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土流网是干什么的?
点击播放

土地流转专业平台

正在收听马铃薯巧防环腐病攻略:发病症状、原因、防治措施有哪些?

马铃薯巧防环腐病攻略:发病症状、原因、防治措施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2018-09-05 22:39:56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黄眼圈,转圈烂,病原菌为棒状细菌。目前已遍及全国各马铃薯产区,而发病率高的地块大幅度减产。那么马铃薯种植该如何巧防环腐病?发病症状、原因、防治措施有哪些?

一、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病原因

环腐病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病菌也可以在盛放种薯的容器上长期成活,成为薯块感染的一个来源。病菌主要靠切刀传播。

环腐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很短,但在土壤中残留的病薯或病残体内可存活很长时间,甚至可以越冬,但第二年或下一季其再侵染的作用不大。收获期是此病的重要传播时期,病薯和健薯可以接触传染。在收获、运输和入窖过程中有很多传染机会。

二、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病症状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主要分布在夏季较凉爽的地区,国内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

1、马铃薯感染环腐病会出现植株生长迟缓、节间缩短、瘦弱、分枝减少、叶片变小等症状。

2、染病薯块经过贮藏后,薯皮会变为褐色,病株薯尾部皱缩凹陷,环腐部分也有黄色菌脓溢出

3、薯块皮层与髓部易分离,常致软腐病菌二次侵染,使薯块迅速腐烂。

三、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措施

1、从无病田选留无病薯块,播种前进行严格挑选并进行消毒处理,使用草木灰加新高脂膜拌种后在行下种,可减少病菌侵染。

2、生长期及时松土、培土起垄、浇水、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喷施地果壮蒂灵,提高土豆吸水吸肥能力,增强免疫性,保障土豆高产优产。

3、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同时应及时拔除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以减少田间病菌源。

4、提倡小整薯播种。先整薯催芽后切,切刀严格消毒。小整薯生命力强,抗病性好,同时避免环腐病菌等交叉感染,也避免切面愈合不好和腐生菌的入侵。

生产上提倡优先选用小整薯作种薯。需切薯时提倡先整薯催芽,播前现播现切,以避免切面与切面长时间接触。催芽前严格挑选、剔除病薯。切薯时每人尽可能多准备切刀,切刀先进行必要的酒精或火焰消毒,切时观察切面,发现切面有维管束变为乳黄色至黑褐色时,首先剔除病薯,再换切刀,切前先把切刀放入50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10分钟以上。

5、与非茄科蔬菜轮作两年以上。

6、选择抗病品种进行栽培,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土壤进行种植,合理密植。结合中耕松土,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病穴处撒生石灰消毒。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显示全文
点击右上角分享
使用土流网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优质土地推荐
耕地 林地 园地 商服用地 养殖用地
查看更多土地  >

土流网APP全新升级

政策补贴免费查,掌握农业最新动态!

立即下载
你可能感兴趣
加载中...
前往土流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