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2021年两会退休年龄新政策:为什么要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两会退休年龄新政策:为什么要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来源:土流网2021-03-11 14:07:59

有关于“退休年龄”的话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一直都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2021年全国两会,延迟退休再次引发热议。那么,2021年两会退休年龄新政策是怎样的?为什么要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一、2021年两会退休年龄新政策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5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二、为什么要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1、国情需要

(1)延迟退休是全球化趋势

其实,关于“延迟退休”这些年一直都是大家最关心切身利益。并且也是全球发展趋势,全球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是65岁、67岁,日本还想调整到70岁退休,美国也是到了65岁才算正常退休。但中国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可以说是全世界退休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人人均寿命增长

此外,2019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中国人人均寿命77岁。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3.64岁,中国女性平均寿命为79.43岁。所以说,延迟退休年龄也在情理之中。

(3)人口老龄化压力大

目前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急速发展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按照中国当前退休方案,预计到2020年,达到退休年龄人口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准退休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30%以上。而目前我们国家的参保缴费率只有38.8%,抚养比是2.55:1,到2050年会下降到1.22:1。

2、开展延迟退休的意义是什么?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对退休年龄的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到逐步提高男女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国际性的趋势,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经济人口总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合理地提高退休年龄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尤其是启动时机和推进速度,对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的接受程度等都要有所考量。而评估不同的退休方案,就需要结合实际数据对制度运行、基金收支、劳动力变化等相关数据进行精算预测,重点为新退休少退系数、新增退休人员、制度内抚养比、财政补贴、基金积累支付年数、劳动力和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等指标。

3、开展延迟退休的目的是什么?

一是为了规避基金中长期风险、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

二是为了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劳动力。有效的、可推动实施的延迟退休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保证基金平稳运行,保障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保障制度能抵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基金缺口问题;二是保证参保人员、退休人员结构合理,制度内抚扶养比能保障制度正常运行;三是保证在实施相关方案时,所受到的阻力较少、投入的行政成本较低;四是保证增加财政投入在承受范围内,保证财政有能力、有资金来解决改革所需要的增量投入;五是通过延迟退休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充足的劳动力。

总的来说,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具体执行时间目前还未公布,但可以知道,在执行延迟退休政策后,每过一年或几年调整一次,每次延后退休年龄几个月,逐渐延迟到预期的退休年龄。这样在减少经济冲击的同时,可以产生时间缓冲效应。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