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两会代表献策,解决随迁子女异地就学问题

两会代表献策,解决随迁子女异地就学问题

来源:互联网2016-03-08 17:27:49

随迁子女就学,一直以来对于各方面都是头疼的难题,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是孩子未来大计,而城市教育资源面临的压力也不可否认,究竟如何妥善解决?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献言献策,为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出主意。

制度革新,打破经费僵局

就在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打破原先农村、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别设计的模式,实现相关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按照以往的制度,随迁子女只有在户籍所在地才能享受财政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一旦流动到城市就享受不到,这就造成了人的流动与义务教育财政经费的凝滞。对于流入地来说,接受随迁子女越多,承担的教育投入也越多。这使得教育资源在流出地的结构性浪费和流入地结构性紧张并存。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认为:“新出台的‘钱随人走’政策正好缓解了当地压力,为异地就学的推进提供了可靠支持。”

教育质量如何改善?

教育经费问题得以解决,想让随迁子女真正和城里孩子享受到一样质量的教育,还要迈过哪些坎?

最大的难点在于公办学位的不足。罗伟其代表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随迁子女的流入每年都是成万人增加。可现在即便有钱,却根本来不及建学校。2015年,深圳市拿出了一半的公办学位来解决随迁子女异地就学问题,却只能满足23%的随迁子女享受公办教育的需求。

一边是稀缺的学位、师资,一边是日益增长的随迁子女群体就学需求,异地就学如何才能真正破冰?

钟秉林委员建议,要从顶层设计上把好“规划关”,应把异地就学这一问题纳入地方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根据适龄儿童的人口分布等规划好城镇教育事业规模。同时,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新建学校、增加师资。此外,还可以推行将流入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编制纳入全国的统筹考虑。

结合流入地普遍状况,罗伟其代表认为,可用民办教育的发展补齐短板:“适当拓展公办学校空间;由政府购买部分学位;把民办学校水平提高,让家长觉得上民办校也是一个选择,而不是被迫的无奈。”

宋永忠委员则建议实施“流动编制”,他认为,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之下,教师的师资分布应该更为灵活,满足不断变化的需要,可以建立“地方师资储备库”,随时接受统筹调配,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

人大代表们的建议也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心声,相信随着两会的推进,和未来两会精神的传达,随迁子女异地就学问题也会慢慢不再是大家头疼的难题。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