食品认证16个。
成都市农委农质处处长柳柬表示,近年来,成都结合制定优势特色产业“技术路线图”,围绕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制(修)订地方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174项,初步构建了适应成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3年内累计安排财政资金30多亿元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市共建成标准化种植业基地152个、标准化畜禽养殖场231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较创建前提高了14.5个百分点。
随着原本零碎分散的小农生产逐渐转变为有规模、有组织的生产,成都“三品一标”认证进入爆发期,全市“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的比重从创建前的51%提高到了75%;累计培育创建农产品品牌450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7个、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239个。
大数据链产业智慧农安筑防线
走进都江堰福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成都智慧动监”平台所联结的实时信息展现在大屏幕上。养殖场、屠宰线、无害化处理厂……这些关系到畜产品质量生产的重要环节被现代信息技术串连了起来。
成都农业执法总队综合处处长石兰介绍,“成都智慧动监”是由“一个平台、五大体系”(即成都智慧动监信息平台;动物标识物联网体系、屠宰场实时监控体系、猪肉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网格化监管体系)构成,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的动物卫生监督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在生猪产业上率先实现了生产数据与监管平台实时对接、视频监控、智慧管理。
目前,“成都智慧动监”已覆盖成都全域所有生猪定点屠宰场,有效实现了肉品生产智慧监管、全程质量管控。监管人员可实时通过“成都智慧动监”系统查看防疫、检疫以及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的信息,并借助移动终端及时上传监管记录。
来到都江堰市为农服务中心,我们见识了成都应用“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技术的成果。作为都江堰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指挥调度中心,为农中心大屏幕上清晰显示了都江堰重点行政相对人分布图,212个重点行政相对人的位置呈现在网格化监管系统中。输入任务和指令,监管员或协管员手机上就能即时收到指令,第一时间可执行。
都江堰市农林局副局长何书群表示,为农服务中心是以网格化监管为核心,检测评价、追溯管理、物联网控制、标准查询为支撑的“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挥平台。
阿里下架电子烟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监...
农业部:渔业养殖政策有变,增值放流苗...
成都市2017年至少打造8个智慧农业...
2017成都土地新规:关于进一步加强...
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委员...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创造良...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
四川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兽药(渔药)使用...
2018年四川省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
2017年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
2024年四川成都大邑县生猪补栏出栏...
四川成都温江区2025年现代都市农业...
2024年四川成都大邑县农机购置补贴...
2024年四川成都市温江区种粮补贴政...
2024年四川成都市郫都区耕地非粮化...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