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2016-09-02 16:07:04
我国旱农地区水资源的基本特点是:降水有限,水资源数量少,作物水分亏缺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旱十分突出,且降水年变率和季变率大,旱灾频率高;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蓄水保墒难;地形破碎,水低田高,用水难度大。由于旱农地区面积大,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也大,因此,不同旱农地区,水资源特点的表现程度也不尽相同。
1.降水有限,水资源数量少,作物水分亏缺量较大
半干旱偏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之间,80%保证率的年降水量为200~250毫米。地上水和地下水贫乏,每公顷耕地和草地每年只有150立方米左右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量(26 295立方米/公顷)的0.06%。作物平均亏缺100~130毫米的水分。
半干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0~450毫米,80%保证率的年降水量为250~400毫米j地上、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少的每年每公顷平均498立方米,仅为全国公顷平均水量的1.9%;多的每年每公顷平均为2 088立方米,也只为全国公顷平均水量的7.9%。作物平均亏缺多达60毫米,较好的情况可略盈20毫米,但不稳定。
半湿润偏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50~600毫米,80%保证率的年降水量为400~500毫米。黄河、海河和辽河流经本区,水资源较前两区丰富,但公顷平均水量也只有2 820~4 200立方米,是全国公顷平均水量的11%~16%。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年变化率、季变化率大,春旱突出,旱灾频繁
我国绝大部分旱农地区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6~7月份或7--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50%~70%,而春、冬两季6 个月内仅占10%~20%,从而造成春旱突出,一般春旱频率达70%,严重的达90%以上。另外,降水年变率和季变率大,一般来说,降水变率由东北至西北逐渐加大,如东北地区一般为15%~ 20%,华北地区为25%以上,西北内陆地区可达30%~40%。各地最多与最少的年降水量差异一般为2~3倍,如陕西榆林地区,年降水量最多曾,达578毫米,最少则仅为192.2毫米,相差3倍。还有差异更大的,如呼和浩特,1959年降水量为929毫米,而1966 年仅为151.1毫米,相差6倍之多。由于夏季季风的影响,不仅年降水变率大,也使季变率大,如榆林地区,7月份平均降水为96.6 毫米,但最多年曾达213.6毫米,而最少年仅为19.2毫米,相差达10倍以上。由于年变率和季变率大,干旱必然频繁,因而有“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等说法。
3.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旱农地区多暴雨,如黄土高原16个县、市28年内共发生1 710场暴雨,年暴雨次数少则1. 32次,多达6.10次,最多年甚至达12次。暴雨多集中在6~8月份。单场暴雨历时在3小时以内的占70%~80%,历时1小时以内的暴雨强度大,出现的机会也多。暴雨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高达81. 4Y6~93. 4%,其中重度流失面积占4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4 000-- 10 000吨,“三跑田”比比皆是。
4.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蓄水保墒艰难
旱农地区冬春季节,盛行干燥寒冷的西北风,因而土壤水分剧烈蒸发,蒸发量常成倍地大于降水量,致使春季平均相对湿度偏低。春季土壤大量失墒,影响春播作物发芽,甚至在半湿润偏旱地区,春季土壤耕层水分也常常难以保证全苗。
5.地形破碎,田高水低,用水难度大
旱农地区除部分是平整的川地和低塬外,多为丘陵沟壑地区, 占旱农面积较大的黄土高原,高平原既少又高,河床深,切水面低下,高低相差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有水难利用。另外,有许多地区地下水埋藏很深,常达100~200米,打深井提水灌溉也很困难。一些墚峁纵横的丘陵沟壑区,更不便于灌溉。
从上述各点可看到我国旱农地区的水资源在数量上不足、不稳,而且利用难度大。因此,如何充分地利用全部的天然降水将其蓄于土壤,储于水窖供作物生长发育之需,成为发展旱农生产、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课题。
旱地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
旱地水资源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作物的高效利用上。由于降水是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分的重要来源,因此,使较多的降水为作物利用是旱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采取工程、农艺和生物等方面的节水技术措施,着重提高4种效率,即雨水集蓄效率、输水效率、灌水效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雨水集蓄效率是指单位面积降水量与蓄水设施(旱井、水窖等,也可包括农田土壤)贮水量之比;输水效率是指输送到农田的水量与初始引入输配水系统的水量之比;灌水效率是指农田作物耗水量与送入农田的水量之比;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指农田消耗单位水分(包括降水和灌水)所生产的产品产量。
工程节水措施主要包括建设蓄水工程、改进输水方法和灌水技术等,虽然造价高,但技术规范,作用显著,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初级阶段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农艺节水技术包括覆盖栽培、合理耕作、品种选用、作物布局等,与农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投资少,易于推行,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生物节水技术是根据作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和需水规律确立的,它的直接作用是提高蒸腾水的利用效率,同时是采取相应工程和农艺技术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实现农业节水增产的潜力所在。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代, 运用各种节水技术,完全有可能做到旱地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并实现旱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
旱地节水灌溉技术之沟灌技术
果园的节水灌溉方法有哪些?
2020第26届内蒙古农博会暨节水灌...
光泽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先建后补、自...
“节水灌溉技术”滴灌设备一亩多少钱?...
2018年第23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
关于《松溪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先建后...
农田节水灌溉水泵如何分类及选型?
新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哪些?
我国旱地水资源问题,制约农业发展
我国旱地农业发展——节水农业项目
发展旱地农业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途径
中卫土地流转与高效节水“两翼齐飞”
中卫土地流转与高效节水“两翼齐飞”
河南郑州水浇地、旱地、工业用地等出租...
复制成功
微信号: bieshu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