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位置
公交路线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局附近的公交站:
临渭区政府、临渭区政府(中心广场)、中心广场、方圆商厦、恒昌大厦、邮电大楼、朝阳路大街十字、国贸大厦、朝阳大街十字、朝阳街十字、市气象局、城乡建设局、市城乡建设局、西岳十字、西岳商场、西岳路十字。
渭南市临渭区农业局附近的公交车:
12路、216路、318路、3路、4路、5路、1路、2路、309路、16路、6路等。
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中、省、市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起草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二)研究提出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三)指导全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组织落实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和产品品质改善,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财政性资金安排意见。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提出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与相关部门协商并组织实施。拟订农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配合市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四)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组织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及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提出农业产业保护、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政策建议。研究制订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负责一村一品发展,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
(五)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参与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六)依法开展对农作物种子(种苗)、草种、农药的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督。监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实施。开展有关肥料的监督管理。
(七)起草有关植物防疫和检疫的规范性文件及实施办法。指导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市内植物(除森林外)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
(八)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开展相关农业统计工作。预测并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组织协调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九)拟订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的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指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十)组织编制全市农业资源区划,指导农用地、草地、宜农滩涂、宜农湿地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拟订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改良政策措施并指导实施,依法管理耕地质量,发展节水农业。
(十一)制定并实施农业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生态物质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承担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
(十二)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农业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管理。
(十三)承担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组织实施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十四)承办市政府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业援外项目,承担农业援外项目的监管工作。
(十五)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领导信息
周新强:男,汉族,渭南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苏新会:男,汉族,渭南市农业局党组副书记。
张力民:男,汉族,渭南市农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农机局局长。
李建民:男,汉族,渭南市农业局党组成员、纪委书记。
张宏义:男,汉族,渭南市农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吕鹏:男,汉族,渭南市农业局总农艺师。
朱晓平:男,汉族,渭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
张雅莉:女,汉族,渭南市农业局副调研员。
组织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事务。承担重要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承担综合性文件起草,拟订全局性工作计划、总结和安排意见;督查检查机关有关制度的落实;承担公文管理、办公自动化、新闻发布、政务信息、机要、保密、档案、信访、安全保卫和值班接待等工作;承担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和机关资产管理;承担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承办农民体协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二)组织人事科
负责党务、机构编制、人事等工作。组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拟订干部队伍建设意见,指导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承办系统领导干部的考察、培养、选拔、任免工作;承办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及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承担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指导农业精神文明建设。
(三)计划财务科(农业项目管理办公室)
负责计划财务与项目管理。拟订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承担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工作;提出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与相关部门协商并组织实施;承办农业建设项目的管理与申报;拟订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指导、监督系统内的财务、国有资产、政府采购管理工作。
(四)市场信息科
负责市场经济与信息相关工作。提出主要农产品和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价格政策建议;拟订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大宗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及时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状况进行预测和研判,指导农产品生产;承担农业统计有关工作,监测分析并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指导农业信息服务;承担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有关工作。
(五)农业产业化科(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负责农业产业化和涉外事务。拟订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发展规划,促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扶持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布局和政策建议;协调农业各产业结构调整和综合平衡;指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承担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承办农业对外援助的有关事宜。
(六)种植业管理科
负责种植业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拟订种植业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种植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及标准化生产;承担耕地质量管理和发展节水农业的有关工作;承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事宜;组织实施农作物资源保护、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组织编制农业资源区划;发布种植业生产信息;组织实施农业抗灾救灾工作。
(七)蔬菜产业化管理科
负责蔬菜产业化经营管理。拟订蔬菜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蔬菜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意见;组织实施蔬菜生产项目建设及标准化生产;负责蔬菜生产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组织协调菜篮子工程。
(八)科技教育科
负责农业科技教育和一村一品工作。承办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相关工作;承担农业科研、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工作;组织农民从业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承担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承担指导农用地、草地、宜农滩地、宜农湿地、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承担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指导农业教育、农民培训和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承担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的工作;负责一村一品相关工作。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规划;承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管理职责,牵头组织协调全市食用农产品从种植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市场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安全追溯、风险评估,提供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负责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组织拟订农产品地方标准并监督实施,承担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有关工作,承担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农业执法检查,协调相关农业执法活动;指导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执法队伍的监督管理;承担农业行政复议,组织行政应诉工作。
设立党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派驻纪检组、监察室。
直属单位
市果业管理局
职责任务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全市果业产业化的发展政策、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草拟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并监督实施。
(二)承担市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综合协调与管理果品生产、加工、贮藏、流通与出口。
(三)负责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审核和项目资金计划的管理和监督。
(四)负责果业科研、教育培训、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宣传促销和标准化管理工作。
(五)负责管理本市果品标志、标识和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六)组织认定和扶持果业龙头企业;协调组织和管理省内外果品营销窗口,引导和扶持果业中介组织,推进社会化服务工作。
(七)指导县(市、区)果业管理部门的工作。
单位类别:公益一类
经费形式:全额拨款
机构规格:正处级
内设机构:设6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负责机关党务、政务、事务的综合管理;负责主要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落实;负责文秘、印章、档案、保密、人事、信访、安全、外事等工作;负责机关后勤服务和接待工作;负责制定机关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负责局机关财务管理、劳资工作;负责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市级和科室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全市果业阶段性工作汇总和上报工作;负责牵头组织包村帮扶工作;负责创文、创模工作;负责人大建议、政协议案汇总上报工作;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综合信息科:负责市建设现代果业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及时掌握全市果业发展情况,组织开展调研工作;负责果业综合性材料组织工作;负责草拟果业发展的政策、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规章;负责果业发展条例实施工作;负责拟定果业发展年度计划、半年、全年工作总结工作;负责果业宣传和信息工作;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生产管理科:研究提出全市果品生产布局,品种结构调整意见,草拟果品生产规划和生产标准;负责全市果树良种苗木的生产、苗木市场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果树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组织开展果业适用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负责优质果品基地和示范园创建工作、果品环境监测及有机果品、绿色果品认证申报工作;负责果品评优工作;负责承办生产方面有关会议;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计划项目科:研究拟定全市果业发展项目计划;负责现代果业、果业科研、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项目申报、管理工作;督促全市果业项目建设的进度,监督资金使用情况;负责全市果业统计工作;负责承办项目方面有关会议;负责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果品产业化科:负责研究制定全市果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环节发展意见;负责市水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进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全市果品企业及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指导工作;负责果用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负责全市果品证明商标和实施果品名牌创建工作;负责全市市场体系建设工作;负责黄河金三角果业发展对接工作;负责承办产业化方面有关会议;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果品贸易促进科:研究制定全市果品销售、出口等环节发展意见;负责全市果品及其加工品的国内外市场开拓、果品展销和出口指导工作;负责全市果品产值、销售、出口等数据统计及市场信息收集工作;负责全市果品营销环境治理工作;负责承办果品营销方面有关会议;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员编制:事业编制18名,在职人员21名。
领导职数:设局长1名、副局长1名、副调研员1名;
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7名(正科级7名)。
其他事项:(一)与渭南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关系。按照渭编发〔2015〕51号文件精神,渭南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市农业局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给予经费保障,由市果业局管理。
(二)与渭南市果业研究院的关系。按照渭编发〔2015〕52号文件精神,渭南市果业研究院设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市果业局负责综合指导协调。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职责任务
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方针政策,制定全市农技推广规划计划,提出全年和阶段性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农作物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市农作物栽培、土壤改良、科学施肥、旱作节水、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农药安全使用、农村能源、生态农业等重大技术推广以及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蝗害、苗情、旱情、墒情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承担农业资源、生态环境、面源污染的监测、保护,土肥质量检测检验、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承担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出全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村一品工作和农药市场监管意见;指导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开展工作。
单位类别:公益一类
经费形式:全额拨款
机构规格:正处级
内设机构:(一)办公室:负责会议组织,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车辆日常管护和正常运行,水、电、暖的管理及费用的收缴,家属院和门面房的管理,信访接待、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和安全保卫。负责财务的预决算,经费的稽核和审批管理,“五险一金”的缴纳,职工工资福利的发放等工作。
(二)人事教育科:负责党务、政务日常工作。组织干部学习教育和培训管理,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负责机构编制、人事劳资管理和退休人员管理;负责文件收发传递归档、保密、印章和人事档案管理,干部职工的考勤考核奖惩和聘约管理;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青妇和纪检监察等工作。
(三)综合业务科:负责综合协调,重要文件和综合材料的起草,农技推广规划计划拟订;负责组织项目申报与实施管理;负责全市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的指导服务、宣传推介;负责全市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农业科技推广成果的鉴定等工作。
(四)农技服务站:负责全市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提出农作物生产技术意见,组织实施粮棉油高产创建技术指导以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推广,开展农作物苗情、旱情的监测预报等工作。
(五)植保植检站(蝗虫监测站):负责监测全市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发布农作物病虫预报,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开展植物检疫工作,防止危险性病虫草害的传播蔓延,对蝗虫等突发性病虫害提出应急防治预案,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工作。
(六)土壤肥料站:负责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土肥技术的示范推广,新型肥料的田间试验,土壤墒情、化肥价格信息测报,耕地质量保护和科学施肥的指导等工作。
(七)农药监督管理所:负责全市农药管理,宣传贯彻农药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农药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新型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农药价格的市场调查,指导农民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等工作。
(八)农村能源环保站:负责编制全市农村能源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农村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负责全市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的申报、监督实施和技术指导;负责农村能源行业管理,指导和实施服务体系的技术培训与考试考核工作;负责全市农业资源调查、面源污染监测和生态农业建设,监督指导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组织实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规划计划,组织开展全市生态农业重点建设项目的试点、示范、推广和研究等工作。
(九)蔬菜技术站:负责全市蔬菜栽培管理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贯彻蔬菜支柱产业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开展蔬菜产业调查研究,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宣传等技术服务。
(十)农业信息站:负责全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农业科技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管理的统筹规划、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发布各类农业科技信息;承担杨凌农高会的宣传、筹办等工作。
(十一)检测化验室:负责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承担土壤样品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检测化验,肥料、农药等产品的检验检测,农作物病、虫、草、鼠、蝗害的鉴别鉴定;采集、制作、保存各种标本等工作。
人员编制:核定编制66个,在职人员115人。
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主任4名。内设科级领导职数20名,其中:科级11名,副科级9名。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职责任务:
(一)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农业应用研究、农业基础研究,提高渭南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二)选育区域性强和适应性广的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研究,解决本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
(三)开展农业资源保护研究,收集农业种质资源;开展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创新研究和标准化生产科技创新研究。
(四)承担中、省重大农业科研项目和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站任务。
(五)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和科研人才培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新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提高农业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单位类别:公益一类
经费形式:全额拨款
机构规格:正处级
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负责单位会议、重大事宜的召集组织协调工作并抓好会议决定的贯彻落实;负责各类公文和综合材料的起草、拟定、上报和下发工作;负责文书档案、公章和有关证件的管理工作;负责考勤、车辆、保洁、安保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单位财务预决算、专项资金管理、“五险一金”的缴纳及职工工资福利的发放;加强单位固定资产登记管理;负责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日常工作。
(二)人事教育科:负责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负责人才引进、培养及效能考核、年度考核奖惩工作;负责机构编制、职工劳资管理、人事管理各项工作;负责岗位聘任管理、职称申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负责退休职工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科研管理科: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管理工作;协调业务科室科研项目的总结、验收及成果申报;负责科研计划、规划的制定与监督实施;负责科技档案管理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负责科技创新联盟、联合体等组织的日常协调、科研协作等工作;负责全所各类学术报告会、科研汇报会的组织与实施;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四)孙镇试验站:负责驻站人员和下站人员的管理工作;负责试验站试验示范、教育培训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试验站水电通信、绿化保洁、资产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负责试验站对外联络、协调接待工作。
(五)小麦研究室:开展高产优质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开展小麦种质资源的引进、改良、创新,建立地方小麦种质资源库;开展小麦栽培技术研究;承担黄淮旱地小麦区域试验;承担陕西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承担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渭南专家大院工作。
(六)西甜瓜研究室:开展适合当地设施生产的西甜瓜品种选育;开展优质、高产、抗病西瓜品种的引进与示范;开展本地区西甜瓜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及上级下达的试验研究工作。
(七)玉米研究室:开展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工作;建立地方玉米种质资源库;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孤雌生殖育种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开展玉米高效栽培模式研究;开展玉米生产农机与农艺结合新技术研究;承担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工作。
(八)果树研究室:开展果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开展果树品种资源搜集;开展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承担国家、省、市下达的果树方面重点科研项目任务。
(九)蔬菜研究室: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开展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承担上级下达的重大技术、品种示范推广和项目协作攻关;开展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十)植保资环研究室:开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开展土壤肥力改造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研究;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预警技术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开展主要粮经作物新品种抗病虫性鉴定评价及抗源筛选工作;开展主要农作物病原菌变异监测研究;开展新农药生物测定、大田药效测评与使用技术研究。
人员编制:事业编制65名,在职人员82人。
领导职数:所长1名、副所长3名、总农艺师1名。内设科室领导职数23名,其中:正科10名、副科13名。
市种子管理站
职责任务
(一)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市有关种子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负责全市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资格的审核。
(三)负责全市种子市场和种子质量监管及种子违法案件的查处。
(四)负责种子规划和计划的拟定,编制、组织、指导、实施种子工程。
(五)研究制定全市年度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
(六)负责全市农作物品种资源保护。
(七)指导规范全市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推广。
(八)负责全市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等
单位类别:公益一类。
经费形式:全额拨款
机构规格:正处级。
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干部、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抓好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和“创佳评差”活动;协助支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文秘档案管理,保证文件按时传递;及时为职工办理职称申报、调资、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负责单位纪律、卫生、财务、车辆、水、电等管理工作;负责财务核算和资金争取,严格把关,节约开支;按时完成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市场管理科
制定全市种子市场管理意见,搞好部署安排;抓好全市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做好种子纠纷上访的登记工作,及时安排调查处理;受理农作物田间质量纠纷鉴定;参与调解种子民事纠纷;做好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收集、汇总上报全市种子案件查处情况;按时完成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品种资源科
负责起草全市农作物种子规划、计划及品种布局意见;负责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负责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宣传与技术服务工作;负责种子科技项目的立项申报与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农作物品种推广情况的统计,整理与上报工作;参与种子田间质量纠纷的调差工作;负责地方品种资源搜索、整理与登记;按时完成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质量检验科
抓好检验室建设,定期保养设备,保障检验工作正常开展;负责全市种子检验员和企业检验人员的考核、审查及培训工作;按照农时季节,组织全市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组织全市主要农作物种子田间质量检验,严把种子生产关;认真负责地搞好来样检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指导种子企业建立健全种子档案;指导县(市、区)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企业检验室建设;按时完成交办的其它工作。
人员编制:事业编制21名,在职人员52人。
领导职数:设站长1名、副站长1名;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5名(正科级4名;副科级1名)。
市农村经营管理站
职责任务:
(一)负责指导农村改革和农村经营管理;
(二)拟定有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意见;
(三)负责农村土地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及抵押贷款、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
(四)协助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调查处理农民负担案件;
(五)指导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负责农村财务人员培训工作;
(六)承担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
(七)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八)承担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农民收入监测;
(九)承担乡村债务的管理等项工作;
(十)制定关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指导意见,协调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金融、保险、用地、人才等扶持政策;
(十一)负责农村经营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
单位类别:公益一类
经费形式:全额拨款
机构规格:正科
人员编制:事业编制10名,在职人员26名。
领导职数:设正科1名、副科2名。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分校
职责任务:
(一)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推动科技、教育兴农,为农村建设培养技术人才,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农村经济。
(二)承担农业中专学历教育;全市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基层农技员培训;农村短期实用技术培训。
单位类别:公益一类
经费形式:全额拨款
机构规格:正科级
人员编制:事业编制11名,在职人员18名。
领导职数:设校长1名,副校长1名。
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职责任务:
(一)负责全市果树新优品种的研究、引进与推广;
(二)负责组织开展果树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
(三)负责开展果树良种苗木的规模化繁育推广;
(四)负责果品贮藏、加工等新工艺、新技术引进推广;
(五)提供果业技术培训及信息服务;
(六)承担果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
单位类别:公益一类
经费形式:全额拨款
机构规格:正科级
人员编制:事业编制15名,在职人员8名。
领导职数: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
渭南市农业局电话、渭南市农业局网站、地图等信息均来源相关网站,如有不准确之处,麻烦发邮件到tuiguang@tul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