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流转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迅猛发展,我国各地土地合作社纷纷成立,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组织的新生力量,在盘活农村资产、加速土地流转、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业内人士指出,土地以合作社方式流转有三点优势:一是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保持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稳定,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合作社成为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载体使土地经营权能够有序、透明、规范地推进,避免出现“暗箱操作”之弊端;三是通过合作社与企业合作经营,存地农民还可分享耕地的增值效益。不难看出,土地以合作社方式流转与以土地股份制流转相比较,合作社是更有效的形式。由于农民能够参与合作社各个环节的利润分配,所以土地合作社更有利于保障农民的权益。
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哪些方面?以哪种形式获利?
近几年,土地流转工作正在农村陆续推进当中,而在这其中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土地散、效益低等问题。那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哪些方面?以哪种形式获利呢?
一、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1.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经营范围一: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
农村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承包方有补贴吗?
网友提问:“农村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承包方有补贴吗?”其实今年土地流转国家是有补贴政策的,不管你是流转给合作社还是其他个人组织,但是国家只是做出一个总体的要求,各个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流转补贴领。而且流转补贴也分流入方和流出方之分,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下。
1. 13个试点地区的土地流出方可领100元/亩补贴
今年,我国针对“土地流转财政补贴”在浙江、江苏、广东、河南、贵州等13个试点省份进行了试点,把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可以享受100元/亩的补贴,部分地区还在此基础上给予农民其他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浙江海盐县还给承包地全部流出10年及以上的土地流出方发养老保险补贴,具体参看《海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第2条第6款。
农机合作社给土地流转提供了哪些好处呢?
近年来,农机合作社已为农户们提供了很多好处,其不仅可以将土地、劳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诸要素优化组合,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还能让农民享受“三化”,那农机合作社给土地流转提供了哪些好处呢?
一、解决了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土地由农机合作社流转以后,种、管、收、运等环节不要操心了,粮食能直接搬运到家,解决了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合作社流转土地,农民变身“农民工”,收益如何?
7月的郴州,酷暑难耐,然而在苏仙区坳上镇新丰村,合金种养专业合作社雇佣的农民正在对葡萄园里的葡萄架修剪枝叶,还有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顾客在葡萄园里自行采摘,整个葡萄园里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我基本上不拉到本地市场去卖,除非是一些游客自行到葡萄园里采摘,目前我们所有的葡萄都是和深圳市元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通过电商,直销广州、深圳、香港,每斤可买卖到18元,供不应求。”合金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笑着对我们说。
眼前这个穿着随意的中年男人名叫何金,苏仙区卜里坪街道长冲铺村人,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走上发展生态农业之路。“2006年,我妻子怀孕,那时她非常想吃葡萄,于是我就在自家的田地里种植了2亩葡萄。那时候为了肚子里宝宝的健康,我所有的葡萄从种植到收果未打过一次农药,施过一次化肥。等到葡萄成熟时,我的几个朋友到我家吃过后评价非常高,并且推荐给了几个老板。几天后,一个广州老板来到我家,收购了所有的葡萄,而且价钱给出了10元一斤,并且承诺以后有多少他就收购多少。正是这样的一次机遇,让我看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景,次年我又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葡萄”。
农户为何主动找合作社流转土地?能多挣钱吗?
2013年初,崔强和5位农户联合注册成立了强强农机合作社,用实际行动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创富带富。合作社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台、覆膜机5台、玉米收割机3台、筑埂机2台,还有施肥机、播种机等配套机具20多台套,为合作社大量流转土地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障,还可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建有现代化红干椒育苗大棚4栋,合作社与农机、农艺、农技相结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用辽宁来的几名专家的话说,这家合作社率先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很多地方都需要龙头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主动找农户流转土地,可在伊和乌素嘎查,为什么变成了农户主动找合作社?
崔强细心地告诉笔者:2012年,该嘎查探索开展了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试点工作,依法流转土地570亩,由于当时没有合作社,崔强本人以每亩800元承包费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当年取得良好效益,农户认识大幅提高。到2015年,流转土地达到2300亩,占全嘎查总耕地面积25.6%,种植的红干椒、膜下滴灌玉米使每亩收入1616元。合作社带动能力逐年猛增,就是因为合作社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运作所创造的高效益让加入流转的农户尝到了甜头。
合作社、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抵押贷款流程详解
近日土地流转抵押贷款政策开始逐步下达,目前各地主要处于确权的阶段。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究竟为何物?
从整体上来说,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流转。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或者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也就是所谓的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的行为即为土地流转。
土地抵押贷款即为以流转土地使用权作抵押来对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个体承包户、家庭农场和土地合作社等进行贷款发放。涉农金融机构有权根据贷款合同,来监督项目资金运行,到期偿还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可依法对土地使用权及地面作物进行拍卖获偿。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属于贷款行业的创新延伸,不仅有效保证了农村规模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并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还实现了政、银、企、农村规模经营业主等多方共赢的目标。以下为合作社流转土地与家庭农场土地流转贷款模式详解。
鼓励土地向农机合作社流转
现在一些地区存在土地流转者单方毁约甚至跑路,地租难以兑现。退回的土地要么地界匿迹,要么机井、管道严重损坏,甚至错过农时出现耕地撂荒等现象。因为下乡种地的“老板们”中,有的是基于朴素的农业情结,有的是看到了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有的以为做农业比其他产业更容易,不排除有个别资本是以套取国家补贴为目的进入农业的,甚至是以“圈地”或非农化为目的。由于对农业基本属性、农业投资的复杂性、长期性和风险性缺乏深入认识,造成了下乡资本的盲目投资,这使得地租也就一涨再涨,真正想中地的农民却流转不到土地。结果赔钱的是下乡资本,受伤的是农民。
去年,中央发布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规定:“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按面积实行分级备案,严格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浪费农地资源、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防范承包农户因流入方违约或经营不善遭受损失。”但实际上,土地流转是企业和农民之间“分散的市场交易”,事中事后的监管难度很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选择好土地流转的主体。关于这个问题,《意见》也有规定:“积极推广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
所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当成为土地流转的首要选择。农机专业合作社所拥有的现代农机设备价值不菲,这就决定了农机合作社必须充分利用好农机“种好地、收好粮”以尽快收回成本,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地流转非农化、非粮化;农机合作社为了夺取丰产丰收,更乐意在耕地质量提升提升上下工夫,比如秸秆还田、土地深松深耕等;把土地流转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形式灵活,比如彻底流转、作业流转、合作流转等;农机合作社的社员使用现代农机进行生产,这让他们更懂现代农业,这是培育新兴职业农民的“好学校”,也是增加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含量的“好途径”。
农机合作社还可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与生产效率结合的最优化。湖南省衡阳县农机局局长邓玉争认为:“从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最佳的结合点来说,一个小型农机合作社耕种300亩最为合适,这个规模可以使一台大型拖拉机、一台插秧机、一台收割机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年收入可能达到20万元左右。如果有2套这样的农机设备,可以流转600~700亩的土地,一年经济收益可达40~50万。如果有3套这样的农机设备,可流转土地1000亩左右,一年的经济效益可达70~80万。这些规模对于缺乏资本但懂得如何种地的农民来说,组建起农机合作社就可以承担得起,而且效益相当可观。”
农业部首次发文明确:鼓励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鼓励一部分具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这是近日农业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里明确提到的。
在今年9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现场会上,提出到2020年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总收入超过8000亿元。
对此,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指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是解决农业生产“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重大问题的现实途径。
甘州丰和绿业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效益高
甘州讯 甘州区梁家墩镇迎恩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魏自民创办的甘州区丰和绿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跨区域流转土地1500多亩,发展订单蔬菜种植,年收入20多万元。
近年来,该蔬菜专业合作社瞄准城郊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的优势,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的路子,流转本村土地350亩,种植娃娃菜、西兰花、洋葱等高原夏菜进行订单销售,年收入10万元。该社不断扩大订单蔬菜规模,多方筹资200万元,和本村6名党员合作流转民乐和外乡镇土地1000多亩,种植马铃薯、洋葱等蔬菜。在长安、党寨、三闸等乡镇承包土地800多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82份,引进蔬菜新品种6个,种植西兰花、菜花、娃娃菜等高原夏菜,与嘉禾绿色农业公司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蔬菜远销新疆、青海西安等地,全年销售蔬菜800多万吨,销售产值达2000多万元。 (杨晓宏)
山东东明3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多亩
近年来,山东省东明县大力发展和培育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与农户联结比较紧密、经营机制比较灵活、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等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农机化作业与农村土地流转相结合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截至目前,全县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3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5000多亩。
在东明县,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土地入社的方式将自己的土地交给农机合作社经营,农机合作社根据土地综合情况,为新入“社”土地定产定价,农民每年可获保底受益800——1000元/亩。合作社根据种植计划,连片实施机械化作业,开展规模种植,农民不干预合作社合法农业生产。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农民不仅自己的收益得到保证,而且也彻底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不再常年被拴在“一亩三分地”上,可以放心从事二、三产业务工赚钱,劳动力转移务工目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目前,东明县已启动2011年合作社建设工程,计划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9个,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