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金额
面议
土地用途
养殖业
土地面积
5至100亩
适合地区
温带、亚热带
联系人
小土
联系电话
青蛙是重要的经济两栖动物,分布广,主要生活于农田耕作区,因其肉质细嫩,味美可口,营养价值高,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素有“水鸡”、“田鸡”的美称。青蛙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东北动物药》记载:“青蛙鲜用咸阴干行用,可全体入药”,“有利水消肿,解毒止咳”之功效,能“治水肿喘咳、麻疹、月经过多”等,其成体的胆、肝、脑、皮均可供药用,幼体蝌蚪有延寿之作用,俨然是“随街跳着的药房”。青蛙又是农田害虫的天敌,如1只黑斑蛙每天能捕食害虫7O多只,故称为“农田卫士”。
随着最近几年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各种野味的需求量也在日趋增加。青蛙作为一种野味的需求也在增加。传统捕捉青蛙的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加上青蛙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消费者也难以从正规的渠道品尝到青蛙肉,并且从非正规渠道得到的青蛙品质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国家出于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与保护野生青蛙的双重需要。制定了相关法律允许养殖户持证经营青蛙养殖。
从本世纪初零星有养殖户开始养殖青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全国大多数省几乎都有青蛙的养殖场,规模有大有小。总体而言,家庭式的小规模养殖几乎占了大部分,能够大规模的养殖的很少。虽然青蛙的销售价格相对较高,并且只要能够熟练掌握技术,高产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关键在于青蛙的食物供给上。传统青蛙吃昆虫、蠕虫、苍蝇、蚊子、蝗虫、蝼蛄、青虫、蚯蚓等。但是对于养殖户而言,使用活物养殖一个是成本太高,另一个是难以保证供给需要。虽然最近几年开发了全饲料养殖青蛙,但并不代表着就能够保证所有青蛙都会吃饲料。其中肯定是有损耗的,所以前期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蝌蚪的量,以保证后期的量。但这也一定程度上面增加了养殖成本。结果就导致了养青蛙的人虽多,但一直无法进行大规模养殖。但正是由于没有大规模进行养殖,所以青蛙市场没有迅速饱和。即使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许多养殖户还在养殖,并且有大量养殖户加入养殖行列。
以使用1亩稻田,稍加改建后来开展青蛙养殖,来概算青蛙的养殖效益。
1、投入共计:12800元。其中:(1)租地费用800元;(2)蛙场建造费2000元(其中材料费1000元,人工1000元);(3)蛙种费2000元(引进种蛙30~50对,自行捕捉野生蛙做种可以节省);(4)饲料费6000元。
2、产出一般亩产成蛙750~1000千克,按最低750千克计算,冬季市场每斤成品蛙批发价格在20元以上,可以获得收入30000元。
3、利润30000元-12800元=172000元
饲料成本的概算依据为:2千克黄粉虫可以增重1千克蛙,3千克麦麸可以养殖1千克黄粉虫,按湖南当地麦麸的价格(1.2元/千克)计算,1千克黄粉虫的成本为4元,1千克蛙的成本为8元(若使用蝇蛆或配合使用全价蛙料成本还可以降低),以亩产750千克计算,则饲料成本为6000元。
1.幼蛙培育技术要点
幼蛙池保持水深0.3~0.5米,水面设置3~5个饲料台和休息台。刚变态的稚蛙放养密度为200~300只/㎡,50克以下的幼蛙放养密度为100~200只/㎡。同池幼蛙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应按幼蛙的口径相适应。刚变态的幼蛙投喂粒径为2.0毫米的稚蛙料,个体20~30克时投喂粒径3.0毫米的幼蛙料,个体30~50克时投喂粒径3.5毫米的成蛙料。日投喂量为蛙体总重的5%左右,上下午各投喂一次。要定期家换水,保持水质新鲜。
2.成蛙养殖技术要点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供应充足的饵料最为关键,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黄粉虫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过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1、青蛙市场还没有到饱和状态而需求量又极大,所以市场前景可观还可出口外汇。
2、经济价值、营养价值都很高,可进行多种蛙产品的系列化深加工。
3、投入小产出高,销售价格高,市场价一般10元/斤,亩产可达1万斤,反季节销售价格更高。
4、土流网可以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优势,为养植者或项目投资方提供合适规模的优良土地,保障项目合作方迅速获得合适的养植场地。
5、土流网为投资方或养植户提供科学可靠的养植管理技术和优良的青蛙种苗,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项目对接单位:湖南土流信息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398号新时空3A楼