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

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

来源:江西省农业厅2016-07-05 14:48:53

江西省农业厅 发展改革委 科技厅 财政厅 国土资源厅 环境保护厅 水利厅 林业厅
关于印发《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
赣农字〔2016〕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农业厅 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科技厅
财政厅 国土资源厅 环境保护厅
水利厅   林业厅
2016年2月1日

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农业在保障人类食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与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休戚相关。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迫切需要,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根据《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在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指引下,全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我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一连丰”,总产连续2年稳定在420亿斤以上。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全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241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117元,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同比增长11.3%,增幅连续五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建立建设占用耕地实地踏勘制度,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广实施了一批资源保护及高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0年0.397提高到2014年的0.484。粮食单产比2010年增加了28.41公斤/亩,增幅达7.93%。

农业生态保护成效明显。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减量化排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着力点,坚持源头控制,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及农村沼气等工程建设。截止2014年底,全省共建设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1个、循环农业示范市5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3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个,生态农业示范户达150万户。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外来入侵生物和重点农业野生植物的监测普查工作,先后建立13个农业面源污染、1个规模养殖场畜禽污染、2个农药面源污染检测国控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形成。2014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3.1%,全国排名第二。

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循环理念,开展新农村、乡村清洁和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实现清洁家园、垃圾集中收集转运,清洁水源、污水不入河,清洁田园、秸秆不出田,清洁能源、用能不冒烟。2014年,全省已兴建国家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70个,省农村清洁示范村600多个,美丽乡村示范点200多个,各示范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生活污水净化率达到80%,秸秆利用率达90%,粪便利用率达80%,基本控制农村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二)面临挑战。

虽然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型经营现状还未根本改变,农业可持续发展任务还很艰巨。

资源环境硬约束日益加剧,主要农产品保障任务更加艰巨。全省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匮乏,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加大,耕地保护压力越来越大。耕地质量下降,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问题凸显。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农业资源越绷越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凸显。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任务更加艰巨。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省农业生产所需的耕地资源、水资源过度开发,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量居高不下,污染水灌溉和重金属污染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进入农业环境中的工业“三废”、农药地膜残留及废弃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越来越多,使部分耕地、水体受到污染,造成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约束。

生态系统有所退化,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更加艰巨。长期以来,过量捕捞或采集,农业过度开发导致我省农区野生动植物生境遭受破坏,导致部分生物物种消失,一些重点保护物种处于濒危。入侵的外来有害生物群落物种单一,造成鱼类生长环境破坏、作物产量降低、人畜健康受损等多重危害,并有向农区进一步扩展蔓延的趋势。

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的任务更加艰巨。水土等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建立。循环农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农业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机制缺失,污染成本过低。全面反映经济社会价值的农业资源定价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制约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发展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战略契机。2014年我省作为全国首批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之一,是全省第一个覆盖全省的国家战略。全省上下更加注重农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集聚了社会共识。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先进装备等日新月异、广泛应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技术模式不断集成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日益坚实。三是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我省现代农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战略空间和物质保障。四是农业农村改革的顺利推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稳步推进,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提供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产能为本,保障安全,保育优先,依法治理,创新驱动,先行先试,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则,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绿色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江西现代农业强省之路,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绿色崛起。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产能为本,保障安全原则。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守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确保资源和生态安全。

2.坚持保育优先,依法治理原则。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生态建设与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环境保护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持续提升。强化法治观念和思维,完善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依法促进创新、保护资源、治理环境。

3. 坚持创新驱动,先行先试原则。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新红利,推进科学种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新转变。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总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行机制和成功模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扩大示范推广范围,稳步推进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4.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原则。发挥政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投入支持、执法监管等方面的职责。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要求,构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努力形成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生产方式更加高效、生活方式更加环保,农产品安全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到2030年,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三、重点建设任务

(一)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坚持粮食主产省地位不动摇,坚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不动摇,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在农业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较好地区,稳定发展有比较优势、区域性特色农业;在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问题突出地区,适度休养,调整结构,治理污染;在生态脆弱区,加大农业生态建设力度,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功能。

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服务到位率和转化率,力争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大力发展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粮食仓储和转运设施建设,改善粮食仓储条件。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规模经营产出水平。注重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的挖掘展示和传承保护,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

(二)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紧紧围绕“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循环农业的新理念,大力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秸秆能源利用技术、耕作制度节能技术、农业主要投入品节约技术等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调整优化种养业结构,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推进“过腹还田”。积极发展草地畜牧业,支持饲草料种植,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大棚蔬菜、草腐类食用菌、“农渔二用田”、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产业模式,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微喷灌、绿色植保防控等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到2020年全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三)加强耕地资源保护。

稳定耕地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粮棉油生产基地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并重,探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提升耕地质量。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土壤酸化治理等土肥技术,指导农民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探索建立耕地养护鼓励机制,促进耕地用养结合,实施保护性耕作。实施旱地改造为水田土地整治工程,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开展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建设力度,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2825万亩。严格控制工矿企业排放和城市垃圾、污水等农业外源性污染。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

适度退减耕地。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按照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退耕还林,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乡村风景林建设等一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四)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

严守水资源红线。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加强用水总量管理,实现农业灌溉用水量稳中有降。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60亿立方米以内,2030年控制在264.63亿立方米以内。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适度退减灌溉面积。

发展节水灌溉。不断推进节水灌溉发展,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1。根据区域气候、水源、土壤、地形、作物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到2020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加强节水减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旱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五)治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

防治农田污染。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到2020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努力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使用技术、生物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和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应用技术,推进病虫害安全科学用药、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努力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为重点,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充分考虑农田生态系统完整性,按比例配置生态稳定塘(沟、渠等)、人工湿地、生态拦截沟、植物缓冲带等拦截消纳工程设施,因地制宜对现有灌排系统及其配套设施进行综合整治,阻控农业面源污染进入受纳水体,维护农田生态环境。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用途管制,建设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省控监测点。综合治理地膜污染,推广加厚地膜,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示范推广和回收利用,加快可降解地膜研发,到2030年农业主产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基本回收利用。

综合治理养殖污染。加大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力度,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实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工艺,推广农牧结合和工业处理等模式,促进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到2020年和2030年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全面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三区”规划,规范畜禽养殖场建设。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建设,推行资源化利用。严格控制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开展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生态修复,发展滤食性、草食性净水鱼类生产,推广高效安全复合饲料,逐步减少使用冰鲜杂鱼饵料。

治理农村环境。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饮用水水源,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村为单位,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向肥料、燃料、饲料的资源转化;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美丽乡村,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和田园景观。

(六)修复农业生态。

增强林业生态功能。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强化森林经营管理,大力开展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加强碳汇造林试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4%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到5.5亿立方米。

保护草地资源生态。加强天然草场、高山草甸、草地自然保护区等资源保护,加大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力度,推行草畜配套,推进草地畜牧业发展。

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严控用水总量,落实水功能区划,开展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加强入河湖排污口监管。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河长制”和“河湖蓝线”管理,推动河湖水域确权划界,强化湖库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提升河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承载能力,保持河湖健康。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推广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模式,采用“种草投螺”生态修复技术,推进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修复,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加大鄱阳湖和渔业生态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探索实施捕捞渔船减船转产,更新淘汰高耗能渔船,推广标准化渔船船型。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开展濒危动植物物种专项救护,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预警体系,遏制生物多样性减退速度。加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督促各地加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提升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优质野生动植物遗传资源的群体规模。建立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体系、风险性分析和远程诊断系统,建设综合防治和利用示范基地,严格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七)严格农业执法。

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要求,整合执法力量,提高队伍素质,改善执法条件,提升执法水平。落实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各类法律法规,加强属地执法和跨行政区资源环境合作执法、部门联动执法,依法严惩农业资源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果的监测与督察,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损害赔偿制度。

四、区域布局

针对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的原则,将全省划分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重点发展区。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粮食主产区和油菜、柑橘、生猪、水产等其他农产品主产区,承担着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主体功能,包括鄱阳湖平原主产区、赣抚平原主产区、吉泰盆地主产区、赣南丘陵盆地主产区等四个主要区域。既要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产能,又要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

(二)适度发展区。立足资源环境禀赋,兼顾农业生产和保护生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适度发展。该区域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建设,加快草地畜牧业发展,推进种植业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

(三)保护发展区。主要区域为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和生态旅游区,是全省生态安全屏障。主要包括怀玉山脉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武夷山脉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幕阜山脉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罗霄山脉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南岭山地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以及依法设立的国家级、省级及以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相关区域。该区域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得损害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整性。

 

五、重大工程

围绕重点建设任务,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集中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引导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等社会投入,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水土资源保护工程。

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建设项目。加大涉农部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整合发改、财政、农业、国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部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对现有灌排系统及其配套设施、田间道路、田块格局进行综合整治,建设成“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绿色生态农田,打造粮食生产稳产高产区。项目建成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亿斤,其中稻谷480亿斤;粮食单产水平达到410公斤左右。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养分平衡,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在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粮食主产区和赣西粮食高产片等主要粮食产区,推广应用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等地力培肥措施,对不适宜种植绿肥的冬闲田开展冬耕晒垡。在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南方早熟梨等优势水果产区及各主要城市周边蔬菜产区示范应用增施商品有机肥。在土壤酸化趋势较明显的地区,结合绿肥种植和秸秆还田等培肥措施,适当增施石灰等碱性土壤调理剂。开展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试点,剥离的耕作层重点用于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

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以“在污染的土地上种出合格的农产品”为目标,按照“在生产中修复,在修复中生产”的思路,实行科学分级,分类治理,有效管控,建设一批不同污染程度、不同种植模式的耕地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积极探索符合我省省情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模式。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优势产区,以保护优先,从源头上严控污水灌溉;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风险区,以预防为主,规范农用投入品使用;在农产品产地轻度污染区,设置为达标生产区,以治理为重,实施生态修复;在农产品产地中度污染区,设置为管控专产区,以调结构为要,改变生产种植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在农产品产地重度污染区,设置为禁止生产区,改种非食用作物或高富集树种。到2020年,污染治理区食用农产品达标生产,农业面源污染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配套修建塘坝,配合实施沟道整治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密度大、坡耕地集中地区,尤其是高安、丰城等地区,建设坡改梯及其配套工程。

高效节水项目。加大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继续推进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加强节水减排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项目。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地区,退减灌溉面积,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对地下水超采区内取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的取用水户,逐步改用城镇公共管网供水;取用地下水作为环境用水的取用水户,停止使用地下水,改用地表水、再生水等替代水源。对采取管理措施仍不足以使地下水位恢复的超采区,可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如人工回灌、人工回填等进行综合治理。

农业资源监测项目。以江西省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和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为基础,建设和完善遥感、固定观测和移动监测等一体化的农业资源监测体系,建立耕地质量和土壤墒情、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土壤环境监测网点,建立土壤样品库、信息中心和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健全农业灌溉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农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推动农业资源数据共建共享。至2030年,建立田间监测站14个,流域监测8个,负责开展本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样品采集与处理,承担常规指标监测分析,建立本辖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和监测档案。

(二)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

畜禽粪污综合治理项目。以生猪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种养结合的思路,建设一批畜禽粪污收集储存转运、固体粪便集中堆肥或能源化利用、污水高效生物处理等设施和有机肥加工厂。在生猪调出大县,建设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和有机肥生产设施建设。

化肥氮磷控源治理项目。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进农业生产增施有机肥,推广高效肥和化肥深施、种肥同播等技术;实施平缓型农田氮磷净化,开展沟渠整理,清挖淤泥,加固边坡,合理配置水生植物群落,配置格栅和透水坝;实施坡耕地氮磷拦截再利用,建设坡耕地生物拦截带和径流集蓄再利用设施。

农药控源治理项目。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监控及远程诊断系统,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安全科学用药,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现代高效植保机械,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建设农药溯源管理电子监管平台,实施农药条码可追溯管理制度,强化农药生产和经营源头监管;加强农药使用监管,加大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药使用监控,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项目。在农膜覆盖量大、残膜问题突出的地区,加快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农膜,集成示范推广农田残膜捡拾、回收相关技术,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和再利用加工厂,建设一批农田残膜回收与再利用示范县。在农药使用量大的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收缴农药、农药废弃物无害化存贮和销毁中心,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和危害管理平台,实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补贴制度。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秸秆机械还田,大力推广秸秆覆盖、生物菌剂快速腐熟还田和秸秆堆沤还田技术,推进秸秆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根据秸秆资源情况,合理布局秸秆发电项目,鼓励生物质能电厂与秸秆收贮企业签订秸秆利用长期购销合同,优先收购利用秸秆,做到应收尽收,确保收贮企业秸秆有出路、电厂利用秸秆有来路。鼓励发展秸秆固化成型或炭化、秸秆沼气等秸秆燃料化产业,鼓励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牲畜,鼓励养殖场(户)和饲料企业利用秸秆生产饲料(包括过腹还田),引导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编织品、人造板材、包装材料等产品生产。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通过明沟暗渠相配套的形式,完善村庄内部的排水排污管网,有条件的地方实行雨污分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有效开展厨房用水、洗衣用水、洗澡用水及沼液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配置储水箱、增压泵、新建或改建水冲式厕所;建设厨房下水道,提高农户改厨改厕标准;人畜分离,硬化畜禽圈地面,建设固液分离设施。按照“户集、村收、乡转运、县处理”模式,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根据农户自主选择情况开展房前屋后绿化硬化美化,发展庭院生态种植,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等。

(三)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在符合条件的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以及重要水源地15至25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植树。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发展木本粮油。

湿地保护项目。加强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省重要湿地保护,重点建设都昌候鸟、青岚湖、宜黄中华秋沙鸭等湿地类型或以湿地为依托的野生动物类型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以鄱阳湖区为主体的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强化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至2020年,力争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森林公园数量超100个。

水域生态修复项目。推进水产养殖污染减排,科学界定养殖容量,划定养殖功能区域,全面禁止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开展肥水养鱼(包括化肥或复合肥、粪肥或沼肥等有机肥养鱼等),全面禁止在饮用水保护区内开展投饵养鱼,严格限制在非饮用性水源性的湖泊、水库等大水面进行投饵性“三网”养鱼。在水源涵养区,综合运用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整治生态河道和农村沟塘,改造渠化河道,推进水生态修复。加强鄱阳湖涉渔工程监管,规范鄱阳湖采砂及水下作业秩序,保护好渔业生态环境。继续实施渔业转产转业及渔船更新改造项目,加大减船转产力度。以鄱阳湖区为重点,全面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监测和增殖放流。

农业生物资源保护项目。在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珍稀濒危的农业生物资源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建设一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国家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控区,建立农业野生生物资源监测预警中心、基因资源鉴定评价中心和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网点。在规划区内,建设16个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区(点),其中国家级保护(区)点9个,省级保护点7个。

(四)试验示范工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选择不同农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建设耕地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渔业资源生态修复、畜禽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多个类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优先在具备条件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工作。在鄱阳湖流域选择人口约10万、耕地1万公顷、流域面积2000公顷、工业污染少的封闭式小流域,实施农田氮磷拦截、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地膜回收、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精准施肥施药、水产健康养殖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工程,加强单项治理技术的集成配套,积极探索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总结一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技术、新模式和新经验。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法律保障。

围绕江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目标,以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立法为重点,研究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以及耕地质量保护、农药管理、肥料管理、农业环境监测、农田废旧地膜综合治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农业节能减排等法规规章,推动《江西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江西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强化法制保障。制修订耕地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膜、饲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等标准,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培训,更新执法装备,严格农产品安全、动物疫情和植物疫情、渔业资源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农药、兽药、鱼药以及其他农业法规监督执法,以法律手段鼓励生态农业经营。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保障新闻媒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动员公众、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与监督。逐步推行农业生态环境公告制度,健全农业环境污染举报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二)强化投入保障。

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加强涉农资金整合,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领域,构建多元投资体系。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支持,推动投资方向由生产领域向生产与生态并重转变。建立各级财政农业投入稳步增长机制,投资重点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倾斜。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力度,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健全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资金管理新方式,健全完善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和问责机制,提高使用效率,确保财力集中用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涉农项目资金管理格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完善财政等激励政策,落实财税政策,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等措施,推行第三方运行管理、政府购买服务、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等方式,引导各方力量投向农村资源环境保护领域。将农业环境问题治理列入利用外资、发行企业债券的重点领域,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三)健全完善扶持政策。

全面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按照优化存量、增加总量、完善办法、逐步调整的要求,继续实施并健全完善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农机具购置补贴、动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等政策。研究实施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等措施,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开展。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生态修复保护政策。支持优化粮饲种植结构,支持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生物炭改良土壤、积造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支持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开展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探索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补助向渔业可持续发展方向调整,继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落实好公益林补偿政策,完善森林、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优质安全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设。

(四)强化科技推广应用。

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重点推动种业创新、耕地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农药减施、高效节水、农田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治理、气候变化、草原生态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协同攻关,组织实施好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力度,支持和引导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按照规定对于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给予奖励。

强化人才培养。依托重大农业科研、推广项目、重点学科和人才培训工程,加强资源环境保护领域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农业高等教育、农民职业教育等培训渠道,培养农村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积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阳光工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建设市、县、乡三级统一、规范、联动的功能全面的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给予重点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健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积极开展水资源确权登记试点和水权交易试点,建立水权制度,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实现按方收费方式,推行分类水价和超定额用水水价,引导节约用水。建立农业碳汇交易制度,促进低碳发展。培育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专业化企业和组织,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实现市场化有偿服务。

树立节能减排理念。树立节能是“第一能源”、节约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高效、低碳发展。引导全社会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改变不合理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发展低碳经济,践行科学发展。鼓励企业和农户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按照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走绿色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道路。

(六)用好国际市场和资源。

合理利用国际市场。依据国内资源环境承载力、生产潜能和农产品需求,确定合理的自给率目标和农产品进口优先序,保持国内市场稳定,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加强进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和质量监督管理,完善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参与国际与区域农业政策以及农业国际标准制定。

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引导企业投资境外农业,提高国际影响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贸易合作,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国外先进环境治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

(七)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地方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主体,要充分认识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系统推进。要围绕规划目标任务,统筹谋划,强化配合,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推动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部门合力。农业部门要主动靠前,强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组织指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改委、财政部门要加强涉农资金整合,从重大政策、资金、项目上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利、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将耕地红线、资源利用与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目标责任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