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耕地地力保护亩平补贴标准为何每个县(市、区)不一样?

耕地地力保护亩平补贴标准为何每个县(市、区)不一样?

来源:湖北农业厅2016-06-14 08:55:52

近日,耕地地力保护亩平补贴标准为何每个县(市、区)不一样成为农民热议话题,那么耕地地力保护亩平补贴标准是怎么划定的呢?以湖北省为例,省财政厅依据2012年至2014年《湖北农村统计年鉴》各县(市、区)三年的粮食产量、常年耕地面积等有关因素,测算分配补贴资金到各县(市、区),其目标是保护耕地地力,“藏粮于地”,提升粮食产能。因每个县(市、区)的补贴资金总规模不一样,核实的耕地面积也不相同,计算出每个县的亩平补贴标准就不一样。

问:每个县(市、区)的亩平补贴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答:每个县(市、区)根据省财政厅2016年分配的资金总规模加上上年少量结转的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另行安排的资金,作为2016年补贴资金总规模,按经地方政府审核确认的补贴总面积,计算出本县耕地地力保护的亩平补贴标准。

问:为何要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协议实行备案管理?

答:为防止出现重复申领补贴的现象,避免农户之间、村组与农户之间、农场与农工之间因经营权属不清发生纠纷,必须对土地经营权发生流转签订的协议实行备案制度,归口到乡镇经管站统一管理。包括农户之间、农户与村组之间、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农场与农工之间、农场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签订的经营权流转协议都必须报乡镇经管站备案,作为申领补贴的凭据。

附:亩.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顷。

“亩”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献中,“亩”往往是对“私田”的称呼;“田”往往是对“公田”的称呼。“一亩”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约相当于0.2907市亩,那么,当时100亩就相当于29.07市亩。

如果从还原出来夏、商井田模型并加以分解,就不难看出“亩”其实是夏、商时代农户在井田所耕种的土地规划状态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其实,“亩”字的繁体字为“亩”,其中“亩”部表形,“久”部是对“亩”的当时的实际存在状态或者说结构的进一步的解释,这样一来,只要认识到夏、商的井田模型或者说农户耕作的具体的土地规划形,“亩”对于自身解释的对象是可以不言自明的一种字符或者符号。所以,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亩”在夏、商时代也许既是对一户农户所耕作的一块土地如夏朝50亩、商朝70亩的称呼。而夏、商井田模型与周朝井田模型是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的,孟子正是把周朝井田耕作面积套入商朝井田模型中从而使得他的解释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的。历史上许多关于井田制度的讨论也未能解决这一问题以至于无法把其中的矛盾性予以解决。可见,解决夏、商与周朝之间的井田模型实际上是进一步讨论井田制度的关键所在。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