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河南土地“整村流转”探索 土地流转解三农难题

河南土地“整村流转”探索 土地流转解三农难题

来源:互联网2011-04-02 11:50:24

        《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在保证土地流转规范化前提下,河南西万村整村流转的实践正在趟出土地资源集约化经营的新路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最近获悉,河南年内将在全省范围推广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经验。

         西万村是河南省沁阳市(县级市)代管市焦作市(地级市)的明星村,这个村进行了当地规模最大的土地流转——整村流转。如此大规模的流转,农民是自愿的吗?流转之后,粮食生产能否得到保障?农民有哪些收益,靠什么为生?如何保障?带着这些疑问,7月份以来,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流转巧破“三农”难题

        西万村,是沁阳市最大的行政村,有2400余亩耕地,2097户村民共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00多人,人均2分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庄。

        由于地处晋煤外运要道,临近一个工业集聚区,经济相对繁荣,西万村90%的村民常年从事商贸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现有的以户为单位的耕作模式,阻碍了大量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007年初,俺村开始酝酿土地经营权流转,经村两委反复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广大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同年9月,依法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流转。”西万村村委副主任田柏树告诉本刊记者,“变一家一户的单独干,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沁阳市维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集约化经营”。

        维德公司向同意流转的农户,按0~7岁每人每年250斤小麦(资讯,行情)、8~15岁每人每年280斤小麦、16~65岁每人每年300斤小麦、66岁以上每人每年280斤小麦四个标准,无偿向村民供应粮食。不同意土地流转的农户,把村内最好的耕地,按现有人口和原有分地标准足额分给。“结果,全村2097户村民全部在《土地流转表决表》上签字,同意将土地收归集体经济组织规模经营,没有出现任何矛盾纠纷。”现兼任维德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田柏树说。

       “土地经营权流转到公司后,如何发挥土地规模经营效益,提高农业产出率,是摆在公司面前的首要问题。”田柏树介绍说,“我们聘请山东省农科院对全村现有土地进行了重新规划,将村北旱地规划为生态林区;将村南规划为高效农业园区和粮食种植区,重点进行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

        目前,村北生态林区已栽种速生杨13万棵,8年后成材,年均亩效益1600元,是原来种地收入的3倍。村北高效农业园区将重点发展林果业,维德公司计划三年投资930万元完成高效农业园区的各项建设,目前已投资230万元,预计后期亩收入可达3000~5000元。

        在粮食种植区,公司组织村里的老把式、土专家等建立田间作业队,日工资15~20元,专门打理农业生产,还配置了一批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同时,运用适用技术,配方施肥,改良土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田柏树说,今年“三夏”时,60个人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千余亩小麦的收获、出售和秋作物播种工作,“而在往年,全村2000多户至少要一周才能完成。”

        “西万模式”

       “不仅仅是西万村,近年来,伴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焦作市委副书记贾春明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0.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4%。土地流转涉及农户39836户,占农户总数的6.5%。流转期限以中短期为主,期限在5年以下的占56.3%。流转形式以转包为主,转包面积达54676亩,占53.6%。其他形式如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占46.4%。

          据了解,焦作市的土地流转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流转动因市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成为推动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焦作市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社293个,入社成员20390户,辐射带动农户10.1万余户。孟州市河雍街道办事处东田丈村的“孟香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蔬菜大棚经营,将原来3个村民小组、130户农民的300余亩集中连片,建成半地下式“四位一体”蔬菜种植大棚62座,每亩土地收益由过去的不到1000元增长到1.5万元左右。

        二是流转格局区域化。在城镇郊区和外出劳务较多的村庄,土地流转速度较快。在县乡村领导重视,发挥服务协调职能好的地方,土地流转较快。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村位于市郊,2002年土地流转外包后,村里引进了十余家种粮、养奶牛、种花卉、种中草药的大户,土地迅速得到增值。

         三是流转趋势规范化。以前,农户之间自由转包、互换等形式的流转,多数以口头方式达成协议。而现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助流转,或由合作社、龙头企业参与流转的,均签订有正式合同,以保障原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目前,该市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已达到35%以上。

         四是流转推动组织化。现在焦作6个县(市)中,已经有沁阳市和博爱县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机构,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领导。沁阳市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沁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这些探索目的就是力促土地承包经营权由自发流转向自觉流转、由分散流转向规模流转、由无序流转向规范流转、由粗放流转向高效流转发展,并把推进土地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民营经济的“孵化器”、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剂”。

           流转规范是关键

      “土地流转是方向,应该鼓励引导;是探索,应该慎重稳妥;是创新,应该因地制宜;是大事,应该办出效果。

       ”焦作市副市长王荣新向本刊记者介绍,在推进全市规模土地流转中,各级党委、政府着力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规范流转主体。出让方主体必须是农民,受让方主体必须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种养大户等符合法律规定的经济主体。西万村的土地最初是村两委出面流转,但市领导研究后认为,村两委不是经济实体,不具备法人资格,不能参与土地流转。最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维德公司统一和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二是规范流转合同。沁阳市农业局局长王保国告诉本刊记者,他们已经根据农村流转的不同情况,设计出7种不同版本的《沁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以更好地保护土地流转时双方的利益。

        三是规范流转市场。现在,焦作市已经要求全市成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供需双方必须在服务中心登记并接受审查,随后在信息联络员的全程跟踪服务下完成整个土地流转的交易过程。

        四是规范流转监管。现在,农业、国土等部门已经介入土地流转的管理,防止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一些乡镇中心法庭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纠纷合议庭”,设立了“乡镇土地流转法律服务工作站”和土地流转仲裁机构,负责解决土地流转后的矛盾和纠纷。

        记者在走访中得知,焦作市在土地流转的探索中,守住“两条底线”,即坚决防止强迫农民流转土地和流转后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坚持做到“五个不”,即不下达流转任务、不限定流转时间、不限定流转模式、不强迫农民、不侵害群众利益。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目前,焦作市共有2007.5亩土地以反租倒包形式存在,占流转总面积的2.4%。这些由乡镇政府或村级组织出面向承包农户租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再进行转租或发包给投资者或大户开发经营土地的做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曾经被明令禁止过的。

       受访的多位基层干部认为,有时让投资者或大户出面与农户谈土地流转,由于农户对投资方不信任或投资方接受不了农户的高要价而使整个项目搁浅。这时,由乡、村两级出面做为中间方协调土地问题,第一能更好平衡双方利益,第二也更容易得到双方信任,从而促使项目落地。

           用流转促进农村生产力解放

       “把土地流转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的实践具有典型意义。”河南省财经学院教授关付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土地只有集约才能实现现代化农业,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他解释说,在生产关系方面,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后,不再以土地使用者的身份耕种土地,可以转向城市发展,也可以集约化经营土地资源。当然,中国地域广大,中东西部差异也很大,“土地流转必须要在有特殊资源、秉赋的地域才能实现,特别要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收益。”

        接受采访的河南省农业厅农经处处长丁心奎也认为,土地流转在适合的地区都可以探索,模式可以多样化,“随着产业梯度转移,中西部已经成为承接东部先进产业的过渡带。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大量的农民离土谋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趋势,因此农村土地的流转也应运而生。”

       采访中,一些常年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普遍认为,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经济改革进入一个瓶颈期——农业的超小规模经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太低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矛盾凸显。

       在他们看来,1978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解决了温饱,“现在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效率的呼声越来越高,搞好农村改革,除要在‘多予少取’上尽力而为,还要在如何放活、增收上多做文章。”

        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郭鹏亮对记者说,土地流转不仅在西万村有,在河南省甚至全国都普遍存在,“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西万村和沁阳市等地的探索,有利于河南这样的产粮大省既圆满完成国家交付的产粮重任,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据介绍,河南省将于年内在西万村召开座谈会,在全省逐步推广西万村和焦作市的土地流转经验。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